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紀的圖像反思 義大利藝術家Baruchello的空間語言

(本文經《典藏藝術網》網站授權,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Massimo de Carlo(香港)畫廊位於畢打行的空間首次帶來義大利著名藝術家Gianfranco Baruchello的同名展覽「Gianfranco Baruchello, Marcel Duchamp」,展覽由即日起至10月28日開放,展品精選了他從1964至2016年期間的一系列創作。他在漫長而獨特的職業生涯中,曾使用過從繪畫到錄像等各式各樣的媒介來進行藝術之間的實驗,其創作形式一直表現了他與城市、設計、人體和自然關係間之關注。

愛馬仕為合作畫師開畫展 《野性與脆弱》一窺Robert Dallet筆下的迷人大貓

半世紀的圖像反思 義大利藝術家Baruchello的空間語言(1).jpg
義大利藝術家Gianfranco Baruchello。(圖/林琬娸攝)


此展覽從心理和物理上演繹了Baruchello對空間的理解。他認為空間是一種語言,同時亦是一張包含並體現價值、姿態、變形、共鳴及真理的建築圖解,如同他在1970年代創作的經典箱子結構、雕像和裝置,以及他在畫布上鋪滿了極小的圖表及圖形,將此種獨特的空間語言具像地呈現在巨型的畫布上。展覽亦體現了他從1960年代初至今吸收著瞬息萬變的資訊的經驗,並追溯了他一生對的空間、形狀及土地的反思。每一件作品都是對人類和空間與不斷變化之城市地貌之關係的圖像式反思。

卡爾拉格斐(Karl Lagerfeld)、郭采潔都愛羅蘭珊 「唯美‧巴黎─羅蘭珊畫展」

半世紀的圖像反思 義大利藝術家Baruchello的空間語言(2).jpg
Massimo de Carlo(香港)畫廊帶來Gianfranco Baruchello的同名展覽「Gianfranco Baruchello, Marcel Duchamp」。(圖/林琬娸攝)

對他而言,大自然是一個開放的空間。Baruchello透過不同方式重新解讀大自然,比如將其微型化、刪減、雕塑化及存封。畫廊總監荷心(Claudia Albertini)也介紹到:「Baruchello摒棄畫筆,有段時間甚至想遠離畫布,只用工業原料來創作,如用鉛筆、工業用顔料和墨彩。他的作品其實也難以斷代,因為在過去數十年的藝術生涯,他皆運用相同的語言。一切都由他的思想感受領航,極具概念性,尤其是從他的拼貼創作可見一斑。他從廣告圖錄裡抽取能反映當下個人思緒的圖像,其中更有中文字體的出現,雖然未曾踏足中國大陸,可是Baruchello卻對中國充滿興趣,望能一探究竟。」

關美館展覽《我的軌跡》 雕塑家張子隆談創作精神

半世紀的圖像反思 義大利藝術家Baruchello的空間語言(3).jpg
Massimo de Carlo(香港)畫廊帶來Gianfranco Baruchello的同名展覽「Gianfranco Baruchello, Marcel Duchamp」。(圖/林琬娸攝)

被杜象(Marcel Duchamp)視為唯一繼承人的Baruchello曾說過:「面對於杜象的作品,你會發現所交流的是一個非常臨時的自我,那個『我』並不代表著構成那個人的主要部分,那個『我』是這個人在他應付各種需要時拿來用的一個東西,這個『我』不能拿來定義這個人,能夠定義這個人的是他的那種可以與『我』保持距離的能力。讓他的作品顯得不可思議的地方是你在他的作品裡看不到『我』,『我』是不存在的。」杜象也曾說過:「我不相信『個體』這個詞,這個詞是人造出來的。我對於在一面美學的鏡子裡觀看自己從來就沒有多少興趣。儘管我很清楚地知道我在利用自己,但還是總想著怎麼才能擺脫自己,我把這個叫做『我』和『自己』的遊戲。」

烏菲茲美術館 將擴增女性藝術家展覽

半世紀的圖像反思 義大利藝術家Baruchello的空間語言(4).jpg
Massimo de Carlo(香港)畫廊帶來Gianfranco Baruchello的同名展覽「Gianfranco Baruchello, Marcel Duchamp」。(圖/林琬娸攝)

而從是次於1964年創作的《Afterlife necessaire》中,可見Baruchello對自我的理解,深受其良師益友杜象所影響。此作剖析他對死亡的感覺和準備,行李箱放滿個人物品,如皮帶、剃刀、眼鏡、替換衣服及顏料等。

亞洲當代同志藝術展 蘇匯宇侯俊明照見人性慾望

半世紀的圖像反思 義大利藝術家Baruchello的空間語言(5).jpg
Massimo de Carlo(香港)畫廊帶來Gianfranco Baruchello的同名展覽「Gianfranco Baruchello, Marcel Duchamp」。(圖/林琬娸攝)

現還在羅馬工作及生活的Baruchello,其作品多被重要當代藝術機構收藏,包括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The Museum of Modern Art)、紐約古根漢博物館(The Solomon R.Guggenhneim Foundation)、巴黎龐畢度中心(Centre Pompidou)和羅馬國家現代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Modern Art)。

(本文經《典藏藝術網》網站授權,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關美館展覽《我的軌跡》 雕塑家張子隆談創作精神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回顧展五月登場 川久保玲揭露更多展覽細節
滿足五感體驗的日本表參道Hills華麗展覽!以甜點盛宴重現紐約和巴黎街景!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為宏麗數位創意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最具時尚商業知識的線上媒體,我們從人文角度出發,報導國內外優秀的時尚與娛樂產業工作者及創意人士,推動台灣新銳品牌,探索影視美學…期望透過我們深入淺出的介紹,讓業內人士或產業門外漢都能對相關領域發展和脈動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