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節錄自商周出版《立體剪裁全書》一書,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傳統服飾的演變與時尚
出於各式各樣的實用理由,遠古文化中莊重的垂披布片衣著逐漸轉變為更合身的服裝。較合身的衣服能擴展人們的行動力,方便從事諸如騎馬、上下馬車和跳舞等活動。
在嚴寒的氣候下,人們得將自己裹得緊密些才能保暖,也才能多穿幾層衣服。北方文化打造出袖子與褲子,透過圍裹與綁縛布料將寒氣隔絕於外。
數百年來,西方女性穿著的洋裝包括了上身(通常是緊身的,以便具備支撐力)、蓬裙和袖子(與上身相連,或屬於穿在上身底下另一件衣服的一部分)。
Miu Miu女人心事微電影系列9《De Djess》 《蜂蜜之夏》導演賦予洋裝新生命
這種基本的洋裝結構也存在於東方文化中,體現在諸如「秋巴」(chuba)這種源自於寒冷的西藏喜馬拉雅山區的傳統服裝上。在這裡顯示的現代版剪裁中,其結構包含由兩塊方形布片組成的裙身,以及由兩塊布片輕巧構成的合身上衣。跟許多古裝一樣,秋巴的袖子是貼身襯衣的一部分。
Johan Ku在超市遇見安迪沃荷?古又文翻玩英國「馬麥醬」 打造普普風格美味服裝
無論在男裝或女裝界,運用包括打褶、縫合、抽碎褶等技巧創造出不同的服裝份量與外形這件事,都持續在演進變化中。
數世紀以來,女性洋裝的組成全都繞著束腹馬甲與襯裙發展。那樣的時尚典範終於在十九世紀晚期開始轉變,服飾改革運動也隨之興起。創立於一八八一年的理性衣著公會(Rational Dress Society)基於健康理由,反對緊縛身軀的束腹馬甲,擁護寬鬆的衣著。
在一九〇〇年代初期,知名的時裝設計師保羅‧勃瓦銳(Paul Poiret)承續這股潮流,設計出寬鬆舒適的服裝,完全揚棄了束腹馬甲。他的設計在當時是如此驚世駭俗,據說有些人看見女性穿著他設計的時裝,會震驚得昏厥倒地。在現代時尚中,我們找到了平衡——就算是寬鬆的款式,也能運用打褶和縫合法,在外形與合身度創造出細緻的表現。透過研究本章介紹的洋裝上身,我們會看見不同類型的褶子與縫合法如何創造出特定的服裝輪廓。
老品牌的時裝週初體驗!睽違90年 「時尚之王」Paul Poiret飄然回歸
買書做公益: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邀請您透過此連結購書,由此所得的收入將全數捐贈給香園基金會。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Beauti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