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之內與之外 李明學的邊界計畫

(本文經《非池中藝術網》網站授權,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邊界BOUNDARY,是藝術家李明學參與「洪建全基金會/覓計畫PROJECT SEEK」舉辦「問問題計畫QUESTION PROJECT」所發表的個展。作為一個非營利的藝術場域,覓計畫創意總監張淑征和團隊,不斷地試圖啟發社會中的多元價值觀及可能性。隨著問問題計劃今年的主題「Certain or Uncertain?(確定或不確定?)」,藝術家藉由「保存期限」這個人造的社會框架,進行了一系列生活界限的探討活動。

以不同觀點看待世界竟會如此困難?安索艾格特、凱特瑪拉助陣Rag & Bone視覺實驗計畫

制度之內與之外 李明學的邊界計畫_(3).jpg
邊界-李明學個展。(圖/覓計畫)

藝術家在發想及創作這次展演的過程裡,與團隊一起花了半年多的時間在各種超市或購物場所,搜尋保存期限與展覽結束日期(2018.08.11)相同的食品。除了在展覽過程的現場呈現之外,也會在展期結束當日舉辦「811今日特餐」的活動。邀請50名線上報名的參與者以創意料理的方式,共同將即將過期的「藝術品/食品」全部食用完畢,為這個計劃畫下一個句點。

每個人都有一個故事!《星球製造所》延伸計畫 聯手52位素人拼貼獨一無二小宇宙

制度之內與之外 李明學的邊界計畫_(4).jpg
邊界-李明學個展。(圖/覓計畫)

在現代的人類文明中,為了安全和便利性,許許多多的事物被框架住了。尤其是對於食品的保存期限,更是制約了多數人的購物和飲食習慣。家中的食物,總必須在期限之內吃完。而在貨架上的食物,只要一過了保存期限便成為眾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地雷。機械在食品包裝上註記的時間,在開始的瞬間即決定了終結的期限。那麼,過了期限卻未被食用的食品,真的就失去食物的「身分」了嗎?若是如此,又該怎麼定義這個物件的存在呢?

這一類的制度框架充滿了我們的生活,我們對生產與消耗的價值觀被規格化。在迅速轉變並講求效率的社會中,我們無暇去思考已被定義的事物。食品的保存期限制度,或許能夠被視為一個文明的縮影。在提供共識化保障的同時,也簡單地截斷了規範之外的討論空間,同時無視了某些「或許存在」的可能性。李明學並不是反對這一類制度的必要性,而是對於再次定位的可能性提出反思。

當藝術家將貨架上的商品,直接放置於藝術展演,它們便被賦予了美學的定位。那麼若是將之擺放到別的場域呢?它們是不是還可以再被賦予未曾想過的身分?

本次李明學和覓計畫合作呈現的邊界計畫,以幽默而有創意的方式呈現,其在觀眾參與的各方面也做出了大膽的嘗試。點出了許多值得省思的話題。尤試著提問人們是如何看待「物件」的存在和定義,也探討藝術本質、場域的作用、人與社會框架間交互制約的關係。

(本文經《非池中藝術網》網站授權,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101電梯廢鋼纜化雕塑 康木祥作品登紐約
追求極致完美的造夢場 王建揚談理想創作空間
食物的黑色幽默 德國藝術家Peter Pink食材裝置藝術
倫敦V&A 驚現異世界建築!倫敦藝術節裝置藝術搶先看!
日本吃壽司該怎麼點?壽司之神告訴你隱藏版的「握壽司天王」竟然是它!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為宏麗數位創意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最具時尚商業知識的線上媒體,我們從人文角度出發,報導國內外優秀的時尚與娛樂產業工作者及創意人士,推動台灣新銳品牌,探索影視美學…期望透過我們深入淺出的介紹,讓業內人士或產業門外漢都能對相關領域發展和脈動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