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LADYMAX》網站授權,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搖搖欲墜的Lanvin究竟將迎來轉機還是墮入深淵? 據外媒援引知情人士透露,Lanvin的審計師日前已向巴黎商業法庭遞交盈利預警,表示品牌正在努力防止銷售額進一步下滑。該消息人士稱,Lanvin預計2017年銷售額跌幅將由去年的23%擴大至30%,虧損將擴大至2700萬歐元。 而據公開數據顯示,Lanvin銷售額在2012年達到峰值2.35億歐元之後,遂開始走下坡路。2015年的銷售額為2億歐元,與2014年2.5億歐元的銷售額相比跌幅超過20%,2016年全年其銷售額進一步大跌23%至1.62億歐元,錄得超過10年來的首次虧損,淨虧損達1830萬歐元,而2015年有淨利潤630萬歐元。
Alber Elbaz與王效蘭意見分歧宣布離職 卸任14年Lanvin創意總監大位
另外,Lanvin發言人回應稱品牌在今年年底之前不會確認任何銷售數字。由於擔心公司在12月31日之後將無法支付員工薪水,該公司的工會啓動了「通知權」程序,要求公司進行審計。但該公司的發言人回應稱,「Lanvin將一直支付給員工,並將繼續這樣做。」 值得關注的是,有消息人士稱Gucci母公司開雲集團正在密切關注Lanvin的動態,或有意入股。歷峰集團也對Lanvin旗下不動產表示興趣。 有業界人士表示,以Lanvin目前的財務狀況,外部注資和出售資產的確是迫在眉睫。
Lanvin管理層危機四伏,一家「互聯網訂製服裝品牌」掌門人擔綱新任設計總監
今年夏天,時裝屋創始人Jeanne Lanvin的後裔向歷峰集團旗下房地產子公司以1.5億歐元到2億歐元出售了位於聖奧諾雷街的Lanvin男裝旗艦店所在建築。但是正在削減成本的Lanvin公司無法負擔歷峰的還價,因此仍在與歷峰集團進行談判。歷峰集團發言人證實在巴黎進行收購,但拒絕進一步的評論。Lanvin發言人則稱,目前公司還沒有做出任何決定。 若雙方談判進展良好,Lanvin可能願意接受幾百萬歐元補償,關閉其男裝旗艦店。 此外,王效蘭曾於2007年以2200萬歐元賣給化妝品巨頭Interparfums集團的Lanvin美妝線也可能成為現階段Lanvin的一種注資手段,當時王效蘭此舉也引發爭議,有分析認為美妝線的剝離損失了Lanvin的品牌估值。 有消息稱Lanvin有權在2025年買回美妝線,2025年支付的價格與Interparfums該產品線的營業額有關。傳聞Interparfums集團今年夏天已經向Lanvin建議,可以推遲十年決定是否買回美妝線,而Lanvin現在可以收到一筆來自該化妝品巨頭的現金款項,以此支持Lanvin時裝線的發展。
Lanvin確認新任創意總監人選!Bouchra Jarrar:「我只為女性設計,不在意光鮮亮麗的虛名。」
事實上,繼2015年與Alber Elbaz因是否出售品牌分道揚鑣後,Lanvin在今年上半年再次傳出有意尋求出售,當時消息指王效蘭有非正式接觸亞洲財團的家族,數家投行也根據Lanvin可能易手的消息,對一些專注投資時尚奢侈品行業的私募股權公司和奢侈品集團進行試探,包括持有Valentino的Mayhoola私募投資公司、開雲集團、LVMH集團以及來自中國的數個潛在買家。 不過,王效蘭似乎並不願意放棄對Lanvin的掌控權。 在公司目前的嚴峻形勢下,擁有公司75%股份的王效蘭一直在對Lanvin的高層架構進行調整。她找回2001年曾經在Lanvin短暫任職的Nikolas Druz擔任首席執行官,自2013年開始任職的原首席執行官Michèle Huiban現在與Simone Mantura共同擔任副首席執行官。 據悉,新任首席執行官Nikolas Druz上任後所帶領的團隊已制訂出新的重組計劃,包括削減開支和關閉業績不佳門店等一系列舉措。
除此之外,王效蘭還做了一件令業界震驚的事,換掉僅做了兩個季度成衣系列、銷售狀況反響不佳的Bouchra Jarrar,將這家法國時裝屋的創意大盤交給她30多年的好友Olivier Lapidus掌舵。 消息發佈後,人們在質疑這個沒什麼名氣的Olivier Lapidus是何許人之余,也為Lanvin的未來捏了一把冷汗。 Olivier Lapidus在1985年曾出任Balmain Homme的藝術總監,1986年,他加入其父親Ted Lapidus創立的同名品牌擔任相同職務,但該品牌已在2000年結束營業。Olivier Lapidus的父親是被稱為男女時裝先驅的高級訂製設計師Ted Lapidus,曾為Françoise Hardy、Brigitte Bardot和John Lennon等人設計過衣服。 在2000年至2003年期間,Olivier Lapidus選擇到中國發展,開設了自己的公司,主要從事家居、配飾的設計,還為國航設計了第二套制服。此外,Olivier Lapidus還創辦了全球首個在線高級訂製品牌Création Olivier Lapidus,消費者除了可以在線觀看時裝秀外,還能即刻訂購他們所喜愛的產品。該網站將提供11種語言的熱線服務,讓全球更多的消費者能夠買到量身訂製的產品。 這個履歷複雜的設計師在接受Lanvin後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是,59歲的他需要在1個月內將Lanvin的品牌理念研究透徹,為9月的時裝週設計一個完整的新系列。
結果似乎也在意料之中,匆忙的準備的確沒有為業界帶來驚喜。在競爭激烈的9月巴黎時裝週上,本應備受關注的設計師首秀卻因簡陋平庸的秀場和毫無特色的設計被埋沒在一眾品牌中,再一次令消費者和業界對Lanvin失去信心。早在Alber Elbaz 2015年離開Lanvin時,《紐約時報》的時尚評論家Vanessa Friedman曾表示,Lanvin沒有了Alber Elbaz,就變得跟普通品牌沒什麼區別。 Lanvin的窘境讓不少人更加懷念Lanvin的Alber Elbaz時期。畢竟,作為現存最悠久的法國時裝屋,能在21世紀重新復活正是歸功於靈魂人物Alber Elbaz對品牌的重新定義。 但是對於現在的Lanvin而言,盲目懷舊或許已經於事無補。在Alber Elbaz在任的後期,品牌的銷售狀況已經出現下滑跡象。時尚世界的變化太快,人們不得不承認,由靈魂設計師支撐起品牌的輝煌年代已經不復返,即便是最有才華的設計師也需要一個有精明頭腦的商業夥伴。 如今的時裝設計越來越少從純粹創意出發,更多以產品作為出發點。時裝評論人林劍近日在某論壇上坦言,「像川久保玲這樣的大師都說自己是生意人了,你怎麼可能做到說時裝就是完全自由表達自我的一件事情。」 如果品牌價值極高的Comme des Garcons也不能「免俗」,那麼沒有了Alber Elbaz的Lanvin不從最基礎的產品革新做起又談何理想呢? 至少從Lanvin目前的種種努力中,人們唯獨沒有看到對作為核心環節的產品做出顯著的推進。 而新任首席執行官Nikolas Druz在男裝店的內部會議上的態度卻非常樂觀,「沒有人知道從8月中旬到時裝週的42天內完成整個系列是怎樣的雄心壯志。我想我們已經恢復了每一位員工的自尊心,因為我們有能力在42天內創造60件產品,世界上沒有人能做到這一點。」 Lanvin是否能重換新生將取決與Olivier Lapidus與Nikolas Druz的配合。可惜的是,無論是設計還是管理,公司目前都沒有出現明顯的積極信號。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Beauti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