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

米其林公布《臺北、臺中、臺南 & 高雄米其林指南 2022》 君品酒店頤宮中餐廳蟬聯五屆三星餐廳

米其林今天公布《臺北、臺中、臺南 & 高雄米其林指南 2022》完整名單。指南首次納入臺南、高雄兩座新城,連同星級餐廳、必比登推介與入選餐廳,《臺北、臺中、臺南 & 高雄米其林指南 2022》共有臺北170個店家、臺中68個店家、臺南44個店家以及高雄39個店家入選。
By BeautiMode  |  2022/08/30

傳奇香港五大招牌霓虹燈又少了兩個,誰讓她風華不再?

你對香港的第一印象是什麼?除了夜景、美食、高樓大廈,不少人更認為是「霓虹燈」。曾有知名旅遊網站選出了香港最經典的五大霓虹燈招牌,但殊不知,未來這可能會退出在香港人的生活中。而究竟是誰讓這個港式「文化遺產」被消失?
By 遠見雜誌  |  2022/08/29

奇美博物館30週年特展!《時代的臉孔:從莎士比亞到紅髮艾德》六大展區、四亮點

由世界最大肖像蒐藏機構「英國國家肖像藝廊」所策畫的《時代的臉孔:從莎士比亞到紅髮艾德》(Icons & Identities: Masterpieces of Portraiture)展覽,全球最終站於8月27日在台灣登場。在開展之際,館方特別彙整四大精采亮點、介紹六大主題展區,讓民眾一次掌握看展重點。
By BeautiMode  |  2022/08/26

台灣設計師吳日云翻玩齊柏林空拍影像 演繹台灣之美

AUSTIN.W吳日云發表2022新作《虛實玩心.看見齊柏林》,以齊柏林導演的經典空拍圖翻玩出六套服裝作品,分別為「烏山頭水庫」、「龍井濕地」、「嘉義布袋蚵田」、「墾丁後壁湖珊瑚礁」、「彰化縣溪州鄉稻田」與「台東縣關山鎮卑南溪」,於雲門劇場舉辦2022年肯邦台灣設計師節「Live Beautifully 美力生活」演出。
By BeautiMode  |  2022/08/25

臺灣文博會 × 台灣設計展| 渡邊直美 時髦參展「Ms. Perfume 美力年代」

臺灣文博會與台灣設計展的「台灣設計 設計台灣」系列活動,已熱烈展開。高雄六大歷史場景中,曾經在1931年作為高雄港勢展覽會第四會場的「愛國婦人會館」,特別受到矚目。8月4日起,將在此推出首檔「Ms. Perfume 美力年代」展覽,跨域探討當代女性創作,台日混血搞笑藝人渡邊直美更將跨海參展。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2/08/19

凡爾賽宮新亮點!延續戀香過往 Maison Francis Kurkdjian打造調香師花園

2017年被收購至LVMH集團旗下的香氛品牌Maison Francis Kurkdjian,近期成為凡爾賽宮的贊助者,將在此打造一個「調香師花園」,預計於2023年春季對外開放。 凡爾賽宮的調香師花園位於特里亞農莊園中央的橘園新堡(Châteauneuf Orangery)花園中,這裡將種植數百種用於製造香水的植物,以保留17世紀時特里亞農莊園的精神,並提高人們對凡爾賽宮香水歷史的意識。
By BeautiMode  |  2022/08/17

中秋禮盒跨界聯名夯 今秋你選哪一盒?

中秋節是全球華人的重要節日,隨著中秋的腳步將近,許多業者也紛紛推出中秋禮盒,期望能搶佔秋節的送禮商機,多數飯店及食品品牌主推月餅禮盒,也有直播平台推出茶磚禮盒,在眾多的中秋精緻禮盒當中,哪一款最得你的心呢?
By BeautiMode  |  2022/08/13

水金九山城變身時尚舞台!時尚、藝術跨界演繹礦山之美

針織女王潘怡良GIOIA PAN日前受新北市政府之邀,擔任2022礦山藝術季「鎏金時尚夜」藝術總監,以號稱臺版天空之城十三層遺址為舞台背景,攜手郭瑋、吳日云等年輕設計師,結合優人神鼓、新象劇團、金田創藝及歌手李翊君的演出,共同演繹山城之美。
By BeautiMode  |  2022/08/09

魔法少女的衣櫥|日本插畫家 fouatons 的洋服博物誌

你是喜歡蒐集精美貼紙的文具控嗎?或者小時候喜歡玩紙娃娃穿搭?現在仍熱愛逛那些剪裁不一般的古著與古董工藝小物? 今天介紹這位近年在日本冉冉上升的插畫家,將會大大滿足這些懷有戀物目光的眾人。 曾經苦於無法用畫筆傳達滿意的人物動作,fouatons 從手作市集和時尚雜誌目錄中獲得靈感,開展博物羅列式的插畫創作。如同紙上造型師,繪製多樣的衣服、鞋子與生活小物,也找到自己專屬的平面世界。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2/08/06

中秋烤肉吃什麼?台日聯名燒肉組 在家就能烤出美味和牛燒肉

9月10日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這幾年受到疫情影響,中秋節只能和少數親友在自家烤肉,現在就有餐飲業者投入居家燒肉的市場,推出燒肉組合,讓消費者在家烤肉也能充滿儀式感。
By BeautiMode  |  2022/08/04

全球就像大烤爐!照片揭示地球現在究竟有多熱

近日來,全球都陷入一種極端炎熱的氣候當中,不僅歐洲、美洲飽受熱浪肆虐,就連本來就已經非常炙熱的亞洲,也動輒出現體感溫度超過50度的可怕現象;而對沒有冷氣的歐洲人來說,他們等同於生活在一個大烤爐中,你能想像在如此的天氣裡,沒有冷氣吹的感覺有多麼難耐?
By 遠見雜誌  |  2022/08/03

廉價航空可能消失?新冠肺炎的衝擊,打垮了傳統旅行結構

許多遊客喜愛的廉價航空,可能很難在短時間內重新振作。(圖/pexels) 廉價航空過去曾經是許多人出國的首選,但隨著新冠肺炎的衝擊,這種營運模式可能很難再短期內恢復…… 曾幾何時,廉價航空都是你我出國時的首選,便宜的價格、優惠的促銷、熱門的航線,雖然總有座位太小、託運公斤數不高、來回時間點紅眼、沒有餐飲服務、缺乏視聽設備等缺點,但總是許多旅人在國外旅遊時,省錢又方便的首選。 然而,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它不僅改變了整個航空業和旅遊生態系,就連廉價航空的未來,也面臨一種唇亡齒寒的危急之際,不少專家都認為,也許廉價航空的產業,正就此邁向終點。 畢竟,在全球封閉的兩年期間,世界各地的航空公司營運基本上都全部處在嚴重虧損的赤字狀態,它們不僅有人事成本要養,就連飛機的維護、檢修,機場的承租、場站費用、營運權利金等都是一大筆支出,但在完全沒有旅客購票的窘境下,不少規模較小的廉價航空,其實不太有資金能度過危機。 桃園機場旅客過去兩年內大減 新冠疫情的衝擊讓航空產業面臨危機。(圖/pexels) 以來台觀光人次為例,2020年受到疫情的衝擊,來台旅客人數開始有如雪崩式腰斬,2020整年度的來台人次,僅有137萬7861人,對比2019年的1186萬4105人,衰退幅度整整高達88.39%;平均每日人次也從全盛時期的3萬2504人,掉到僅剩3765人,難堪情境可想而知。 2021年更慘,該年整年度的來台旅客人次,剩下誇張的14萬0479人,大部分是因應商務需求來台的旅客,這樣的人數衰退又比前一年再低了89.80%,平均每日人次也僅剩下385人。 試著想像,在這樣的時空背景底下,廉價航空又怎麼可能撐得過去? 現階段難以複製廉價航空的成功模式 廉航是許多人出國的首選。(圖/pexels) 《livemint》報導,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數據,2020年國際航空旅客的需求,不到2019年的25%,而隨著疫情的趨緩、疫苗的普及,國際航線漸漸趨於開放,雪梨科技大學教師大衛比爾曼(David Beirman)表示,倖存的航空公司為了生存、修復其過去兩年的慘賠,都會透過機票價格來反應成本,因此可不要指望,疫情最嚴重時的便宜機票,還可能持續下去。 過去廉價航空的營運模式,就是業界所知的「薄利多銷」,雖然航空公司從每位旅客身上所賺取到的利潤並不多,但靠著大量的班機、眾多的乘客,廉價航空都還能有不錯的營運成績;不過,隨著短期內難以恢復的出國榮景,廉價航空的經營,自然難再堅持下去。 歷史上,最早的廉價航空開始於1967年的美國(USA)西南航空,1978年在美國航空業控管法令鬆綁之後,愈來愈多美國航空公司效仿這樣的方式經營。 直至1990年代,廉價航空的風潮漸漸吹向全世界,像是瑞安航空和易捷航空等主宰了歐洲的廉價航空市場,亞洲和澳洲的廉價航空公司,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廉價航空全盛時期 讓出國旅遊更加便捷 廉航雖然缺少許多服務,但價格的優惠還是吸引不少人。(圖/pexels) 後來,2001年的911事件大大衝擊了全球傳統航空的市場,多家廉價航空公司則視此機會為契機,紛紛在21世紀初期成立和擴展──由於競爭激烈、對手眾多,這些企業莫不提供更優惠的機票或推出獨家的航線,讓旅客擁有更多的選擇。 在廉價航空的全盛時期,它們成了許多想省錢又想出國的旅人絕佳選擇,由於無論託運、餐點、劃位、轉機等服務都要另外付費,使得航空公司能非常精準的抓到成本,再透過使用者付費的概念加諸服務,成了企業主要的營收之一。 根據調查數據的顯示,廉價航空的模式促使全球遊客的人數,從1970年約1.66億,增加到2019年的15億,某種程度上也是讓出國成了易事。 值得一提的是,廉價航空的航程基本上都以短程為主,單趟飛行主要在4小時之內,目的是提高飛機使用率,以執行更多班次和載客量;加上廉價航空的機型可能較為老舊、維修成本較低,還有訂位後就無法再退票等規定,都是廉價航空維繫成本的關鍵方式。 未來機票票價也不會太便宜 許多廉價航空業者在疫情後都面臨倒閉危機。(圖/pexels) 隨著供需改變、油價上漲、國際情勢等問題,機票其實很難回到以前的樣子,在過往兩年的大虧損和市場的強烈需求之下,航空公司知道可以提高機票價格來填補過去的損失,當需求很高、供應不夠高時,價格自然上漲,如果想要用疫情前的價格買到機票,恐怕還有一段時間要等。 在2019年疫情爆發以前、廉價航空崛起的全盛時期,幾乎旅客只要有心,就能用最便宜的價格買到機票──這是最基本的經濟學原理,因為競爭才會對顧客有好處,才會帶來最優惠的價格。 不過,自從新冠肺炎疫情流行以後,本身資本額就不高的廉價航空紛紛面臨倒閉,它們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東山再起──像目前「存活」的航空公司都是比較老牌、傳統的企業,在沒有廉價航空的競爭下,票價也難以降低了。 但也正是因為以前廉價航空公司的競爭、削價,養大了旅客的胃口,如今才會面對現在高漲的票價時,變得那麼難以接受。 出國旅遊相信是疫情後許多遊客最期待的事。pexels圖/出國旅遊相信是疫情後許多遊客最期待的事。pexels
By 遠見雜誌  |  2022/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