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風親民,深受全球教徒景仰的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自2013年上任以來,一直對世界時事保持開放態度,被認為思想開明、立場包容,且對天主教教義經常有新解。他不僅出過多本書籍,也曾有以他為主題的傳記電影《平民教宗方濟各》(Francis)及紀錄片《Pope Francis: A Man of His Word》等相關作品問世。2018年7月,又有另一部關於他的紀錄片登陸台灣。
改編自教宗方濟各所出版的暢銷書《Pope Francis-My Idea of Art》,電影《教宗與他的12件收藏》(Pope Francis: My Idea of Art)不僅由教宗親口闡述藝術理念,他更自梵蒂岡數以萬計的收藏中,欽點出最愛的12件作品,成為歷年來266任教宗之中,首位公開談論藝術觀點的教宗。
原來教宗才是時尚指標!《神聖之軀》降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梵蒂岡多項藏品首度出借
究竟教宗是怎麼選出這12件珍品?原來金錢價值並非他的考量,而是以藝術品傳世的價值作為基準。曾呼籲世人珍惜資源、擺脫被欲望操控的方濟各,這次透過《教宗與他的12件收藏》更進一步宣揚「老事物其實傳承了新價值」的重要理念。
以聖彼得大教堂(又稱聖伯多祿大殿,St. Peter’s Basilica)的《聖彼得銅像》為例,教宗表示這座銅像其實是「回收」宙斯青銅雕像改鑄而成,雖因長期受信徒觸摸,導致右腳嚴重磨損,不過銅像庇佑世人的精神,依然吸引全世界教徒引頸朝聖,也因此成為深具意義的藝術品。
《天國的寶藏-教廷文物特展》 梵蒂岡教宗華美祭衣與冠冕 故宮看得到
教宗還透露,法國雕塑家羅丹(Auguste Rodin)著名的雕塑《沉思者》(Le Penseur)靈感其實是源自梵蒂岡所收藏的古羅馬雕塑品《英雄軀幹》(Belvedere Torso)。這個雕塑被發現時已是斷臂殘肢,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雖曾授命修復,卻拒絕為它增添任何軀幹,這反而啟發了羅丹,創作出舉世聞名的雕塑《沉思者》。
修文物也修人品!《我在故宮修文物》看見文物修復師體現「擇一事,終一生」的職人堅持
有趣的是,一輛跨越教區行善、慰藉無數信眾的30年老車「雷諾4型」(Renault 4),也被教宗納入藝術收藏之列!由於教宗一向低調簡樸,即使擁有豪華名車卻鮮少搭乘,就連他當選教宗那天,都還是與其他主教一起搭乘小巴士進城。
而這輛雷諾老車原先是義大利神父倫佐佐卡(Don Renzo Zocca)開了近30年、跑遍義大利教區行善的傳教車,在2013年教宗方濟各就任時,被當作禮物送進梵蒂岡,受到教宗喜愛程度,遠勝過任何藝術珍品。
因為教宗認為這輛「雷諾4型」具備了「愛與奉獻」,深具傳世價值,不容被浪費,一句箴言「我們不能害怕發現新的藝術形式」,使原本該是「被丟棄的東西」,搖身成為進駐梵蒂岡博物館的重要收藏。
在梵蒂岡博物館的支持下,電影製作團隊出動4K高畫質攝影機拍攝,並透過空拍機帶領觀眾鳥瞰聖彼得廣場(又稱聖伯多祿廣場,St. Peter’s Square),將許多難以近距離觀察的藝術細節完整呈現,如85英尺高的方尖碑上所刻的象形文字等。
陳持平「赤子之心」宗教美術畫展
《教宗與他的12件收藏》結合了藝術、歷史與社會關係,藉由教宗挑選的12件珍品來闡述重要價值,並反映當今社會的各種問題,片中金句,「藝術品是上帝存在的最佳見證。」使觀者有如醍醐灌頂的醒悟。本片不僅帶領觀眾欣賞梵蒂岡博物館縱跨4,000年的收藏,也被媒體形容是「一趟夢幻般的藝術之旅」,《教宗與他的12件收藏》於7月6日在台上映。
Text、Photo:海鵬影業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Beauti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