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LVMH把青年設計師大獎頒給日本潮牌?

by LADYMAX 2018/06/14

(本文經《LADYMAX》網站授權,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為什麼LVMH把青年設計師大獎頒給日本潮牌.jpg
LVMH青年設計師大獎與特別大獎首次被亞洲設計師包攬,圖為LVMH青年設計師大獎得主、Doublet創始人井野將之(Masayuki Ino)。(圖/LADYMAX)

這是LVMH青年設計師大獎首次頒給潮牌,也是第一次頒給亞洲設計師。

據LVMH官方聲明,經過歷時五個月的三輪選拔,日本街頭服飾品牌Doublet創始人井野將之(Masayuki Ino)獲得2018年LVMH青年設計師大獎,同樣來自亞洲的韓國設計師Rok Hwang獲得LVMH青年設計師特別大獎。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LVMH青年設計師大獎與特別大獎首次被亞洲設計師包攬。

為什麼LVMH把青年設計師大獎頒給日本潮牌_(2).jpg
LVMH青年設計師特別大獎得主、Rokh創始人Rok Hwang。(圖/LADYMAX)

最終角逐大獎的其他設計師包括Eckhaus Latta、Matthew Adams Dolan、Kwaidan Editions、Ludovic de Saint Sernin、Botter、Charles Jeffrey Loverboy以及A-Cold-Wall。

為什麼LVMH把青年設計師大獎頒給日本潮牌_(3).jpg

為什麼LVMH把青年設計師大獎頒給日本潮牌_(4).jpg
評審Nicolas Ghesquière、頒獎嘉賓Emma Stone以及評審Karl Lagerfeld。(圖/LADYMAX)
為什麼LVMH把青年設計師大獎頒給日本潮牌_(5).jpg
圖為LVMH老闆Bernard Arnault親自考察參賽設計師的作品。(圖/LADYMAX)

井野將之於2012年創立品牌Doublet,並發布第一個系列即2013春夏系列,其創作的中性系列融合了街頭服飾的舒適度、強烈的色彩、宣言式的標語和拼貼,以及標誌性的PVC透明塑膠材質,試圖營造一種「日常穿著的奇特感」。38歲的井野將之在設計過程中很大程度上受到幼時見聞的影響,尤其是80年代三宅一生(Issey Miyake)的設計。他為Doublet創作的裝在泡麵杯中的T-shirt、印花衝浪短褲,以及棒球外套都體現著日本80年代文化的靈感來源。

揭開「三宅褶皺」的神秘面紗 三宅一生《Issey Miyake Exhibition》展覽日本盛大展開

為什麼LVMH把青年設計師大獎頒給日本潮牌_(6).jpg

為什麼LVMH把青年設計師大獎頒給日本潮牌_(7).jpg
Doublet融合了街頭服飾的舒適度、強烈的色彩、宣言式的標語和拼貼,以及標誌性的PVC透明塑膠材質。(圖/LADYMAX)

據悉,井野將之將獲得30萬歐元大獎,以及來自LVMH旗下品牌Louis Vuitton、Loewe、Céline、Berluti和Marc Jacobs等品牌導師為期一年的指導。此前獲得該獎項的得主分別為2014年的Thomas Tait、2015年的Marques’Almeida和2016年的Grace Wales Bonner。2017年的青年設計師大獎則由年僅25歲的Marine Serre奪得,品牌的阿拉伯新月印花已經成為其標誌性設計。

還有三名時裝畢業生獲得了Graduate Prize,他們獲得在LVMH旗下品牌實習一年的機會。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的Archie M. Alled-Martínez將去Givenchy實習;巴黎服裝工會學院的Maya Chantout將在Céline實習,羅馬服裝學院的Scylia Chevaux則將在Louis Vuitton實習。

2018年早前入圍預賽的唯一一位華人設計師高雪無緣決賽。畢業於帕森設計學院(Parsons)的高雪在紐約創立個人品牌Snow Xue Gao,該品牌目前已正式入駐北京SKP的自營買手店SKP Select。

第四屆LVMH Prize得主出爐 新銳設計師Marine Serre衝突美學驚艷評審

為什麼LVMH把青年設計師大獎頒給日本潮牌_(8).jpg

2014年,華裔設計師Yang Li首次入圍LVMH青年設計師大獎預賽,2017年,臺灣設計師Angus Chiang入圍。但截至目前,尚無中國設計師入圍決賽,有分析評論指由於缺乏流暢連貫的商業操作,中國設計作品仍舊有著長遠的道路要走。

為提升集團旗下品牌的活力,LVMH近年來一直熱衷於發掘年輕的設計師人才並加以培育,並於2014年推出LVMH大獎。眼下,LVMH青年設計師大獎已經成為挖掘新興設計人才的權威平台。

借助資本的力量和成熟的商業孵化經驗,LVMH正在為獲獎設計師提供越來越多的商業扶植,不僅僅透過獎金,還有品牌發展策略的指導。

2017年LVMH青年設計師大獎得主Marine Serre在過去一年中發展迅速,其團隊成員從3人擴展到16人,與該品牌簽約的買手店數量成長了三倍至70家店面。

台灣入圍第一人!設計師Angus Chiang江奕勳入圍LVMH Prize預選名單

為什麼LVMH把青年設計師大獎頒給日本潮牌_(9).jpg
Marine Serre 2018秋冬系列。(圖/LADYMAX)

不過,2018年獲獎的Doublet在商業上發展得更為成熟。據Doublet官網顯示,目前品牌已經在全球73家買手店銷售,包括日本當地的47個銷售點。可以預見的是,在LVMH青年設計師大獎的刺激下,Doublet將加快全球擴張的速度。

LVMH青年設計師大獎首次頒發給潮牌令業界感到意外,但是結合近期集團密集的人士變動和改革,此舉亦在情理之中,並深刻反映了LVMH當前的商業決策方向。

2017年,LVMH旗下核心品牌Louis Vuitton與街頭潮牌Supreme推出合作系列,正式標誌著奢侈品牌開始收編潮牌,將潮流文化納入品牌審美體系。當時甚至有傳聞LVMH將收購Supreme。

LV 把 Supreme 變得四不像?!滑板人士炮轟:這場聯名超失敗

2018年3月,Louis Vuitton將Off-White創始人Virgil Abloh招致麾下,宣布其代替Kim Jones擔任Louis Vuitton男裝創意總監,這同樣標誌著LVMH對潮流文化的態度轉變。

即便是不常留意時尚的觀察者,在Virgil Abloh擔任Louis Vuitton男裝創意總監後也能察覺到時尚世界正在發生的劇烈演變。這顯然不是一次孤立的偶然決策,結合Kim Jones轉向Dior Homme,原Dior Homme創意總監Kris Van Assche調至Berluti等密集的權力結構調整來看,看似出人意料的動作實際上緣於LVMH當下的改革壓力。

將Virgil Abloh任命為Louis Vuitton男裝創意總監,這個極具爭議性的舉措被認為是Louis Vuitton對潮流文化從Supreme聯名系列的象徵性示好到徹底顛覆奢侈品牌創意生產方式的深刻變化。

非科班出身的Virgil Abloh不一定熟悉從靈感搜集、草圖、面料與顏色的甄選、打版、再到成衣的傳統時裝系列完整製作流程,卻一定不認可這一套在可複製性和生產效率上遠低於潮流時尚的流程。複製與挪用、大量的重複、任意的組合是Virgil Abloh的創意方式,Off-White延續了潮流品牌一貫的簡易創作過程,將其包裝成高級時裝的樣子,成為最早登上巴黎時裝週的「類」潮流品牌。

LVMH回應Off-White創始人加入LV的質疑:不擔心過度曝光

時裝界對Virgil Abloh創新能力的懷疑由來已久,但不少人忽略的是,他居高不下的影響力更多來自於對當下市場「節奏」的適應,這種適應能力正是奢侈品牌所欠缺的。街頭潮流品牌的不定時系列發售(Drop)往往能夠持續為消費者帶來新鮮感,而簡易快速的創意生產流程正好滿足了市場的貪婪。

反觀不斷被快節奏擠壓的傳統時裝界,創意總監往往每年要為品牌創作6到8個時裝系列。關於緊迫高壓工作環境和設計師精神疲憊的討論在業界持續了多年,但是人們心知肚明的是,讓時裝界慢下來幾乎不可能。

快節奏倒逼生產方式變化,如今的創意總監與幾十年前的設計師在職能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靈感資料的收集到系列的實際製作,他們將越來越多的職能讓渡給助理設計師及團隊,而自己負責方向的把控,其中滲透了多少的個人思想早就難以界定。換言之,如今的創意總監與人們想像中Yves Saint Laurent時代的設計師在職能上出現了巨大的差別。

時尚的節奏越快,生產流程便越短。有觀點指出,時尚不等同於藝術,時尚的創作空間更大地受限於社會生產條件和商業環境,這就是當前時尚產業演變的前提條件。

從某種意義上看,Virgil Abloh所代表的潮牌創意生產模式便是現存創意模式的極端形式,這似乎說明了Virgil Abloh被時裝界接納的某種必然性,也是他經常談到的典範轉移的體現。他所提及的範式轉移,更少地關乎設計本身,更多地關乎時裝產業的創意生產模式。

事實上,LVMH青年大獎入圍名單中的「類」潮流品牌正在不斷增多。2018年一同角逐冠軍的A-Cold-Wall和Botter、入圍預賽的GmbH、2017年入圍的Ambush等,都帶有潮流文化的影子。

這位亞裔IT Girl為何能成為Dior珠寶設計師?

為什麼LVMH把青年設計師大獎頒給日本潮牌_(10).jpg
入圍決賽的Botter。(圖/LADYMAX)
為什麼LVMH把青年設計師大獎頒給日本潮牌_(11).jpg
入圍決賽的A-Cold-Wall。(圖/LADYMAX)

LVMH青年設計師大獎對多元文化的關注也體現出集團對當下社會趨勢的洞察。從2016年Grace Wales Bonner專注於非洲文化與男性形象的探討,到2017年大獎得主Marine Serre以巴黎與布魯塞爾恐怖攻擊為起點,將阿拉伯風格與90年代運動裝融合在一起影射當下法國當下社會狀況,業內人士已經注意到非主流文化的崛起。2017年的特別大獎得主Kozaburo Akasaka也是首次獲得該獎項的日本設計師。

2018年兩個獎項均頒給亞洲設計師,特別體現了LVMH對亞洲市場的重視。LVMH的最終目標,當然還有新興設計師品牌背後兼具消費力和品味的年輕消費者。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時尚界或迎來繼上世紀80年代日本設計師崛起後又一波亞洲設計高峰,Doublet對三宅一生的參照預示著這批接受川久保玲、山本耀司等日本設計師文化影響的設計師也正在快速成長起來。而日本作為潮流文化的重鎮及發源地,影響了近十年的全球時尚潮流趨勢。

川久保玲談創意 「不斷創新如同在沙漠尋找綠洲」

由此,潮流文化和亞洲設計師被LVMH青年設計師大獎認可均具有某種必然性。後者作為集團對考量新興人才的風向標,代表著集團所認可的未來創意模式,這不僅關乎設計師的個人才華,更關乎他們到底代表著什麼。

值得關注的是,LVMH於2018年5月在其法國總部舉辦了Inside LVMH項目的頒獎典禮,Inside LVMH項目主要面向法國、義大利、英國和德國等地50多所歐盟機構高校的220位學生和畢業生,旨在讓學生們從內部瞭解奢侈品產業,同時加強集團與年輕世代的關聯,吸引更多的人才。

雖然青年設計師大獎僅是LVMH眾多市場活動的其中之一,並且獨立於集團旗下品牌的運作,但是究其本質,該獎項設立的初衷不外乎是為集團輸送未來人才,更直白地說,這是LVMH為了追求新鮮感和刺激消費展開的設計師圈地運動。

(本文經《LADYMAX》網站授權,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Supreme成為價值10億美元潮牌的秘訣
9位設計師入圍第五屆LVMH Prize青年設計師大獎決賽 中性風占主導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為宏麗數位創意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最具時尚商業知識的線上媒體,我們從人文角度出發,報導國內外優秀的時尚與娛樂產業工作者及創意人士,推動台灣新銳品牌,探索影視美學…期望透過我們深入淺出的介紹,讓業內人士或產業門外漢都能對相關領域發展和脈動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