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

用時裝,我們訴說屬於台灣的故事!《我在時裝週看見一幅畫》見證時尚、藝術跨界冒險

時尚本身就是藝術,它汲取自我們周遭生活的靈感,不斷顛覆與創新。臺灣是被高聳群山和壯闊海洋環抱的島嶼,有多元文化和豐富的自然生態,從此而生的創作會帶著森林和植物的顏色、吐出芬芳的氣息。 臺北時裝週2022春夏,以跨界為名,由六組時尚設計師邀請六組藝術家合作,透過藝術家創作的觀點與關照的視角,為時尚設計帶來新的刺激與啟發。 文化部委託CNEX視納華仁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製作的紀錄片《我在時裝週看見一幅畫》,由導演黃惠玲、陳冠宇執導,記錄六個品牌與設計師合作、探索的過程。在紀錄片中,我們可以看見Just in XX周裕穎來到臺東,尋找藝術生命被海洋改變的藝術家江賢二;C JEAN簡君嫄跑到南投山裡,探訪研究植物染三十多年的天染工坊染織藝術家陳景林、馬毓秀;UUIN團隊三位設計師甚至到花蓮,與藝術家江凱群一起挖掘臺灣玉,為傳統玉石找到全新的生命。
By BeautiMode  |  2021/12/13

南北美學零距離!臺灣時裝史特展移師府城 潮臺南引領時尚走入生活

為了讓時尚能夠走進人群,走入生活,讓臺北時裝週的影響可以跨出北部,深入擴散到全臺灣的各縣市角落,文化部特別與臺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臺南生活美學館推出「Chic Tainan潮臺南‧時尚美學新生活」系列活動,除了將10月份臺北時裝週備受好評的《時裝時代・時代時裝》展覽移師臺南生活美學館展出,也邀請臺南在地品牌oqLiq、Weavism織本主義及2022SS臺北時裝週發表的近20個臺灣設計師品牌同台走秀,同時更舉辦一系列的時尚講座與手作課程,藉此串連南北時尚動能,讓時尚美學在臺南持續擴散。
By BeautiMode  |  2021/11/30

舉辦5季後,臺北時裝週的下一步?時尚觀察家孫正華:建立靈活機制,讓本土時尚遍地開花

從籌備期開始,臺北時裝週就面臨許多不同的意見,例如政府與民間資源難以整和、文化部以「標案」的形式發包時裝週主辦權,造成籌備期短暫、經驗難以傳承、企業競標引發「門戶之見」的問題,以及文化部在審核品牌資格時有失公允、時裝週舉辦過程太過「中央集權」等。 針對這些批評,臺北市時裝協會理事長孫正華表示,文化部作為一手摧生臺北時裝週的大家長,其實可以從透過整合時裝週與文化部的「時尚跨界活動補助」,將所有在國內舉行的時尚展演,整合至「臺北時裝週」旗下,規定申請此項補助的品牌,都必須在臺北時裝週的旗幟下,於特定期間內舉行展演,如此不僅能將活動主辦權交還給品牌,省去政府招標的麻煩與爭議,而且更能促進本土品牌與相關產業蓬勃發展。
By BeautiMode  |  2021/10/28

臺北時裝週停看聽及文化部的下一步

臺北時裝週從一開始蹣跚學步、業界質疑的濃濃文化味,文化凌駕時尚之上,形象定位在國際上發生了方向上的錯誤,尤其開幕秀的表演方式,什麼是「時尚文化」,什麼又是「文化時尚」,兩者誰才是主角,搞不清,令眾多資深時裝產業工作者憂心。之後長期在台灣策劃時裝活動且具國際時尚媒體背景的「赫斯特集團」及「樺舍集團」接連接手,負責標案計劃執行,為文化部導入正規的國際時裝週模式及產業該有的時尚氛圍,引進集團的國際及國內人脈資源,並學習國外時裝週以設計師為主,讓他們成為真正主角,臺北時裝週整體專業時尚形象才開始扭轉過來,在眾人不看好、保守勢力不支持情況下,今年正式進入第四年。
By BeautiMode  |  2021/04/29

匯聚相信的力量!媽祖圖、故宮雜貨舖點亮臺灣文博會

2021年的臺灣文博會《Supermicros數據廟—匯聚相信的力量》為展現國人所共同創造的動人文化,分別在華山1914文創園區松山文創園區及花博爭艷館區輪翻亮相,並且透過線上策展的「Get Buy」專區,集結文化策展、設計品牌、IP圖像授權等內容,呈現臺灣多元的文化生活樣態。
By BeautiMode  |  2021/04/22

《威~連你也Podcast了!》EP3:他不是「半瓶水」,他連一滴水都沒有!文化部常務次長李連權如何捲動臺北時裝週的正能量?

今年一月份,台灣防疫面臨最大危機,當時文化部常務次長李連權獨排眾議,決定2021年秋冬季臺北時裝週仍在三月份照常舉行,因為他心底有股召喚的力量,臺北時裝週能帶動臺灣品牌,同時也帶給大家正能量,於是他苦思如何讓臺北時裝週能如期舉行……《威~連你也Podcast了!》這次與大家分享,日前《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與李次長進行的訪談精華片段,一起聽聽他對於臺北時裝週的決策思考過程。
By BeautiMode  |  2021/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