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

全球就像大烤爐!照片揭示地球現在究竟有多熱

近日來,全球都陷入一種極端炎熱的氣候當中,不僅歐洲、美洲飽受熱浪肆虐,就連本來就已經非常炙熱的亞洲,也動輒出現體感溫度超過50度的可怕現象;而對沒有冷氣的歐洲人來說,他們等同於生活在一個大烤爐中,你能想像在如此的天氣裡,沒有冷氣吹的感覺有多麼難耐?
By 遠見雜誌  |  2022/08/03

廉價航空可能消失?新冠肺炎的衝擊,打垮了傳統旅行結構

許多遊客喜愛的廉價航空,可能很難在短時間內重新振作。(圖/pexels) 廉價航空過去曾經是許多人出國的首選,但隨著新冠肺炎的衝擊,這種營運模式可能很難再短期內恢復…… 曾幾何時,廉價航空都是你我出國時的首選,便宜的價格、優惠的促銷、熱門的航線,雖然總有座位太小、託運公斤數不高、來回時間點紅眼、沒有餐飲服務、缺乏視聽設備等缺點,但總是許多旅人在國外旅遊時,省錢又方便的首選。 然而,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它不僅改變了整個航空業和旅遊生態系,就連廉價航空的未來,也面臨一種唇亡齒寒的危急之際,不少專家都認為,也許廉價航空的產業,正就此邁向終點。 畢竟,在全球封閉的兩年期間,世界各地的航空公司營運基本上都全部處在嚴重虧損的赤字狀態,它們不僅有人事成本要養,就連飛機的維護、檢修,機場的承租、場站費用、營運權利金等都是一大筆支出,但在完全沒有旅客購票的窘境下,不少規模較小的廉價航空,其實不太有資金能度過危機。 桃園機場旅客過去兩年內大減 新冠疫情的衝擊讓航空產業面臨危機。(圖/pexels) 以來台觀光人次為例,2020年受到疫情的衝擊,來台旅客人數開始有如雪崩式腰斬,2020整年度的來台人次,僅有137萬7861人,對比2019年的1186萬4105人,衰退幅度整整高達88.39%;平均每日人次也從全盛時期的3萬2504人,掉到僅剩3765人,難堪情境可想而知。 2021年更慘,該年整年度的來台旅客人次,剩下誇張的14萬0479人,大部分是因應商務需求來台的旅客,這樣的人數衰退又比前一年再低了89.80%,平均每日人次也僅剩下385人。 試著想像,在這樣的時空背景底下,廉價航空又怎麼可能撐得過去? 現階段難以複製廉價航空的成功模式 廉航是許多人出國的首選。(圖/pexels) 《livemint》報導,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數據,2020年國際航空旅客的需求,不到2019年的25%,而隨著疫情的趨緩、疫苗的普及,國際航線漸漸趨於開放,雪梨科技大學教師大衛比爾曼(David Beirman)表示,倖存的航空公司為了生存、修復其過去兩年的慘賠,都會透過機票價格來反應成本,因此可不要指望,疫情最嚴重時的便宜機票,還可能持續下去。 過去廉價航空的營運模式,就是業界所知的「薄利多銷」,雖然航空公司從每位旅客身上所賺取到的利潤並不多,但靠著大量的班機、眾多的乘客,廉價航空都還能有不錯的營運成績;不過,隨著短期內難以恢復的出國榮景,廉價航空的經營,自然難再堅持下去。 歷史上,最早的廉價航空開始於1967年的美國(USA)西南航空,1978年在美國航空業控管法令鬆綁之後,愈來愈多美國航空公司效仿這樣的方式經營。 直至1990年代,廉價航空的風潮漸漸吹向全世界,像是瑞安航空和易捷航空等主宰了歐洲的廉價航空市場,亞洲和澳洲的廉價航空公司,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廉價航空全盛時期 讓出國旅遊更加便捷 廉航雖然缺少許多服務,但價格的優惠還是吸引不少人。(圖/pexels) 後來,2001年的911事件大大衝擊了全球傳統航空的市場,多家廉價航空公司則視此機會為契機,紛紛在21世紀初期成立和擴展──由於競爭激烈、對手眾多,這些企業莫不提供更優惠的機票或推出獨家的航線,讓旅客擁有更多的選擇。 在廉價航空的全盛時期,它們成了許多想省錢又想出國的旅人絕佳選擇,由於無論託運、餐點、劃位、轉機等服務都要另外付費,使得航空公司能非常精準的抓到成本,再透過使用者付費的概念加諸服務,成了企業主要的營收之一。 根據調查數據的顯示,廉價航空的模式促使全球遊客的人數,從1970年約1.66億,增加到2019年的15億,某種程度上也是讓出國成了易事。 值得一提的是,廉價航空的航程基本上都以短程為主,單趟飛行主要在4小時之內,目的是提高飛機使用率,以執行更多班次和載客量;加上廉價航空的機型可能較為老舊、維修成本較低,還有訂位後就無法再退票等規定,都是廉價航空維繫成本的關鍵方式。 未來機票票價也不會太便宜 許多廉價航空業者在疫情後都面臨倒閉危機。(圖/pexels) 隨著供需改變、油價上漲、國際情勢等問題,機票其實很難回到以前的樣子,在過往兩年的大虧損和市場的強烈需求之下,航空公司知道可以提高機票價格來填補過去的損失,當需求很高、供應不夠高時,價格自然上漲,如果想要用疫情前的價格買到機票,恐怕還有一段時間要等。 在2019年疫情爆發以前、廉價航空崛起的全盛時期,幾乎旅客只要有心,就能用最便宜的價格買到機票──這是最基本的經濟學原理,因為競爭才會對顧客有好處,才會帶來最優惠的價格。 不過,自從新冠肺炎疫情流行以後,本身資本額就不高的廉價航空紛紛面臨倒閉,它們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東山再起──像目前「存活」的航空公司都是比較老牌、傳統的企業,在沒有廉價航空的競爭下,票價也難以降低了。 但也正是因為以前廉價航空公司的競爭、削價,養大了旅客的胃口,如今才會面對現在高漲的票價時,變得那麼難以接受。 出國旅遊相信是疫情後許多遊客最期待的事。pexels圖/出國旅遊相信是疫情後許多遊客最期待的事。pexels
By 遠見雜誌  |  2022/07/30

獻給士林的情書!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開幕首檔音樂舞劇服裝設計幕後揭秘

繼服裝設計師周裕穎為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打造有型制服後,北藝中心開幕首檔自製節目《飆舞士林》,也請到臺灣設計師品牌UUIN打造橫跨不同年代的戲服。
By BeautiMode  |  2022/07/27

CONNECT|東奧會徽設計者 野老朝雄 7月登台,展現日本紋樣之美

2020年(延至 2021 年舉辦)的東京奧運,在許多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以「組市松紋(Harmonized chequered emblem)」設計奧運會徽的野老朝雄(ところあさお),首度應邀來台。7/19起將於誠品信義店 6 樓展演廳展出作品。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2/07/26

攝影大師石內都首次來台開展|用鏡頭凝視創傷,過往的傷口皆有了見證

生長在戰後日本的石內都,可以說是成長在日本攝影的黃金時代。在當時,許多日本攝影家開始用攝影來記錄戰後的日本樣貌,而石內都最早的攝影系列《Yokosuka Story》(1976-1977) 也記錄了她成長的地方——橫須賀,一個因美國海軍駐軍而參雜著西洋文化的城市。本次的亞紀畫廊展覽將展出《Yokosuka Story》之後的重要作品,由石內都的女性觀點出發,聚焦在藝術家獨特的「面對性」。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2/07/24

歐洲熱浪肆虐!為什麼夏天動輒比台灣熱的國家,裝冷氣還特別猶豫?

自6月以來,歐洲各地紛紛出現破紀錄的熱浪襲捲,不僅法國(France)、西班牙(Spain)都出現了超過攝氏40度的高溫,天乾物燥的氣候特性也讓許多地區引發森林大火,西班牙北部就至少2萬公頃的林地陷入火海。 由於熱浪的特徵是完全不會下雨、空氣中沒有任何濕度,豔陽下戶外的體感溫度甚至可飆到44度──法國當局甚至還在6月時開啟了多次的氣溫紅色警戒,所在地區可以停課,並呼籲街頭遊民至緊急避難所消暑。
By 遠見雜誌  |  2022/07/23

藝術收藏新手入門,先練頂級藏家「收藏五力」畢生之祕

根據《2021當代藝術市場報告》估算,2020下半年到2021上半年,全球當代藝術總成交金額達27億美元,增幅117%;而這幾年才興起的NTF藝術市場,每季皆有380倍漲幅,更讓聽聞者不免心動。 藝術投資果真一本萬利?初進者該如何啟動第一步?且聽聽擁有30年藝術投資經歷、如今被各大型拍賣會視為座上賓的許宗煒現身說法。再版的著作《我的收藏藝術》(大是文化出版)一書中,也給了藝術收藏初進者不少寶貴的建議。
By 遠見雜誌  |  2022/07/17

台灣第一人!樂高達人「爵士四重奏」創意,商品化登上世界舞台

樂高(LEGO),相信一直以來都是許多孩子童年時期記憶最深刻的玩具之一,千變萬化的組合、多元豐富的魅力,讓看似微小的積木有著潛力無窮的創意。 誕生於1932年的樂高,至今已邁入90週年的歷史,多年下來,樂高不僅伴隨著許許多多孩童成長,它所代表的文化、教育、藝術、設計意義,在玩具史上有著劃時代重要性。對喜愛樂高的玩家來說,它是一種信仰;而就算一般人對樂高沒有興趣,也一定曾被那獨具巧思的作品或盒組感動。
By 遠見雜誌  |  2022/07/16

想讓人樂意幫你做事?志玲姊姊就靠這句話

「謝謝」不僅僅是為了感恩,讓對方知道你明白他的心意,也是啟動正能量的小按鈕。 禮貌用語、禮儀細節,體現出一個人的修養;禮貌也是一種說話的風度,這種優雅的談吐跟氣場,會帶給別人更好的印象,甚至為自己帶來機會。它更會是初次見面最融洽的橋梁。
By 遠流出版  |  2022/07/14

為老字號品牌注入年輕活力!郭元益、金門酒廠攜手台灣設計師推聯名商品

創始於1867年的台灣百年糕餅品牌郭元益,與今年歡慶70週年的金門酒廠,這兩個深耕台灣的品牌,近期不約而同地與台灣設計師合作,透過時尚的視角為老字號品牌再創新貌。
By BeautiMode  |  2022/07/13

《源來如此!大博物展》台灣設計館登場!看見明式傢俱的當代詮釋

椅子是日常生活中最有存在感的傢俱,也是收藏家們不斷追尋的夢幻逸品。SHANG XIA上下從2010年品牌成立之初,便推出了「大天地」系列木作傢俱,以當代的視角重新演繹了明式傢俱,並將傳統外圓內方的設計改為外方內圓,使之擁有了更具現代感的線條,詮釋了天人合一的東方哲學和審美。
By BeautiMode  |  2022/07/12

超商包裝其實幾乎都是塑膠!台灣「源頭減塑」還有好長的一段路要走

三明治的包裝、三角飯糰的透明薄膜、生鮮蔬菜的保麗龍盒、防止髒汙的保鮮膜、一用即棄的透明塑膠袋──這些你我在超商、超市、量販店隨處可見的包裝方式,也許眾人早習以為常,但它其實在無形之中,成了許多環保問題上,關鍵的汙染和源頭。
By 遠見雜誌  |  2022/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