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rada集團第一季營收成長13%,Miu Miu表現強勁(WWD)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Prada (@prada)
A post shared by Prada (@prada)
Prada集團公布截至3月31日的2025年第一季財務數據,營收為13.4億歐元,較去年同期的11.9億歐元成長13%。這個亮眼成績主要歸功於 Miu Miu驚人的60%銷售額成長,以及集團在所有市場的普遍成長和強勁的零售表現。其中,零售額同比成長13%至12.1億歐元,批發收入也上升7%至9,600萬歐元,權利金收入則成長15%達到2,900萬歐元。集團主席Patrizio Bertelli對此表示滿意,並強調在不確定的環境下,集團將繼續以信心和嚴謹的態度執行長期投資策略。
集團旗下品牌表現各異,Prada展現了穩健的韌性,而Miu Miu則延續了顯著的成長態勢。 Prada的成長得益於均衡的產品組合,尤其在服裝和皮革製品方面表現突出。集團本季度在亞洲開設了首家「迷上Prada榮宅」餐飲空間,並在新加坡開設了Prada Caffè,同時在紐約第五大道開設了男裝店。Miu Miu的皮革製品依舊是增長最快的類別,並受益於春季廣告活動。集團還推出了Miu Miu Gymnasium快閃店和Miu Miu Custom Studio項目,並任命Silvia Onofri為新任執行長。
從地區來看,亞太地區銷售額成長10%至4.38億歐元,歐洲成長13%至3.34億歐元,美洲成長11%至2.01億歐元,日本成長19%至1.72億歐元,中東地區則以31%的零售額成長率成為表現最佳的市場,達到7,000萬歐元。集團還宣布將以12.5億歐元收購Versace,預計在2025年下半年完成交易。集團執行長Andrea Guerra對集團的積極開局表示肯定,並強調未來戰略將繼續以品牌、創意和對時代精神的敏銳掌握為中心。
2. Lyst指數2025年第一季:Loewe位居榜首,品牌變化顯著,新晉品牌也紛紛入圍(Fashion United)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LYST (@lyst)
A post shared by LYST (@lyst)
Loewe在Jonathan Anderson離職引發的熱度下重登Lyst指數榜首,而時尚界的創意變動也引發了顯著的品牌排名變化。Lyst指數基於全球 1.6億購物者的搜尋行為、銷售數據和社群媒體活動進行季排名。由於Jonathan Anderson宣布離任並即將在Dior男裝首次亮相,Loewe的搜尋量飆升38%,使其從Miu Miu手中奪回榜首。這一現象凸顯了創意總監的變動能迅速改變消費者關注度。
除了Loewe的登頂,本季Lyst指數還出現了其他引人注目的變化和新進者。Chloé首次躋身前十,而高街品牌Cos更令人驚訝地躍升11位至第六名,成為首個進入前十的大眾時尚品牌,其需求成長了44%。Kim Kardashian的Skims則下滑四位至第15名。瑞士運動品牌On首次上榜便位列第18名,其搜尋量成長了50%,這部分歸功於與Loewe和Post Archive Faction的合作。
此外,一些品牌的受歡迎程度也迅速上升。荷蘭設計師Duran Lantink的同名品牌受歡迎程度飆升69%,他最近被任命為Jean Paul Gaultier的創意總監。Dries Van Noten在新任創意總監Julien Klausner的首秀後,受歡迎程度上升了11%。Levi’s的受歡迎程度也上升了35%,部分原因是與Beyoncé的持續合作。這些變化反映了創意領導層的變動、明星效應以及消費者對新興和經典品牌的興趣轉移。
3. 新成立的時尚機構KFN公布重振紐約時裝週的計劃(Fashion Network)
儘管倫敦的生活成本更高,米蘭位居舉辦時裝秀最昂貴城市之首,紐約的設計師和品牌也面臨著時裝秀成本不斷上升的困境。紐約時裝週更飽受嚴厲批評,被指失去光彩,無法吸引國際媒體和買家,這使得那些有能力負擔的設計師紛紛轉往巴黎舉辦時裝秀和/或參加銷售活動。(儘管如此,倫敦時裝週宣布將放棄其2025年6月的時裝週,讓設計師將資源投入到銷售上。)
為了扭轉頹勢,擁有洛杉磯時裝週等活動的現場活動公司N4XT Experiences與KF Fashion成立了新機構KFN,邀請前IMG總裁Leslie Russo擔任專案架構師,聯手CFDA執行長Steven Kolb,推出一項多階段的改革方案。
KFN的五階段計畫以9月份開始的第一階段為基礎,將推出B2B平台和The Venue Collective。The Venue Collective的去中心化場地網絡,提供設計師免費的時裝秀和展示空間,並提供後台、設備和無線通訊等基礎設施支持,直接回應了設計師長期以來辦秀成本高昂的痛點,降低了設計師的財務壓力,更希望透過提供更便捷、更具吸引力的平台,重新吸引國際媒體和買家的目光。
該機構強調紐約時裝週依舊是紐約市重要的收入來源,儘管近年來其經濟效益有所下降。The Venue Collective將涵蓋曼哈頓多個區域,提供多種類型的場地,設計師需承諾連續三個季度參與。KFN的長遠目標是透過B2C活動、政府支持和數位化應用程式等多種方式開闢新的收入來源,以實現盈利,擺脫依賴傳統贊助模式的局限。並與包括Blackstone在內的投資者合作,計劃在未來階段引入票務和消費者參與,重塑紐約時裝週的生態系統。
CFDA將繼續擁有並安排紐約時裝週的日程,並將KFN的新平台視為加強時裝週整體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KFN的基礎設施建設也有望惠及紐約時裝週內的小型團體活動。與CFDA的合作也為其改革方案提供了官方的支持與保障。透過這些舉措,KFN有望重塑紐約時裝週的生態系統,使其更具活力和吸引力,重新鞏固其在全球時尚界的地位。
4. 香奈兒的Bruno Pavlovsky談論Matthieu Blazy的到來、川普關稅以及前所未有的業績(Fashion Network)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CHANEL (@chanelofficial)
A post shared by CHANEL (@chanelofficial)
法國精品品牌香奈兒(Chanel)在義大利科莫湖畔舉辦盛大的早春度假系列時裝秀,彰顯其在全球奢侈品市場的領導地位。儘管面臨全球經濟挑戰和奢侈品銷售下滑,香奈兒仍堅持舉辦大型時裝秀,並強調品牌超越設計師的影響力。服飾名品部總裁Bruno Pavlovsky表示,科莫湖畔的秀場不僅是對義大利電影和已故的奧地利女演員Romy Schneider的致敬,也是對香奈兒與義大利供應商深厚合作關係的展示。此次時裝秀也為即將上任的新創意總監Matthieu Blazy創造了高度期待。
Bruno Pavlovsky強調,香奈兒舉辦早春度假系列時裝秀是為了與客戶建立更緊密的聯繫,並展示品牌對卓越品質和工藝的承諾。他反駁了關於價格上漲的批評,指出這些調整是為了維持和投資於製造香奈兒產品所需的超高品質生態系統。此外,香奈兒對義大利絲綢供應商Mantero的投資,確保其長期發展和工藝傳承。Bruno Pavlovsky表示,這些投資不僅有助於生產高品質產品,還能減少環境影響,形成良性循環。
關於美國川普關稅,Bruno Pavlovsky指出關稅早已存在,香奈兒的重點是價格協調和客戶體驗。他承認預測關稅的最終走向很困難,但強調香奈兒會持續調整價格,以應對匯率波動和關稅影響。Bruno Pavlovsky認為,即使在充滿挑戰的經濟環境下,香奈兒的業績依然優於以往,這證明了品牌在全球奢侈品市場的強大吸引力。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Beauti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