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設計

你是善良還是軟弱?找回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職場一定要懂這件事!

我在可口可樂公司任職時,只要有任何最後一分鐘才出現的任務或需求,我總是第一個舉手自願加班完成的人。當時,我單純覺得這樣很好,因為這顯示出我的企圖心以及對公司的貢獻。其實整體來看,這的確是好事。像那樣挺身而出,的確幫助我很快被看見,但這麼做的同時,我卻沒有注意到因為總是自願處理緊急需求而創建出來的期待。
By 時報出版  |  2020/05/31

在家練習當廚師 也要當個美食攝影師!超質感美食照Instagram推薦色調、構圖、道具給你作參考

這幾個月留在家抗疫的日子,很多女士都培養了不少休閒興趣及活動,有的人選擇穿上運動服Workout at home,有的人拿起畫筆來一場在家Art Jam,而更多的是愛上了烹飪。為了不要經常吃外賣食物,自己參考網上食譜「洗手作羹湯」準備一日三餐。在現今世代,完成品當然要分享到社交平台,因此除了食物要色香味俱全,照片也要拍的漂亮!為大家推薦幾個Foodie Instagram,參考照片所採用的色調、構圖和道具,簡單的食物也可以變佳餚。
By Women In Work  |  2020/05/28

告別敦南!誠品24小時書店再進化 打造夜讀新生活

1989年創立的誠品敦南店,是全球首家24小時營運的書店,曾被CNN評選為「全球最酷書店」、《TIME》雜誌評選為「亞洲最佳書店」,已經24小時不熄燈陪伴讀者超過18萬個小時的誠品敦南店,儘管因都市更新而決定在5月31日與讀者說再見,但24小時書店卻未因此而熄燈,轉移陣地後,繼續無縫接軌的在誠品信義店3樓24小時營運,除了書店外,這裡更有全台唯一的24小時唱片行、書店裡的24小時生鮮超市,還有深夜咖啡與調酒,讓你靈感不打烊。
By BeautiMode  |  2020/05/27

鉤連與纏綿:戴爾奇胡利 演繹玻璃如蕾絲

自1960年代晚期以降,美國藝術家 戴爾奇胡利(Dale Chihuly)即開始投入玻璃吹製的藝術與工藝創作,其作品洋溢酣放動態,穠麗且顏色飽滿的形體將玻璃這項材料推向了極致。奇胡利的作品廣見於美國與全球,目前他推出名為《奇胡利蕾絲》(Chihuly Merletto)新系列,嗣後將於西雅圖的特拉韋爾藝廊 (Traver Gallery)展出。藉由此系列,講述了奇胡利身為藝術家,如何運用義大利語中稱之為蕾絲(merletto)的古老玻璃技法,展開一趟華麗、懋美又實驗性的創作旅程。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0/05/27

雕塑家Elisabeth Picard:30萬條束帶纏綑的詭譎異世界

來自加拿大魁北克蒙特利爾(Montreal)的雕塑家Elisabeth Picard,將平凡無奇的束帶(zip-ties)轉化成氛圍詭譎、猶如異世界的立體雕塑。1981年出生的她,創作靈感源於大自然中有機體生長或轉化的態樣以及結構,藉著手工技巧,Picard熟稔地揮灑這項工業材料,在原有粗糙無華以及細膩組織後那一種摹擬生物或地景的雕塑這兩者間,使其韜藏著巧拙對比,而如此加諸材料的人為設計,亦透過組裝、扭轉、繪畫以及半透明等雕塑方法,進一步深化了此種對比屬性。藉由她的創作,束帶藝術不僅躋身到優雅縝密的層次,並成功詮釋出材料潛質。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0/05/26

玩具藝術的飢餓遊戲!村上隆+怪奇比莉T恤參戰,你搶到了嗎?

什麼?玩具也可以是藝術?從一般人來說是算陌生的字眼,不過對於收藏界與潮流界來說,這正是酷斃的炙手可熱概念。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大動作宣示,要在他愛的東京宅核心中野再開一家店面,以轉化玩具藝術為概念的收藏店,他在Instagram用一篇長文解釋他的核心,他說,大家都已經看到我們出版畫版次作品等等,但售出後進入二級市場交易,常遇見的就是怎麼分辨仿冒的作品。我開這家店並非要開認證書,也不希望他的員工的任何意見變成什麼證明,只是希望成為一個讓藏家能有真實體會的平台(而非網路)。看到村上隆推動這樣的事情,雖然他嘴上不說是為了教育藏家,但確實很樂見能有一處成為二級市場交易聚集且專業的平台。因對藏家來說的困擾就是,認不出來外面偽造的,假的太多(笑)。
By BeautiMode  |  2020/05/26

日本大阪車站出現大量「變態 變態 變態」廣告嚇傻路人,知道背後真相後獲網友狂讚!

現在腦洞創意絕對不會輸給其他國家的日本人真的在人潮眾多的大阪車站投入了下面這一排超狂的廣告,一走出地鐵看見眼前一整排柱子大字寫著「變態 變態 變態」,你第一時間的反應會是什麼呢?
By Juksy  |  2020/05/26

愛與瘋狂的承諾:柏林藝術家Leila Hekmat上演家庭悲喜劇舞台畫廊

《CROCOPAZZO!》的海報令人想起1970年代的義大利恐怖鉛黃電影(giallo film)美學,也預示了《CROCOPAZZO!》的戲劇走向。該劇由Leila Hekmat創作,在柏林Isabella Bortolozzi畫廊演出。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0/05/25

Billie Eilish也欣賞的英國藝術家 Jason Anderson以垂直水平及幾何色塊 展現線條的獨特美學

Billie Eilish是近年美國的大熱女歌手,而她的去年11月發表的單曲《Everything I Wanted》,當然引起全球歌迷的喜愛。而這歌的特別之處,可算是單曲封面充滿柔和色彩,同時不失線條俐落感的獨特設計。這幅畫作原來出自英國藝術家Jason Anderson的手筆,Jason擅長以垂直水平的線條配合幾何色塊,創作出讓人擁有平靜感覺的光景畫,即使是油畫也能像真風景一樣令人一見難忘。
By Women In Work  |  2020/05/24

神聖與褻瀆同體:Fabio Viale在古典維納斯雕像上刺青

2020年2月,高美館剛結束一檔與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合作的展覽《刺青–身之印》,展現了從古至今世界各地的刺青藝術,翻轉了許多人對人體刺青即是「犯罪」的既定印象。義大利雕塑家Fabio Viale也從事「刺青」,他則是運用了大眾對刺青的既定印象,做出系列創作。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0/05/23

為藝文產業的堅持苦撐!果陀劇場:只要不放棄,總還會有機會

「這事業我們做了32年,未來,還要用戲劇持續讚頌。」──果陀劇場 華麗的舞台、多變的澎湃機關和充滿特色的造型設計,透過簾幕掀起後的肢體互動和表演,舞台劇總是能帶給觀眾扣人心弦的感動和震撼。 透過一齣齣劇情的起承轉合、充滿情緒鋪張的氛圍蕩漾,許多人往往能陶醉在那樣的渲染中,迸發獨一無二的感官饗宴。
By 遠見雜誌  |  2020/05/23

2020年英國國家肖像大賽:栩栩如生摹繪面孔,畫的卻是人生

由英國國家肖像藝廊(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所舉辦的英國國家肖像大賽(BP Portrait Award),2020年得獎作品已能透過線上虛擬展覽觀賞到。本屆共有來自69個國家、合計1,981件作品參賽,呈現了當代最佳的肖像繪作。這項年度盛事,旨在鼓勵藝術家投入肖像主題創作,凡年滿18歲者皆可參賽,藉此表彰每個年齡層藝術家的創新繪作。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0/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