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倪嘉隆,我內心裡的山獸|冉冉山山

倪嘉隆,來自台北的跨領域藝術創作者,身兼設計師與插畫家多重身份。他的創作透過文化想像與生活風格的融合,交錯出詼諧富有情緒的創作思維,其中更蘊含著飽滿的生命力。近年來開始接觸陶土媒材,以自然為主題進行系列創作,盡情享受著靈感撞擊腦波所帶來的熱血沸騰,並在創作過程中,同時開啟自我療癒的內化機制,將想像捏塑成實體,完整地將思想轉換傳遞出來。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1/09/11

以布料纖維創作出夢幻世界:日本藝術家Mariko Kusumoto

來自日本熊本的藝術家楠本真理子(Mariko Kusumoto) 專注於兩種全然不同的藝術作品:金屬製品和布料纖維,這兩種藝術作品使用的媒材天差地別。金屬創作顯現其堅毅,纖維織品創作則柔軟而夢幻,以熱定型技術將聚酯纖維、尼龍和棉布等不同材質的布料,改變成為夢幻般的藝術品。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1/09/04

《威~連你也Podcast了!》S2E10:想參加這個藝術節得「吃土」? ft. 白鷺鷥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盧佳慧

她在還未出生時就受到音樂的薰陶,5歲開始學鋼琴,卻因討厭練琴而離家出走,國小三年級時,用快乾膠把自己的十根手指黏起來,只為了要逃避練琴,但長大後終於發現,原來鋼琴才是自己的最愛。 看到父親用毛筆寫下「最愛台灣」四字,以為父親不愛自己,直到出國求學之際,看到父親淚灑機場,才驚覺父親的愛。父親辭世前一趟紐約之行,與他漫步於百老匯大道時的心靈對談,當時才恍然大悟,原來父親為台灣努力是因為愛家人,想要為家人創造理想的家園。
By BeautiMode  |  2021/08/27

攝影師 Fares Micue 用色彩大膽飽和的氣球,述說生命的故事與獨特的美

Fares Micue 是一位自學成才的西班牙攝影師。她的作品大部分的背景都很簡單,運用飽和的色彩和花、植物、摺紙、氣球等特色道具,試圖在一個畫面濃縮了一個故事。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1/08/21

讓繡線如顏料抹上薄紗:俄羅斯刺繡家Katerina Marchenko的超現實空靈魔法

刺繡只能是以細密針線,如印象派或如印刷般地落點成畫?俄羅斯藝術家卡特琳娜‧馬爾琴科(Katerina Marchenko)偏要以其他藝術風格,為這項藝術延伸其廣度。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1/08/08

NFT 浪潮來襲:佩斯畫廊也涉足的虛擬藝術身分證

NFT(Non fungible token,不可替代的代幣)是一種存在於區塊鏈中的數位加密證明,目的是驗證所有權與真偽,並加密、存儲有關作品的詳細信息,諸如:創作者署名、交易歷史、歷任所有者等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1/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