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藝術家董陽孜自2011年展出《無聲的樂章》百幅書法作品後,便不斷地跨界玩轉文字藝術。2016年,她發起了《讀衣》計畫,邀請6位台灣服裝設計師運用《無聲的樂章》中的20幅作品,以時尚演繹墨寶線條的舞動和氣韻,挑戰書法與時尚的跨界,18天的展期吸引了超過8萬人次觀展。
轉眼間,《讀衣》計畫邁入第二屆,董陽孜再度拋出考題,曾經參與過2016《讀衣》的台灣設計師周裕穎、陳劭彥、詹朴,此次再度迎戰《讀衣II》,蔡宜芬與兩位香港設計師何善恒和鄧曉滔,則是首度加入,他們將運用與上一屆截然不同的20幅墨寶線條,以墨黑、紙白與落款的朱紅,或加上一款自選色,透過服裝詮釋文字藝術中的運筆線條、濃淡墨色。
周裕穎【妙書譜自然】
周裕穎透露,這次對他來說,最困難的部分應該是大量的科技和手工。運用了體感偵測技術的「羽鷺鴻飛」,只要當參觀者走近到兩公尺左右的範圍,感測器就會作動著這些機械羽毛,展現出有如鳥受到驚嚇後,舞動著雙翼飛走的情景,而透過指向喇叭,還可聽到鳥叫聲。
怎麼會有這些鬼點子?台灣設計師周裕穎讓裁縫阿姨都拒接的狂設計
反叛潮流設計師周裕穎帶壞嘉裕西服 Carnival by Just In Case 2017年秋冬解構翻玩中華傳統書法藝術
這套「羽鷺鴻飛」,也是所有服裝中耗費最長時間製作的,因為除了機械裝置和機械羽毛之外,還運用了真羽毛和牛仔羽毛,一根根牛仔羽毛都是仿照真正的羽毛,將牛仔布料剪成羽毛形狀,之後再裝上羽毛梗,在黑色機械羽毛底下,可看到牛仔經破壞後留下的白色抽紗線條。
運用了變色電子紙的「光舞薄翼」服裝,呈現出毛筆墨淡如薄翼,也有如一道光穿越的景象,喜歡玩轉服裝版型與結構的周裕穎解釋,「這些呈現出墨寶線條的立體牛仔裁片和電子紙,一片一片都是接在服裝上的,我用版型去分片分出來,比如說這些裁片上半部是跟領子連在一起的,並不是做完再把它放上去的。它可以分成好幾個裁片,然後長得非常特別,裁片打開的形狀,其實都是一個個書法墨寶的線條,所以這也花了很多時間在做。」
周裕穎表示,「科技對老師來講,有點硬冷,我希望讓大家感受到科技的另外一面的是,像我用了大量的手工做每套衣服,就像寫書法,要寫一個字,不是一年半年就寫好的,像老師練了幾十年,所以像這樣的東西,我們花了非常多的時間,把我們的力氣灌到裡面去,希望大家在欣賞時,能看到整個作品裡面的用心。」
陳劭彥【生】
陳劭彥表示,「董老師的作品給我很多空間感和流動感,我希望能延續這種感覺,這次也希望能更貼近生活,因此在設計的時候,設定了五套不同類型的大衣,在挑選老師的墨寶時,也特別挑選各種不同感覺的線條。」
陳劭彥將皮草大衣、丹寧外套、機能性運動服和鋪棉外套等服裝,融入了生活中的常見物品,展現出介於現實與超現實之間的感受,他也透露,這次製作上最困難的,要數鋪棉外套,「因為我希望可以看到裡面的羽毛,所以我使用了紗網的布料,但因為是紗網的關係,讓羽毛很容易跑出來,所以在技術上有很多要克服的地方,這件服裝是最早開始做的,但也是最後一件完成的。」
時尚設計師陳劭彥讓台灣紅白塑膠袋躍上國際!倫敦時裝週IFS國際時尚展看見全球「在地文化」
《讀衣》時尚X藝術跨界展 詹朴用線條說故事 王舜民以書法練習紙打造變色服裝 陳劭彥透視結構作品夠「變態」
詹朴【線的進行曲】
「延續去年與董老師做線與線的對話,這次以線的進行曲為主題,運用針織線、緹花線、布料線,去組成水墨線條的線,希望用一種線條去組成另一種線條。」詹朴表示,「在董老師的水墨線條中,從平面到立體,從線條的脈絡可以看到有如跳躍的音符,可以感受到她對線條的熱血,我們也希望能協助她,一起把對線條的概念與熱血,透過服裝,接觸到更多不同的族群,讓更多不同的人穿著。」
書法藝術家董陽孜攜手詹朴、陳劭彥、周裕穎等台灣服裝設計師 打造《讀衣》時尚X藝術跨界展
詹朴讓線條融於各式的輪廓,無論是點或線,是由上而下還是由左至右的構圖,在開襟毛衣、外套、襯衫、圍巾、帽子或是禮服的各式形制上,都可被量產且拆解穿梭於不同場合。
「可以體會到董老師的擔憂,但對於水墨書法的未來總是樂觀的。書法雖然不一定是這個時代最主要的書寫方式,但只要是美的東西、美的創作方式,一定會找到延續的方式,一定會留下來。」詹朴說。
所有藝術都是抄襲來的?!創意工作者何思芃談超現實創作奇想及書法家母親董陽孜
採訪攝影:BeautiMode 資料來源:誠品生活、ApuJan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Beauti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