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時分,一位西方臉孔、穿著丈紅袈裟的喇嘛,正站在鏡子前用刮鬍刀刮除頭頂上新長出的毛髮。很難想像,他在1985年以前,曾經是歐洲、美國名人社交圈中聲名遠播的花花公子,不少名媛都認識他。他是紀錄片《時尚僧侶新視界》(Monk with a Camera)裡的主角尼可拉斯佛里蘭(Nicholas Vreeland),也是史上第一位來自西方的藏傳住持與攝影師。
Photographed in ABC Carpet today by Mollie Rodriguez Nicholas Vreeland(@nvreeland)分享的貼文 於 2013 年 10月 月 4 4:51下午 PDT 張貼
Photographed in ABC Carpet today by Mollie Rodriguez
Nicholas Vreeland(@nvreeland)分享的貼文 於 2013 年 10月 月 4 4:51下午 PDT 張貼
Watching over my shoulder, by @mystirouge Nicholas Vreeland(@nvreeland)分享的貼文 於 2017 年 4月 月 10 12:43上午 PDT 張貼
Watching over my shoulder, by @mystirouge
Nicholas Vreeland(@nvreeland)分享的貼文 於 2017 年 4月 月 10 12:43上午 PDT 張貼
時尚僧侶家世顯赫 「時尚太后」竟是他祖母 出生於1954年的尼可拉斯佛里蘭,家世背景相當顯赫。父親弗雷德里克佛里蘭(Frederick Vreeland)則美國外交官,與妻子在瑞士生下尼可拉斯佛里蘭後,陸續被派駐到德國、法國、義大利、摩洛哥等國。
他的祖母黛安娜佛里蘭(Diana Vreeland)可說是時尚女魔頭的鼻祖,有「時尚太后」稱號的她,曾在1962至1971年出任美國版《Vogue》總編輯,目前在時尚圈呼風喚雨的安娜溫圖(Anna Wintour),接下的就是她的大位。
擁有「佛里蘭」這個姓氏,可說是尼可拉斯佛里蘭參加各種上流聚會的入場券,無形中也養成他的品味,不僅風度翩翩,而且皮鞋還得是帶著有如常年使用氧化後的自然漸層溫潤光澤。「從小我就被教導,要永遠在外套口袋裡放入手帕。我的父親是這樣教我的,想必他的父親也是這樣教他的。」
向大師學攝影 奢華派對常客 13歲時,尼可拉斯佛里蘭開始對攝影產生興趣,並得到人生第一台萊卡(Leica)相機,而後15歲時,在他的要求下,祖母為他引薦名攝影師艾文潘(Irving Penn)、理察阿維東(Richard Avedon),他就在這兩位攝影師麾下擔任助理。紐約大學電影系畢業後,他進入時尚圈,並成為炙手可熱的新銳攝影師。
Hi from a long time ago Nicholas Vreeland(@nvreeland)分享的貼文 於 2013 年 8月 月 10 7:38下午 PDT 張貼
Hi from a long time ago
Nicholas Vreeland(@nvreeland)分享的貼文 於 2013 年 8月 月 10 7:38下午 PDT 張貼
同在時尚圈的祖孫兩人,理應有很多合作共事的機會,但尼可拉斯佛里蘭和祖母卻「王不見王」。直到有次祖孫兩人同遊日本,尼可拉斯佛里蘭才對祖母展示他所拍攝的照片,讓她十分驚豔,還直問「你怎麼有辦法把這麼平凡的事物拍得那麼美?」
1970年代早期,隨父母派駐巴黎的尼可拉斯佛里蘭,生活仍不脫外交圈的奢華。他的弟弟亞歷山大佛里蘭(Alexander Vreeland)回憶,父母當時整天忙於工作,很少管他們兩兄弟,尼可拉斯當時也很愛參加派對,而且由於有外交豁免權,在外頭飆車也不足為奇。
Moi, in Rome some time ago Nicholas Vreeland(@nvreeland)分享的貼文 於 2017 年 2月 月 17 1:54上午 PST 張貼
Moi, in Rome some time ago
Nicholas Vreeland(@nvreeland)分享的貼文 於 2017 年 2月 月 17 1:54上午 PST 張貼
Brothers a long time ago in Paris Nicholas Vreeland(@nvreeland)分享的貼文 於 2017 年 5月 月 5 7:23上午 PDT 張貼
Brothers a long time ago in Paris
Nicholas Vreeland(@nvreeland)分享的貼文 於 2017 年 5月 月 5 7:23上午 PDT 張貼
思索快樂意義 接觸藏傳佛教 有一次,他到南美洲旅行途中,讀到一篇關於冥想的文章,開始練習冥想,後來回美國時還求師精進。那一陣子,尼可拉斯佛里蘭時常覺得生命中有缺憾,常捫心自問,「自己是否不快樂?我不比其他人更不快樂。但我認為,一定還有某些事物在表面物質的滿足之下。」
1977年,在理察阿維東的兒子約翰阿維東(John Avedon)的引介之下,尼可拉斯佛里蘭認識了紐約西藏中心創辦人穹拉仁波切(Khyongla Rato Rinpoche),並開始接觸藏傳佛教。1979年,他受邀為印度觀光局拍攝照片,並深入印度各地,包括西藏流亡政府所在地達蘭薩拉(Dharamsala),也因為幫達賴喇嘛拍照,而與藏傳佛教結下更深緣分。
Photographing Gruyere, by @mystirouge Nicholas Vreeland(@nvreeland)分享的貼文 於 2016 年 8月 月 8 12:10上午 PDT 張貼
Photographing Gruyere, by @mystirouge
Nicholas Vreeland(@nvreeland)分享的貼文 於 2016 年 8月 月 8 12:10上午 PDT 張貼
母親罹癌、相機被偷 萌生出家念頭 1984年,尼可拉斯佛里蘭的母親被診斷罹患癌症末期,讓他體認到世俗追求的一切全無意義,萌生出家念頭。同時,他的家遭小偷闖空門,使他所有珍藏相機全都不翼而飛。他也視這起竊案為出家徵兆,「對我來講,攝影是一種必須被戒除的癮。」而穹拉仁波切則要他再觀察、確認自己的決心和志向。
A wonderful mother, thank you Nicholas Vreeland(@nvreeland)分享的貼文 於 2017 年 5月 月 14 8:04上午 PDT 張貼
A wonderful mother, thank you
Nicholas Vreeland(@nvreeland)分享的貼文 於 2017 年 5月 月 14 8:04上午 PDT 張貼
幾經思考,尼可拉斯佛里蘭在1985年赴印度惹對寺(Rato Monastery)正式出家,即便他不希望攝影分散他學習藏傳佛教的注意力,弟弟亞歷山大佛里蘭仍送給他一台相機,並對他說,「如果你拍照是為了幫助他人,這是功德一件,但如果是為了營利或賺錢,那就是自私。」
new obi Nicholas Vreeland(@nvreeland)分享的貼文 於 2013 年 9月 月 27 8:08上午 PDT 張貼
new obi
Nicholas Vreeland(@nvreeland)分享的貼文 於 2013 年 9月 月 27 8:08上午 PDT 張貼
「祖母知道我要出家,簡直嚇壞了,她希望我能過優渥的生活,而且她也認為,出家為僧根本就是遠離世界一切的美好。」尼可拉斯佛里蘭透露,祖母對他的選擇百思不得其解,甚至還問他「當僧侶能做日光浴嗎?」、「能穿晚禮服嗎?」,最後還忍不住對他抱怨「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
決心潛心修道的尼可拉斯佛里蘭,把弟弟送他的相機放在一個被他稱為「潘朵拉的盒子」的行李箱中,但他在惹對寺生活時,還是對當地僧侶「不知有漢,何論魏晉」的隱世生活感到震驚。當時住在寺內的8位僧侶中,居然只有他一人相信地球是圓的。
紐約街頭穿袈裟 返美見母最後一面 正當逐漸習慣惹對寺修道生活時,尼可拉斯佛里蘭收到一封來自母親主治醫師的信,信中提到母親重病,而且可能只能活兩週到兩個月。他心想,「這封信大概花了一個月才寄到這裡,雖然曾經承諾過母親,她過世前一定會見她最後一面,但我實在不知道當我回到美國時,母親還能不能活著見我一面。」
幸好,尼可拉斯佛里蘭如願見到母親,還留下他穿袈裟為母親推輪椅的合影。但他仍不太習慣穿著袈裟、頭頂光頭走在紐約街頭。「一開始我覺得非常不自在,但後來其實感到越來越受歡迎,讓我一方面覺得有安全感,另一方面也察覺西方文化對佛教和僧侶的概念,越來越有共鳴。」
Viva l'America Nicholas Vreeland(@nvreeland)分享的貼文 於 2016 年 9月 月 2 8:18上午 PDT 張貼
Viva l'America
Nicholas Vreeland(@nvreeland)分享的貼文 於 2016 年 9月 月 2 8:18上午 PDT 張貼
重拾相機 捕捉僧侶生活面貌 他的名攝影師好友瑪蒂娜佛蘭克(Martine Franck)曾到印度惹對寺拜訪他,並提醒他,若不持續練習攝影,功力恐怕會退步,他才又再把相機拿出來,將自己和其他僧侶的生活,化為一張張的攝影作品。他說,「身為僧侶最有挑戰性的部分就是,我很喜歡女人,但維持這個身分能帶來快樂,照相則讓我感到快樂。」
1998年拿到藏傳佛教格西(博士)學位的尼可拉斯佛里蘭,隔年就接到重大任務,要為達賴喇嘛申請到紐約中央公園演講的許可。他回想,當時預估參加人數頂多1到2萬人,但後來中央公園管理部門統計,一共來了6萬5,000人,「這些人都不是佛教徒,他們只是想得到建議,如何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同時,住進惹對寺的僧侶,從一開始的8人暴增到150人,讓尼可拉斯佛里蘭發願重建惹對寺,但不巧,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使很多原本允諾捐款的善心人士,紛紛打退堂鼓。此時,他的弟弟亞歷山大佛里蘭和一群好友建議他,可以義賣攝影作品募款,並幫助他籌辦世界巡迴的《惹對寺攝影展》(Photos for Rato)。
義賣攝影作品 籌措寺廟改建經費 《惹對寺攝影展》一路從巴黎、柏林、羅馬、那不勒斯、熱那亞,展到新德里、孟買、紐約,並成功募得4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1,222萬元)。尼可拉斯佛里蘭有感而發的說,「用義賣攝影作品所得款項來支付惹對寺重建費用,是個令人意想不到的點子,但也有點像是個奇蹟。」
2011年,達賴喇嘛親臨惹對寺主持新佛殿及僧房落成典禮,隔年4月並指定尼可拉斯佛里蘭接任惹對寺住持,是藏傳佛教史上首位西方人士擔任重要寺院的住持,除了希望他能成為藏傳佛教與21世紀接軌的關鍵,更希望他有朝一日能返回美國,持續僧侶生活、弘揚佛法。
A wonderful father; am very grateful Nicholas Vreeland(@nvreeland)分享的貼文 於 2017 年 6月 月 18 5:19上午 PDT 張貼
A wonderful father; am very grateful
Nicholas Vreeland(@nvreeland)分享的貼文 於 2017 年 6月 月 18 5:19上午 PDT 張貼
曾在2014年來台舉辦《回到世界屋脊》攝影展的尼可拉斯佛里蘭認為,仍在世的父親與過世的祖母一定會以他為傲。「對我父親而言,生命中很重要的時刻是人們問他『你是尼可拉斯的父親嗎?』而不再是『你是黛安娜的兒子嗎?』。我也相信祖母一定會以我的住持身分為榮,看到我的鞋子仍和以前一樣擦得亮晶晶的,她絕對很開心。」說到這裡,尼可拉斯臉上不禁露出滿足的笑容。
資料來源:牽猴子、The Daily Beast、Newsweek、The New York Times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Beauti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