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結百年手稿與藏品!Chaumet古董展打造珠寶植物園

從卡納克神殿(Temple of Karnak)的半浮雕圓柱到野獸派畫家馬諦斯(Henri Matisse)的剪紙作品,植物的形體與構造一直以來都是藝術家的靈感來源。如同那風中飛舞的麥穗、百合、野玫瑰、蘆葦和蝴蝶等自然界的美好,始終都是巴黎珠寶品牌Chaumet頌讚生命的象徵,藉由匠師的巧手化為一件件珍貴作品。

Chaumet創立於1780年,創辦人瑪莉艾虔尼鐸(Marie-Etienne Nitot)是拿破崙(Napoléon)御用珠寶匠,憑藉精湛工藝技術,在歐洲皇室嶄露頭角。為因應宮廷需求,瑪莉艾虔尼鐸曾打造無數冠冕與珠寶,包含拿破崙第一任妻子約瑟芬皇后(Joséphine de Beauharnais),以及瑪麗安東尼皇后(Marie Antoinette)的姪女瑪莉露薏絲皇后(Marie-Louise de Habsbourg-Lorraine)結婚時所戴的冠冕。

CHAUMET跨越世代的珠寶商傳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張貼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張貼

200多年來,Chaumet的設計精髓也從18世紀的奢華氛圍,轉換到19世紀的自然潮流,將豐饒的生命力化為創作靈感,麥穗、橡樹、月桂等植物仍是至今不斷被使用的元素。

日前Chaumet於巴黎聖日耳曼大道(Boulevard Saint-Germain)165號的臨時店址舉辦《Dess(e)in de nature》古董展,揭開一系列典藏珠寶、素描繪畫與手稿的收藏,透過數個展廳闡述品牌對自然與藝術的觀察和情感。

走進文字的時光隧道!Chaumet《文學珠寶展》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張貼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張貼

莫內也愛「它」!Chaumet《Dess(e)in_de_nature》古董展打造珠寶植物園13.jpg
Chaumet《Dess(e)in de nature》古董展場。(圖/Chaumet)

原始自然展區

睡蓮原本是白色的,一位法國苗圃工人在1875年創造了第一株有顏色的睡蓮。然而,法國畫家莫內(Claude Monet)深為白色睡蓮著迷,他的著名畫作中描繪許多這些花朵的樣貌姿態,踏入原始自然展區,也能親見Chaumet以睡蓮作為工藝主角的作品。

睡蓮在生物學和藝術美學上具有其代表的象徵意義。大片的根莖深埋土裡,水面上的葉片在長莖尾端漂浮著,因此從泥土中生根發芽的植物擁有足夠充分的光線所照射;約1830年製作的睡蓮手鐲,結合金、銀、鑽石、天然珍珠、琺瑯瓷等質材,這款幻化睡蓮形體的作品,展現生動的活力。

蝴蝶則是植物主題中經常出現的題材,牠們複雜的生命週期代表蛻變,從文藝復興時期法國畫家Jean Bourdichon的泥金裝飾手抄本(Illuminated manuscript)到17世紀科學插畫家瑪麗亞西碧拉梅里安(Maria Sibylla Merian)的精湛插圖都可見到。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張貼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張貼

常春藤是溫帶氣候中罕見的匍匐植物,其固著根可以依附攀爬至一定高度。在秋末產生豐富花蜜的常春藤,對昆蟲來說相當重要,因為那時僅有少數植物會開花。聖誕節常見的冬青在基督教中是個重要象徵,它的紅色小果實是許多鳥類在寒冷月份的主要食物來源,冬青花朵也會產出花蜜。

跨越四個世紀的法國品牌Chaumet 高級珠寶工藝精湛詮釋諸神的花園

莫內也愛「它」!Chaumet《Dess(e)in_de_nature》古董展打造珠寶植物園改(2).jpg
長春藤手鐲,1847年。(圖/Chaumet)
莫內也愛「它」!Chaumet《Dess(e)in_de_nature》古董展打造珠寶植物園改(1).jpg
冬青葉胸針,1890年。(圖/Chaumet)

生態展區

本區展品著重植物本身獨有的特徵,於是Chaumet將燕麥與麥穗等穀物化作搖曳生姿的作品,讓它們呈現粒粒飽滿分明的模樣。燕麥曾出現於拉丁詩人維吉爾(Virgil)的作品《農事詩》(Georgics),而在花語中,燕麥則與音樂的魔力有關。

至於麥穗則是希臘神話故事中,掌管作物生長和土壤肥沃的豐收女神狄蜜特(Demeter)提供給人類的糧食,Chaumet看中它的象徵意義和文明價值,至今製作超過500頂的麥穗冠冕、項鍊與緊身胸衣裝飾模型,這些上色的模型用來預覽寶石最後的成色。

德國博物館4億元皇冠被盜

周敦頤、莫內都愛「它」!Chaumet《Dess(e)in_de_nature》古董展進入珠寶植物園04.PNG
麥穗胸針,2015年。(圖/Chaumet)
周敦頤、莫內都愛「它」!Chaumet《Dess(e)in_de_nature》古董展進入珠寶植物園12.PNG
麥穗冠冕,約1810年。(圖/Chaumet)

園藝展區

Chaumet將園藝師對植栽配種的熱情轉化成與眾不同的美學,比如日常可見的葡萄藤與金鐘花,在Chaumet匠師手中化作項鍊與冠冕,滿足園藝愛好者的視覺感官。其中1820年代的葡萄串項鍊由多串綠松石組成,並結合棕櫚葉與古典希臘時期的建築樣式,特殊的形狀與裝飾成為浪漫主義時期被眾人追捧的珠寶樣式之一。

另外,1919年為了波旁王朝(The House of Bourbon)旁支波旁帕爾瑪家族(The House of Bourbon-Parma)的西斯托親王(Prince Sixtus)與海德薇德拉羅什富科(Hedwige de La Rochefoucauld)婚禮,Chaumet打造了這頂金鐘花冠冕,冠冕看似懸浮在空中的秘密,是隱藏在金屬底座的「刀鋒工藝」(Fil-couteau),這種工法使一株株金鐘花雄蕊如露珠般閃閃發光。

Cindy Chao受邀參與歐洲藝術博覽會!大師系列登世界殿堂

周敦頤、莫內都愛「它」!Chaumet《Dess(e)in_de_nature》古董展進入珠寶植物園09.jpg
葡萄串項鍊,約1820-1825年。(圖/Chaumet)
周敦頤、莫內都愛「它」!Chaumet《Dess(e)in_de_nature》古董展進入珠寶植物園07.jpg
金鐘花冠冕,1919年。(圖/Chaumet)

展覽的壓軸「眩彩花園冠冕」(Vertiges tiara)結合了建築設計以及大自然線條元素,是倫敦中央聖馬汀學院(Central Saint Martins)學生Scott Armstrong在Chaumet設計比賽中的作品。Chaumet崇尚的自然主義與法式花園的幾何造型啟發了Scott Armstrong,他將或彎曲或筆直的線條組成眩彩花園冠冕,後來這頂冠冕在Chaumet的高級珠寶工作坊中實體化。

周敦頤、莫內都愛「它」!Chaumet《Dess(e)in_de_nature》古董展進入珠寶植物園11.PNG
眩彩花園冠冕,2017年。(圖/Chaumet)

策展人Marc Jeanson表示,「有史以來第一次,Chaumet在作品間的對話闡述了對自然觀察的準確度,以及來自藝術品中複雜流動的情感。人類和大自然與Chaumet設計融合在一起,體現一個紀元的生活方式與典範。經由展覽和世界的多變性,Chaumet將作品提升至最高層次。」Chaumet《Dess(e)in de nature》展期至6月15日。

資料來源:Chaumet


跨越200多年的歷史!瑪麗王后上斷頭台前 將這些珠寶送出法國...
《天國的寶藏-教廷文物特展》 梵蒂岡教宗華美祭衣與冠冕 故宮看得到
300年來最偉大銀匠!《Georg Jensen 115週年大展》復刻創辦人經典傑作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為宏麗數位創意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最具時尚商業知識的線上媒體,我們從人文角度出發,報導國內外優秀的時尚與娛樂產業工作者及創意人士,推動台灣新銳品牌,探索影視美學…期望透過我們深入淺出的介紹,讓業內人士或產業門外漢都能對相關領域發展和脈動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