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產業

服裝圈「賞金獵人」經驗談!除了專業,為何你也該重視口語表達與溝通能力?

近期當了一陣子的救火隊,幫一個女歌手處理了她的演唱會,包括她本人以及她的舞群所要穿的衣服。完全是印證了我是「賞金獵人」(Bounty Hunter)的精神,哪邊需要我,價錢談定我就出動。 這事發經過頗為冗長,我開始進場的時候,同時一起來了個專業口譯人員,畢竟這次服裝造型設計不是台灣人,整個服裝團隊為了這次的服裝造型哀鴻遍野,我看到的幾乎是原先在國外做好的服裝,進到台灣全部拆掉變回裁片,然後修改之後重新車縫回去。接著事情前後一對,其實我發現我們都忘記了一件事情,無論是這次的救火或是平時工作,我們一直被訓練要八小時能車完西裝背心或是八小時做完一件窄裙,服裝是一條很長的產業鏈,我們不可能永遠所有事情都自己做完,也不可能自己染布或是自己做印花吧?口語表達和溝通能力,其實在這個產業裡是相同重要的。
By BeautiMode  |  2020/04/11

銷售下滑、門市停業 新冠肺炎重創時尚產業 品牌高層「不領薪」共體時艱

新冠肺炎(俗稱武漢肺炎)疫情重創全球經濟,被視為「非民生必要」的時尚產業更是首當其衝,為了降低被迫關閉門市對品牌造成的財務壓力,有些時尚集團高層已宣布會以不支薪的方式,來幫助企業度過難關,例如Ralph Lauren、Michael Kors、Versace創意總監Donatella Versace,均宣布會以放棄支領2020會計年度的薪資,來幫助公司度過難關,此外,Michael Kors與Versace母公司Capri集團,也宣布高層一律支薪減半,以降低公司壓力。
By BeautiMode  |  2020/04/10

疫情過後,時尚該如何重建?專家認為「這一點」是關鍵

Covid-19病毒(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延燒至今,許多國家、區域紛紛進入封鎖狀態,時尚品牌也從以往的舉辦活動、推出新品,轉為隔離在家的人們提供包括線上建身課程、播客等內容屬性的服務,巴黎創意諮詢機構Al Dante創辦人Patrizio Miceli認為,「這是品牌得以探索比產品更廣大效應的絕佳機會。」
By BeautiMode  |  2020/04/09

「後病毒時代」將徹底改變時尚界?產業界人士:我們必須忘卻過去的認知

「時尚是一種提供喜悅的方式。」被問到當前武漢肺炎疫情是否會大幅改變時尚產業,在家工作的Gucci主席暨執行長Marco Bizzarri這麼說,「我們認為在這一切平息後,消費者會需要被支援,情況可能會很糟,但我們是適應性很強的物種,所以情況不會有戲劇性的轉變。」 「或許氣氛會變的更嚴肅,我們在2001與2008的危機後見過這種狀況,這是一種循環。」他說。
By BeautiMode  |  2020/04/07

九〇年代時尚為何獨特?設計師剖析當年「這一點」大不相同

每個產業都會有所變動,時尚界也不例外。近年來,許多觀察者指出,與從前相比,二〇一〇年以後的時尚,品牌間的相似度似乎越來越高、變化性也不如以往,換言之,時尚變得越來越無趣了!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人人都有不同的見解,有人怪罪快時尚的過度產出,讓設計變得廉價,有人則指出網路社群的興起,令時尚意見領袖膚淺的分享取代雜誌優秀的時尚評論,讓品牌難以推出創新的作品;而2015年宣布不再推出成衣,2020年又宣布退出時尚舞台的「時尚頑童」Jean Paul Gaultier則認為,市場對新產品幾近狂熱的需求,也是服裝創意逐漸枯竭的幫兇!有「跨界鬼才」美譽的台灣設計師周裕穎,則從創作形態的角度出發,直指Instagram、Pinterest、Google等工具與平台,正是造成是現今創作者創意火花不足的主因。
By BeautiMode  |  2020/03/31

新冠肺炎是地球的奇異恩典?荷蘭趨勢專家Li Edelkoort:我期待它帶來的新價值

來自荷蘭的權威趨勢專家Li Edelkoort,向來不吝於指出時尚產業的各種積弊,近期她於南非開普敦的Design Indaba年會上,發表她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看法,她認為,這波疫情雖然嚴峻,但從永續發展的角度來看,疫情對於抑止失控的消費主義,以及現代人過度依賴航空旅行的惡習,仍然有正面的作用。
By BeautiMode  |  2020/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