穿越時光迴廊 老照片揭露七〇年代造型美感

(本文經《非池中藝術網》網站授權,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在電視和網路尚未普及以前,人們的美感是如何被形塑出來的呢?大眾文化又和藝術有甚麼關聯呢?臺北市立美術館新展「為了一種現代的視覺:七〇年代跨域的造型感」展出台灣1970年代的文化產物,從電影、雜誌、攝影與藝術領域探索藝術和美感的形成,展覽從7月14日展到9月17日。

穿越時光迴廊_老照片揭露七〇年代造型美感.jpg
展覽空間一偶。(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展場位於北美館3樓C區,圍繞著環形的動線,觀眾將穿越李行及瓊瑤電影海報的長廊,《劇場》雜誌、早期的古龍小說陳列在展區中央,也能看到張照堂、郭英聲等攝影名家早期的作品,甚至是街頭實驗電影。當時現代藝術的概念在台灣還不明確,藝文工作者尚在摸索自己的定位和創作形式,也藉由合作激盪出新的火花。

策展人王柏偉表示,七〇年代除了鄉土與寫實之外,在藝術領域受到攝影寫實、 超寫實和超現實等流派的影響;設計業逐漸發展,時尚產業、實驗電影和攝影都非常蓬勃,在觀看這些藝文媒介時,大眾的美感經驗也逐漸沉澱,形成某種既定的造型觀念。

現代文明的衝擊 原住民用藝術書寫歷史

穿越時光迴廊_老照片揭露七〇年代造型美感1.jpg
李行執導電影的海報。(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穿越時光迴廊_老照片揭露七〇年代造型美感2.jpg
攝影家郭英聲的早期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穿越時光迴廊_老照片揭露七〇年代造型美感3.jpg
韓湘寧《聽收音機的街人》,1972。(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在1980年代報導與紀實攝影非常興盛,關於鄉土運動或寫實理念的討論逐漸式微,轉而關注社會狀況。王柏偉說:「我好奇的是,台灣的藝術產業人員如何在七〇年代進行轉變,讓八〇年代的報導攝影開展。在這之前,人們對社會角色的定位非常模糊,但是透過攝影和電影的傳播,讓社會角色的造型被定型下來,比如這是一個工人、窮人或是被剝削者…,我們也能夠清楚地辨識他們。」

著名的《漢聲雜誌》創辦於1971年,最初是在飛機上供旅客閱讀的英文雜誌,1987年時發行中文版,雜誌社也發行《漢聲小百科》、《漢聲中國童話》等圖書,成為許多人的童年回憶。

不只是追憶 在老場館踏查過去歷史

穿越時光迴廊_老照片揭露七〇年代造型美感4.jpg
黃永松 《婦》,1974。(圖/ 非池中藝術網攝)

一組由《漢聲雜誌》美編黃永松拍攝的照片,呈現老婦人和民俗面具的特寫。這兩張照片是在民間進行田野調查時所拍攝的,細緻地記錄了被拍攝對象的造型。王柏偉認為,藝術作者如何呈現作品,同時也會影響觀看者的感知:「黃永松提供了100X150公分的尺幅,不是田野調查使用的尺寸。當你把它當成作品來觀看時,會產生對比很大的效果,它很細緻,但又是沒有被當作藝術作品來呈現。」「我認為,不管藝術家有沒有刻意在影響觀眾,其實他們的意識都滲透在日常生活裡,像是電影、出版品等媒介;我們也會覺得,拍老婦人就是要用這樣的光影和皺紋,讓背景慢慢沒入,她的滄桑感就會出來。」

關美館展覽《我的軌跡》 雕塑家張子隆談創作精神

穿越時光迴廊_老照片揭露七〇年代造型美感5.jpg
《劇場》雜誌。(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穿越時光迴廊_老照片揭露七〇年代造型美感6.jpg
《劇場》雜誌成員排練側拍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穿越時光迴廊_老照片揭露七〇年代造型美感7.jpg
插畫家龍思良為古龍小說繪製的封面。(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展覽空間猶如一條時光長廊,一張張老海報、一本本老雜誌都散發過去歷史的光輝,即使不曾經歷過那個時代,它們已經透過物質文化,無形中影響了我們觀看的方式。

(本文經《非池中藝術網》網站授權,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蓬蓬頭逆襲!80年代造型雞攝影
時光回溯!高雄歷史文化之旅
黑勢力蔓延!知名時尚攝影師Tim Walker玩轉經典 打造黑人版愛麗絲夢遊仙境
行動娃娃入侵秀場!時尚藝術家Viktor & Rolf高級訂製服大玩拼布創意
九份、太魯閣及台南的天空都成為他畫布!法國天空藝術家揮灑福爾摩沙藍天!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為宏麗數位創意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最具時尚商業知識的線上媒體,我們從人文角度出發,報導國內外優秀的時尚與娛樂產業工作者及創意人士,推動台灣新銳品牌,探索影視美學…期望透過我們深入淺出的介紹,讓業內人士或產業門外漢都能對相關領域發展和脈動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