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我的餐桌日常 食物質地為畫面增添故事層次

陶藝家走過來說,這盤子是北卡羅萊納州本地的紅黏土做成,因沒上釉,冷豔的色彩有了不完美的美。 他跟我聊wabi sabi(侘寂,以接受短暫和不完美為核心的日式美學),兩眼閃著熱誠。我摸著盤子粗糙的質地,心裡盤算要拿它來拍什麼樣的食物故事。

他應該不知道,我從小就對光滑的東西有輕度恐懼;他應該也不知道,我常摸著粗樸的東西而陷入沉迷狀態。我拍食物,質地這回事與我有關,它是我構思食物故事的起點。

《灣岸餐桌》作者、《廚房旅行日記》共同版主鄭凱華Joyce: 「美食是一成不變的」

質地隨處可見,砧板和木桌的紋路、烤盤上的烤痕、法棍麵包的割紋、雙淇淋的卷紋、派餅的摺邊、披薩融黏的起司、鵪鶉蛋外殼的黑點、草莓表面的顆粒等都是。一碗單色樸素的南瓜濃湯,在上層用香草葉和碎堅果來點綴之後,外觀和口感都有了質地層次。

物體表面的特質即是質地,有粗的或平的,有軟的或硬的。經由接觸,你直接感受到物體的質地,而這些感受同樣能透過鏡頭來模擬。當光以不同角度照來,質地感便加強顯現。

光亦有自己的抽象質地,亮的或暗的,柔的或硬的。要注意的是,質地粗糙或是較搶眼的外表,對光影的反應較為強烈,容易吸引視線。若主角食物的質地如此,自不用擔心;若是背景或道具,可得小心運用。

《那一刻,我的餐桌日常:食物攝影師的筆記》第59頁_.jpg

烤豆是美國古早料理,拍攝前,我早有以木頭桌面為背景,營造家常氛圍的念頭。然而,因桌面是有粗紋的回收木頭,遇到亮光,質地會進一步加深。於是我用暗調攝影來拍,將光集中在前面,減弱光在桌面的照射範圍和強度。此為木桌常出現在暗調食物攝影,而非明亮度高的明調攝影的原因之一。

桌子和食器的質地以外貌在影像中呈現,而食物的質地不限於外表,它還有內裡,有的內外相似,有的相對。哈密瓜外皮網紋微凸,內層細滑;石榴紅皮粗平,內層白膜和紅果實立體閃爍;可頌外層金黃,內層圈圈紋路淺淡。質地對比的食物是送上門的寶物。拍照時,我把它們切開,顯示內層,讓觀者看內外迥異的質地,由此對比加強視覺印象。我再舉個例子,你一定看過包子咬過一口的照片。為什麼咬一口?因為攝影師想展示餡的內容,且希望藉由咬下的缺口,讓你想像包子外皮和內餡的口感。

不怎麼過節的我,只在中秋跟著家人吃綠豆酥月餅應景,也或許,我看上的是它酥鬆的口感和酥皮漫不經心的裂痕。我將一個月餅切開立放,邀你直接看餡,另放幾個在旁,以酥皮質地為重點。報紙和咖啡是氛圍的表達,其形狀與餅有對比和相應。透過這張圖,我想說的是一篇清悠的點心時光。

用麥可貝「爆破」手法做鬆餅!美食藝術家David Ma翻玩大導演「特色」風格

《那一刻,我的餐桌日常:食物攝影師的筆記》第61頁_.jpg

除了切開顯示食物內外對比的質地外,你尚能經由不同質地的物體來強化食物的質地,締造視覺層次。我曾遇過一位造型師,他堅決認為「粗質表面的食物只能與平滑或紋路低調的容器搭配,因非食物的質地會減低食物的風頭」。以鵪鶉蛋為例,它們外殼斑點眾多,最好放在素面白瓷碗裡,以平靜突顯粗鬧。但是,若我將它們放在有類似斑點的容器裡如圖2-3,創造出斑點上的斑點,而要有區隔,只消在顏色做對比呢?

《那一刻,我的餐桌日常:食物攝影師的筆記》第62頁_.jpg

買下紅黏土盤,我一直想起小魚乾的事。我有個朋友每次從臺灣探親回來,總會帶一大袋的香辣小魚乾花生與大夥喀滋喀滋地分享。我也從另一位朋友那兒學到把小魚乾炒得香脆的招數。原來,思鄉可以如斯和解。

當天回家後,我迫不及待地炒了一盤,並把新買的盤子派上場。

盤子的粗糙對比黃豆的平滑,也表達了小菜的樸素。畫面背景兩層:下面是有刷紋的炭色壁紙,其上再鋪有烤紋的烤盤,兩者部分重疊。這般背景組合是危險的,因其質地紋路會與不算單調的小菜和盤子競爭;可是,我仍固執地依質地的線索來思考視覺。最後決定利用光影,讓主配角的質地有進退消長。烤盤的質地和顏色與小魚乾相應,可算加分。

你相信這些照片是用「iPhone拍出來」的嗎?攝影師趙培均教你用iPhone「簡單拍出驚艷美照」!

《那一刻,我的餐桌日常:食物攝影師的筆記》第63頁_.jpg

質地亦可用明亮的調子來闡釋。為了強調三球冰淇淋的紋路,我僅簡單地用盤子和大理石來設景。大理石上低調的圖紋一來為畫面加了些層次,不像平白背景般呆板,二來不會與冰淇淋搶鏡頭。我特別找了盤緣稍有觸感,且有與烤藜麥和杏仁粉相似顏色的盤子當盛器,在大理石和冰淇淋之間做出區隔。盤緣的粗與冰淇淋的紋路相得映彰,是我原本要用的白磁盤做不到的。儘管整張畫面都是淺色,你仍看得到不同的質地和漸層的顏色。

《那一刻,我的餐桌日常:食物攝影師的筆記》第65頁.jpg

食物質地是構思食物故事的好起點,還會影響你挑選的道具和光的方向。若你家與我家一樣,只在冷天烘烤派餅,在看到出爐後酥脆的外皮時,是否聯想到用暗光來強調此質地特點?或者,你是否把木桌的紋路、桌上散落的麵粉、掉落的細屑,都當成構思情節的靈感?在我的心裡,想像鄉村風的住家,壁爐有火暖著,室內散著淡淡的烘焙香,或許,整天待在暖暖的房裡就好。

質地之美在於為畫面增添故事層次;然而,質地沒用對,卻會為畫面製造凌亂。如果你能仔細觀察食物和道具的質地,一如你吃東西時察覺它的口味與口感,買東西體會它的觸感,便能欣賞它們恰到好處的美。所以,拍食物,一定要先懂食物。

幾天後我在地方報紙讀到陶藝家的訪問,原來他的曾祖父是法國藝術家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這段關係,他極少向家人提起,亦不主動對外說。兩人的創作不一樣,卻都能讓我單純地欣賞它們表層的風貌,也能細心地體會內層的意味。能這樣是最好的。簡單與奢侈,都在我的心裡和眼裡,只有我知道。

那一刻,我的餐桌日常_食物質地為畫面增添故事層次2.jpg

本文節錄:《那一刻,我的餐桌日常:食物攝影師的筆記》一書


都市中的自然生態攝影 關於大野真人的「動」物寫真
Dears Waffle甜點顧問JOJO的野餐推薦美食 「香蕉麵包」5步驟輕鬆做
布萊德利庫柏《天菜大廚》惡魔主廚魅力滿點 「讓人看見美食背後的辛苦」
今年就決定在水晶球裡享用溫馨耶誕大餐!英倫美食與泰晤士河夜景盡收眼底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為宏麗數位創意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最具時尚商業知識的線上媒體,我們從人文角度出發,報導國內外優秀的時尚與娛樂產業工作者及創意人士,推動台灣新銳品牌,探索影視美學…期望透過我們深入淺出的介紹,讓業內人士或產業門外漢都能對相關領域發展和脈動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