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看之後,我們細聽「與常玉相遇」

(本文經《典藏藝術網》網站授權,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細看之後,我們細聽「與常玉相遇」_(1).jpg
「與常玉相遇」座談會現場。(圖/誠品畫廊)

「他們排了好久。」
「施先生,如果您朋友都到了,空著的保留席是不是開放給其他人?」

分針已指到4,距離開放入場時間過了20分鐘。可外面多的是受制場地限數而擠不進來的排隊民眾。立青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衣淑凡心疼視聽室外那麼多喜愛常玉的藝術迷們久站苦等,協商主辦方讓願意席地而坐的觀眾入場,迎來人山人海的壯觀畫面。不光是10日下午2時開始的「與常玉相遇」座談會,主持人兼策展人之一姚謙還說:「『細看常玉』這場沒有商業利益性質的展覽,開幕至今一週,這麼小的空間,參觀量保守估計近千人。」台灣民眾對常玉的愛表露無遺,也克服千重阻撓。

2018香港巴塞爾藝博會 「單色也能這樣畫!」繪畫作品亮點(三)馬克.坦西 Mark Tansey

細看之後,我們細聽「與常玉相遇」_(3).jpg
「與常玉相遇」座談會與談人之一王嘉驥。(圖/誠品畫廊)

細看之後,我們細聽「與常玉相遇」_(4).jpg
資深藏家施俊兆比較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42幅畫裡完成與未完成的部分。(圖/陳芳玲)

史博館的常玉為何成雙成對?

然而,不爭事實是,「常玉和台灣其實是沒有關係的。」資深收藏家施俊兆在講題「常玉與台灣」中剖析,1963年時任教育部長黃季陸赴法見常玉,邀請他來台辦展、授課;隔年(1964)將42幅準備參加國立歷史博物館展覽的畫作運抵台灣,才正式連結兩者關係。「但問題為什麼是這42張晚年作品?有些甚至是黃季陸給了他錢之後才繪製,裡頭出現大量看似成雙成對的畫作組合,包括《瓶菊》、《臘梅》等;但其一描繪完整,另一則部分留白未上色,好像沒有畫完,甚至趣味地陰陽對比。我的感想是常玉為了之後於師大授課『教學』之用,講解虛實表現的不同演繹。」施俊兆玩笑道:「應該沒人能說我講錯,反正常玉也不在。」否則以藝術家看似隨性、實則清楚勾勒輪廓的作風,實難想像「那些不完整」乃無意輕率或疏忽。尤,常玉慣以同一內容在不同尺幅畫布上作畫,略顯殊相,無太大差異。而喜愛常玉的粉絲們便覺樂趣所在,就像佳士得亞洲區副主席暨亞洲現當代藝術主管張丁元在「常玉與市場」所言:「有些畫家只要買三幅畫就夠了,但常玉的作品是只要出現便群起爭奪。」那些微差異縱使平面,之於常玉,都是色彩與空間關係的實驗,因此就像現代人的選擇障礙症般——這張這裡多了幾根樹枝,那張那裡顏色不一樣,各有千秋;創作路數和受過傳統且完整學院訓練的創作者大相徑庭——你無法說趙無極的畫長得很像沒什麼不一樣,但常玉,你可以;而就是這裡頭被藝術家施了魔法,凝視著細小差異,我們似乎得以窺看宏偉宇宙。

秋萌畫廊跨界合作 探索新世代的展覽方式

細看之後,我們細聽「與常玉相遇」_(9).jpg
佳士得亞洲區副主席暨亞洲現當代藝術主管張丁元。(圖/誠品畫廊)

張丁元坦言,常玉作品重複性高,他在不變裡求多變——如何以不同形式表現融合金石用筆的精神,達到傳統書畫寫意的真實感,促使畫面的簡單歷經雅俗批判後,連結「空」的意境,以表個人美學觀。「常玉是很特殊的藝術家。」施俊兆應和道。

說是「教學」之用,尚有一點供參佐證。施俊兆除了兩兩比對圖像完成度,也提到一件花卉之作若非親寄館方,實難判斷出自其手;「這是一件失敗的作品,極可能日後教學(修改)之用。」還有,館方稱這批作品早年保存不當以致沾黏。施俊兆提出不同觀點:「作品是常玉包的,可能就是作品和作品之間簡單用一片塑板阻隔,而且當時沒錢,用了比較不好的顏料。或者,他不在乎,因為這些作品還沒完成,所以不care油彩有沒有乾,到了台灣以後會遭遇什麼情況。會不會是想等他飛來台灣再處理?」

細看之後,我們細聽「與常玉相遇」_(8).jpg
左為假常玉,右為真常玉。(圖/陳芳玲)

這到底是不是常玉?

「常玉與非常玉」的講者衣淑凡表示,作品鑑定SOP為「作品來源文獻」、「風格分析」、「科學驗證」。「我從Dr. James Martin身上學到如何透過儀器了解作品材料的成分、修復紀錄、藝術家作畫習慣、畫布與紙張性質。之前,我請他來台幫忙分析常玉畫作使用的材料。一、兩個禮拜的時間,他告訴了我好多事。其一,常玉1930年代的畫作常使用一種毒性非常非常高的綠色paris green(砷化物),高到1982年被列為禁物。所以他說如果可以在畫中找到這成分,那就是真的了,畢竟賣畫還不值得冒生命危險。」

「我不是服裝設計師,我的職業是周裕穎」周裕穎首次策展 將常玉裸女變身刺青女模!

細看之後,我們細聽「與常玉相遇」_(7).jpg
衣淑凡將同時期的類似畫作做風格分析。(圖/陳芳玲)

細看之後,我們細聽「與常玉相遇」_(6).jpg
常玉畫作背後有其簽名外,還有侯謝(Henri-Pierre Roché)賣畫交易紀錄、編號與他的logo。(圖/陳芳玲)

一次,衣淑凡收到了一件常玉作品照片。為了考證真跡與否,除上述方式,她說還必須找文獻佐證。先請原藏家提供一些收藏這張畫時的相關照片,透過畫作周遭物件加以判斷時間的合理性與真實度,並請藏家寫了封信自我介紹,以及如何獲取這張畫。經由信件,衣淑凡可以得知其簽名、學位、工作經歷,藉身家調查以確認其言正確性,接著對照藝術經紀人亨利.皮爾.侯謝(Henri-Pierre Roché)的賣畫交易清單、畫板後方的編號方式和庫存清單內容、侯謝的logo,以及1964年赴紐約現代美術館(Museum of Modern Art)展覽的紀錄、老畫框上的裝框公司的訊息。衣淑凡說:「這些文獻來源、畫作表面提供的線索讓我們知道作品來源應該是OK的。再來,就是風格分析,藝術鑑賞裡最好玩也最難的部分。看了原作後,我將同時期類似的畫來比較。裡頭的筆觸、線條、簽名、用色等,都是可以一一研究的項目。」風格分析相當主觀,癡迷者或專家對其關注、愛及所下功夫,使他們總能以「感覺」的方式告知一件作品是不是常玉。但若能搭配其他客觀的研究方式,結果定能更說服人心。

細看之後,我們細聽「與常玉相遇」_(2).jpg
「與常玉相遇」座談會主持人姚謙。(圖/誠品畫廊)

細看之後,我們細聽「與常玉相遇」_(5).jpg
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陳藹玲稱衣淑凡對常玉的研究與尊崇可以讓人稱她一聲「常太太」。(圖/誠品畫廊)

(本文經《典藏藝術網》網站授權,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一檔探索古代顏料的展覽 挖掘百年手稿背後驚奇
川普美墨邊牆樣本將成紀念碑!? 藝術家們聯合譴責
億萬名畫穿上身!Just In Case周裕穎紐約時裝週翻玩常玉經典 揮灑台灣時尚能量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為宏麗數位創意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最具時尚商業知識的線上媒體,我們從人文角度出發,報導國內外優秀的時尚與娛樂產業工作者及創意人士,推動台灣新銳品牌,探索影視美學…期望透過我們深入淺出的介紹,讓業內人士或產業門外漢都能對相關領域發展和脈動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