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24小時營業先驅是永和豆漿可不是7-11
午夜來臨,肚子呼嚕呼嚕叫了起來,在半夜兩三點時,腦中浮現的第一個消夜是什麼?超商?除了便利商店已經沒有多少其他選擇,可是其實24小時營業模式的先驅可是永和豆漿呢!
說到這兒,你一定會想起今天臺灣各地四處可見到的「永和豆漿大王」,而究竟為什麼「永和豆漿」興起,成為豆漿店代名詞?原因其實是因為六〇、七〇年代全民飢腸轆轆看轉播,為少棒在威廉波特熬夜加油之際,從深夜到清晨就開始備料的豆漿店便成了絕佳的選擇。現在大街小巷數家豆漿店十之八九會有一家名為「永和」,其實真正位於永和的發源店名為「世界豆漿大王」。
營養師傳授「自暖系飲食法」 禦寒飲品這樣喝讓人暖心不怕胖
24小時不打烊
原來當時與政府一起遷來臺灣的大批軍民,除了屬於部隊家眷者會被安置在駐紮各地的眷村外,許多人必須另覓落腳成家處,而當時臺北市的人口已趨近飽和,百年來的發展中本省人也各自劃分了隱形的勢力範圍,這時與臺北相隔一水之遙的中永和地區便成了當時這些「新住民」的落腳之處。這些外省籍的豆漿店與麵點師傅便逐漸在中永和地區挑起擔子站穩了腳步,辛苦地在這塊島嶼上的每個凌晨時分建立自己的新家園。
如前所述,凌晨時分結束的球賽為他們帶來了商機,經過口耳相傳之下,有越來越多人從橋另一頭的臺北市來到這頭的永和喝一碗深夜與清晨之交的豆漿,再來上一套香酥脆真開胃的燒餅油條,實在好過癮!漸漸地這也成為了一種風尚。而後在經濟成長、社會生活型態轉變的七〇、八〇年代,廣受歡迎的永和豆漿甚至比便利商店更早開啟24小時的營業模式呢!
因地緣關係,讓豆漿店業績快速成長,台北地區夜生活人口愈來愈多,甚至宵夜喝豆漿的人比早餐客人還多,深夜裡24小時燈火明亮的豆漿店,總是以中式餐點為主要菜單,從宵夜賣到早餐,不管是熬夜加班還沒吃晚餐的上班族或者學生熬夜唸書通宵肚子餓,「豆漿店」都是陪伴你的不二人選,台灣的飲食文化與歷史軌跡息息相關,就這樣魔幻營業時間的「永和豆漿」,早已昇華為台灣的一項飲食文化。
米其林前哨站!台北「必比登推介」精選36家口碑名店 牛肉麵、夜市小吃上榜
買書做公益: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邀請您透過此連結購書,由此所得的收入將全數捐贈給香園基金會。
LGBT的專屬月老!這尊兔兒神支持多元成家 不用去香港 台灣也有蘭桂坊 台北iF大獎酒吧顛覆「夜文化」想像 【日式庶民美食】 日本人過年不可缺少的糕點:伊達卷原來是玉子燒的前身? 大稻埕地中海風餐廳、綠意老宅藝術咖啡廳!不可錯過的台北5家風格美食店家 生魚片中的「王樣」鮪魚 竟是日本江戶時代居酒屋的下賤庶民食物? 《東京歷史迷走》用「場所」說日本歷史故事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Beauti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