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荷蘭的台灣新銳設計師洪威宇所創立的同名品牌Weiyu Hung,首次亮相於臺北時裝週,在台灣藝文重鎮松山文化創意園區將高級時裝、台灣地景、弦樂二重奏三重元素相互融合,譜寫生活中被遺忘的美。
Weiyu Hung 2021春夏系列以《女神》(Goddess)為主題,結合台灣傳統的樹皮布、中國亮布工藝,並且與荷蘭奈美根市(Nijmeigen)的福利機構合作所製作的法式刺繡,在傳統工藝、跨文化與宗教中,尋找後疫情時代源於生活的共同女神意象。
來自靈魂深處的觸動!在挑戰中持續前進的百年刺繡工坊Maison Lesage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weiyuhung_design)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20 年 8月 月 22 日 上午 3:22 張貼
(@weiyuhung_design)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20 年 8月 月 22 日 上午 3:22 張貼
《女神》對Weiyu Hung的品牌而言,具有非常特殊的意涵,因為它並非傳統神話上所意指的女神,而是透過拆解、重組文化與族群,去尋求普世且能為人類帶來療癒、安撫的神態,在經歷疫情後,設計師渴望透過手工藝去重建人與人、人與物件之間的親密聯繫,也希望透過勞作,重新將分離後的人們串聯成社群。
《女神》系列以品牌標誌性的樹皮布工藝作為開場,結合廢棄的蕾絲,以及法式刺繡的細節,給予傳統工藝嶄新的面貌,並且將樹皮布的製作紀錄,以及南島民族故事透過服裝與紀錄片式的影像,傳遞給觀眾。
「樹皮衣,是把剝下來的構樹樹皮,透過錘敲、水洗去延展成面料,然後再縫製成服裝,它是在人類在發展出紡織技術前,已經出現的古老面料,也是台灣的原生工藝。」洪威宇說,「我覺得它承載了台灣這島嶼的自然與文化記憶,所以作為一位尋找台灣本土原生價值的設計師,樹皮布對我而言,是非常獨特的。」
除了在服裝中使用樹皮布外,Weiya Hung 2021春夏系列也積極推展人文關懷的精神,系列中手工的部分與荷蘭奈美根市在地的社福機構合作,透過教授刺繡、針織,為長期失業、久病與退休婦女挖掘美學體驗與自我價值,從中找回自信與社群連結。
此外,秉持著永續、環保的精神,品牌與歐洲、亞洲許多紡織公司合作,利用升級再造的形式,重新改造廢棄或長期被忽視的庫存布料,也透過解構重組的方法給予二手服裝全新的生命,因為洪威宇相信,時尚不僅僅只是創造美與流行,時尚更是一個載體去解決周邊的問題,並乘載流傳服裝背後的文化故事。
「製作永續服裝,最初是在整理工作室裡用不到的樣品時,覺得這些服裝非常可惜,因為每一件作品,從最初的發想、打版、製作,以及後期的行銷,都耗費了許多精力,但過了一、兩季後,它們就成為工作室的擺設。」洪威宇說。
如何看待奢侈品品牌銷毀多餘庫存這一普遍現象?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weiyuhung_design)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20 年 7月 月 9 日 上午 12:32 張貼
(@weiyuhung_design)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20 年 7月 月 9 日 上午 12:32 張貼
洪威宇說,許多製做永續時裝的設計師,最初都是從改造自己累積的樣品開始的,而在實務上,除了設計師自身累積的樣衣外,紡織廠也經常會有許多賣不出去的庫存布,因為「在大量生產的體系裡,常常是客戶下單100件,廠商製作120件,原本下單訂購的布料是300公尺,但實際送進工廠的卻有500公尺。」他說。
而要改變這種情況,除了採用紡織廠的庫存布,以及改造自己的樣品外,洪威宇也從版型上著手,藉由「零廢棄版型」減少製作時裝時消耗的布料。
「在剪裁時,我們採用了方形的零廢棄版型,減少零星廢棄布料的產生。」洪威宇說。
作為長年旅居海外,首次在台灣發表作品的設計師,洪威宇在2021春夏系的臺北時裝週,除了數位品牌展演外,也是在首航派對的「沉浸式」演中亮相的品牌之一,表演者穿著Weiyu Hung的服裝,藉由互動式的演出為觀眾打造身歷其境的體驗,而對於為舞者提供演出服裝的洪威宇而言,也是十分不同的發表經驗。
「我以前曾經對製作表演服非常有興趣,也很喜歡舞動中的服裝。」洪威宇說,「而透過跨界展演,我們能看見服裝更多的面貌。」
採訪編輯:BeautiMode 資料來源:臺北時裝週、Weiyu Hung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Beauti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