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

被「情緒成本」壓得喘不過氣?寧可讓人討厭真實的你,也好過讓別人愛虛偽的自己

心理學家榮格認為,每一個人都有「內向」與「外向」兩種性格,「內向」者較喜歡獨處、思考、自省,他們對於參加他人活動相對較不感興趣,不喜歡太熱鬧的場合,不喜歡人多的地方;更享受自己內在的世界,更重視私人空間,他們可以在自己的小世界內耗上一整天也不覺得累。
By 時報出版  |  2019/10/27

張鈞甯:不敢想像沒有她的日子

閱讀媽媽敘述我們成長過程的文字,到現在轉眼已經過了十年。匆匆十年,這期間,不斷地離開家到各地工作,一個城市換過一個,一部戲接一部戲,待在每個陌生的城市,從一開始的疏離陌生,漸漸也成了習慣。不仔細想想,還真沒意識到什麼時候開始,離家依舊可以睡得如此安穩。
By 時報出版  |  2019/06/06

怎麼努力都升不了官?想辦法讓「他」喜歡你才是上策

吐槽上司似乎成了聚會時必談的一個話題,而且每次聚會都能有新花樣。這讓我不禁感慨,這個世界怎麼會有這麼多的奇葩上司。
By 時報出版  |  2019/04/13

「我來自台灣!」他用充滿生命力的大環撼動全世界

他是來自台灣的楊世豪,優秀的演出除了受到評審熱烈讚許、以絕佳姿態晉級,就連觀眾也起立鼓掌,Youtube上關於他表演的影片,觀看次數更已逼近百萬。「我來自台灣,我跟我的夥伴,一個大圈圈,我們即將進行一個很真實的表演。」
By 遠見雜誌  |  2019/04/10

職涯方向取決公司規模?別忘了財務報表上看不見的情緒成本

職涯方向的選擇,幾乎是每一個人都得面臨的課題,在大公司好還是小公司好?當老闆好還是當員工好?這些問題可能是不少人思考過的申論題。大公司制度完善,可以學習標準化,小公司制度彈性,可以學習多樣化。
By 時報出版  |  2019/02/22

重返質樸的美好!《時光寫生》手繪記憶中五〇年代的台灣

旅行經常會遇到許多不可預期的人和事,常帶來「once in a life」(一生一次)的驚喜和感動經驗,也是興奮的心靈開展和冒險過程,更經常讓我靈光乍現,成為創作中的重要養分。
By 積木文化  |  2019/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