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書籍

學會這一招 讓你身體不再上演「後宮甄嬛傳」

選擇好食物,可以用頭腦去想想哪些是未精製過的、最天然的、保留最多營養的,還能用眼睛來幫助判斷。彩虹般的全光譜日照,讓我們越照越美麗,飲食方面,我希望你餐桌上的顏色也像彩虹一樣豐富。綠的入肝、紅的養心、白的潤肺、黑的滋補腎、黃的照顧脾胃,中醫很細心地研究出臟器與食材顏色之間的關聯,但不是要你肝不好就只吃綠色,或是想強腎就拼命找黑色食物進補,東方醫學看重的是平衡。你就像是身體的皇帝,若專寵哪個器官,那後宮肯定亂成一團,要儘量公平才好,沒有一個器官能忍受長期被冷落的寂寞。
By 時報出版  |  2019/12/22

誰說冬至就得進補?你知道你補對了嗎?

冬至的至,是至極的至。陰極之至、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因為有這四個極端,故為冬至。在白晝最短夜最長的這天,你的影子會是一年當中最長的,這時候不用羨慕超級名模有九頭身,你往太陽底下一站,就能見到自己從沒見過的修長美腿。物資缺乏的年代,人們特別會重視進補日,像冬至就是一個進補日。陰到了最谷底,陽就要漸漸長了,以往認為這時候來補,能催動陽氣,類似刷信用卡逢周三點數加倍送的意思,在進補日來補,效果特別好。不過,那是以前。
By 時報出版  |  2019/12/21

日本人從遊戲中學國語!來自日本宮廷文化的《百人一首》紙牌對決

《百人一首》自從面世後,直至江戶時代,都只是朝廷貴族和上流武士學習和歌精粹的重點教材之一,一百首古代聖賢、名君的作品,是提供他們回憶過往歲月、找尋根源的重要依據。
By 時報出版  |  2019/12/15

太空食物沒你想的那麼難吃!加拿大資深太空人揭露太空站的生活日常

在太空站,準備吃的並不麻煩。所有的液態食物,包括咖啡與茶都是袋裝;大部分是粉狀,只要加水進去,用吸管吸食即可。站上大多數食物都經過脫水處理,所以一樣要用某種針狀物把熱水或冷水注射到袋子裡,打開即可食用。有很多黏稠的食物,像燕麥粥、布丁與煮好的菠菜,因為會結成一團團,較容易用湯匙舀起、塞進嘴巴,不會害我們到處追著跑。
By 大塊文化  |  2019/12/15

每個細節都攸關生死!確保太空人生命存活的太空裝

執行太空梭外任務時,太空人必須遵守好幾個連續的重要步驟,只要搞錯其中一個,就出不了太空梭。在我跟史考特離開氣閘艙、飄進太空之前,還要忙上好幾個小時,而太空總署把這段時間切割成一段一段,要我們每五分鐘做一件事,就連吃早餐的時間與早餐內容也有規定:我們吃的是動力餅乾(PowerBar),喝的則是沖泡葡萄柚汁。
By 大塊文化  |  2019/12/14

解開日本天皇的祕密!現代天皇每年有多少「零花錢」?

第二戰世界大戰後,新的國家憲法正式實施,昭和天皇與皇室的身分定位都大大改變,由萬民崇拜的「現御神」變為守護和平的國家象徵。也因為是國家的象徵,日本政府在獲得美國默許的情況下,仍然讓天皇與皇室出席、參加官方活動。為此,他們的活動經費自然成為國家開支之一,並按照《皇室經濟法》管理,這筆經費就是「皇室費」,也即是天皇家族的「零花錢」和「生活費」。
By 時報出版  |  2019/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