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產業

為什麼卡達夏家族在時尚業總是充滿爭議?

卡達夏家族在時尚業影響力的不斷擴大、引發爭議的過程,讓人們無限接近社群媒體的本質。Kendall Jenner日前在《LOVE》雜誌發表的一席言論引發模特兒同行集體撻伐,她在採訪中稱,「從一開始入行我就對我選擇的工作十分挑剔,我從來都不是那些一季走30場秀或怎樣的女孩,她們有很多權力,但是在模特兒事業外我還有其他無數工作,這些加在一起讓我招架不住,想要退卻。」
By LADYMAX  |  2018/08/30

瘋狂的收購與併購!中國財團布局全球 如何與品牌達到雙贏局面?

中國精品市場連年成長,電子商務蓬勃發展,2016年時已佔全球精品市場的32%,預計到2020年時將達到36%,龐大的市場除了吸引歐美精品品牌紛紛進軍中國市場外,中國財團也以國內市場為後盾進軍全球,購買知名品牌來尋求影響力,既可用歐洲品牌的名號來提高訂價,也可以將集團的資源及經營帶入原本規模有限品牌內,為它們提供發展的後盾及進軍中國的市場經驗。
By BeautiMode  |  2018/08/28

【時尚產業一週要事】Farfetch申請IPO、Chanel推出男士美妝產品、DVF數位改革效果顯著、Gap業績下滑

英國時尚電商Farfetch準備前進華爾街!這個以倫敦為總部的線上零售平台,日前遞交了首次公開發行的說明書,但價格和股數等細節依舊尚未公布。 Farfetch創辦人José Neves表示,「精品產業過去20年來以6%的速度持續複合成長,也就是說,假如我們假設以同樣的速度成長,在未來10年,這個市場可能會超過4,500億美元。屆時,25%的銷售可望在線上發生,我們相信未來10年,75%的銷售依舊會出現在實體零售,但會受到數位科技而帶來革新。」
By BeautiMode  |  2018/08/26

【時尚產業一週要事】Coach母公司營收成長、Nine West破產波及九興控股、多家品牌成House of Fraser債主、Tiffany & Co. 180年來首度線上發表新品

Coach母公司Tapestry公佈截至6月30日的2018財務年度第四季財務報告,集團銷售額同比上漲31%至14.8億美元,淨利潤同比上漲39.5%至2.117億美元,全年銷售額同比成長31%至58.8億美元,毛利率為65.5%,淨利潤受收購Kate Spade等一次性成本增加影響,同比下跌32.7%至3.97億美元。
By BeautiMode  |  2018/08/19

【時尚產業一週要事】Michael Kors營收見轉機、潘朵拉全球裁員397人、Esprit再度發布獲利預警、Canada Goose虧損小於預期

2017年收購了鞋履品牌Jimmy Choo的美國服飾公司Michael Kors,公布2019年財務年度第一季財務數據,總營業額為12億美元,成長26.3%,其中有1.72億是來自鞋履品牌Jimmy Choo的貢獻;整體同比銷售額持平,由於美洲當地的消費支出提高,也使得美洲區的同比商店銷售回復了正成長,然而歐洲卻出現了微幅下滑。由於九間新店開幕,使得總商店業績成長3.2%,批發收入則是成長19.5%。
By BeautiMode  |  2018/08/12

【時尚產業一週要事】Prada業績復甦、Burberry更換品牌Logo、Salvatore Ferragamo執行長人選底定、Armani改革陣痛

義大利精品集團Prada公布2018年上半年業績數據,經過三年業績連續下滑後,改革終於開始見到成果。以固定匯率計算,零售銷售成長9.7%,來到15.4億歐元,高於分析師預期的15.2億歐元。利潤率從17%成長至18%,與公司巔峰時期差距甚遠,也遠落後於利潤率保持在30%以上的法國精品集團愛馬仕(Hermès)。 Prada推動價格上調,新設計難以趕上熱賣包款Galleria的成績,使得Prada遲遲未趕上2017年這波由中國帶起、促使競爭對手LVMH和開雲(Kering)業績成長的精品市場回暖買氣,但Prada加速線上傳播的努力及調整品牌鞋履系列,效益慢慢顯現。
By BeautiMode  |  2018/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