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收藏的使徒」—認識收藏家周隆亨

(本文經《非池中藝術網》網站授權,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藝術收藏可能有千百種理由,任何一種理由都有其獨特性,大概也都被提出或討論過。在台灣,企業家、藝人、媒體人、工薪族等,都可能被尊稱為「收藏家」。然收藏家中,比較不常見的是職業上「純技術導向」的科學家,因為科學家多以理性心態收藏,而極為富裕的科學家,往往沒有太多時間研究藝術知識,較多是因為怡情養性而做收藏。

在藝術圈中人稱「亨利哥」的周隆亨(Henry Chow)、一位絕對技術導向的機械工程博士,他對於藝術的熱情在華人圈中極為罕見。現年60歲的周隆亨博士,近日自8月9日至8月31日間,於日帝藝術舉辦了首次他個人的藝術品收藏展。

周隆亨簡介

1958年生,中原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學士、美國賓州理海大學(Lehigh University)機械工程與應用力學(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Mechanics)研究所應用力學(Applied Mechanics)碩士(1982)、機械工程博士(1988)。

「藝術收藏的使徒」——認識收藏家周隆亨_(3).jpg
收藏家周隆亨。(圖/周隆亨)

我收藏「和我有聯結」的作品

非池中(以下簡稱非):能否分享您收藏作品的觀點?

周隆亨(以下簡稱周):對我來說,我收藏的作品最主要關心的特質是要和我有一種情緒或情感上的連結。但這樣的連結,實際講起來也很廣,可能包括有趣、具有啟發性、或是具有深層意喻的等作品,不一而足。因此說起來,我的收藏沒有一般所謂藝術顧問常在建議的那種「系統」。我覺得收藏如果太有「系統」,會變得太公式化,不適合我收藏上原先的本意—「開放性」。

「藝術收藏的使徒」——認識收藏家周隆亨_(13).jpg
劉鳳鴒,《絮語V》。(圖/詔藝)

我的收藏史大約十年,也就是當我五十歲那時刻起。當人生一進入五十,不管是工作或是對於生命,都有一種倦怠感。那種倦怠感,急需某種無法言喻的事物來予以補足,而藝術就在當時進入我的生命。

我算是一位科學家,但當時的我已經和科學糾纏了四十年了。我還是喜歡科學,也依舊樂於科學上的工作,但我渴望更多形而上哲學類型的思想進入我的生命,希望透過這樣的管道去更加了解自己,開放自己心靈上的桎梏。

「藝術收藏的使徒」——認識收藏家周隆亨_(12).jpg
Jeremy Mann, 《Before the Mirror》, 油彩木板,2014。(圖/詔藝)

我的收藏沒有系統化,而我也盡力避免陷入那樣的系統化。我偏好那些從來沒有見過、可以刺激人去思考更多、可以讓人產生想像力和創造力、深具啟發性的作品。

因此,這樣的收藏方式所引起的結果,就是我很少收藏同一位藝術家的第二件作品。畢竟人通常都有慣性,年輕藝術家一件好作品出來之後,之後幾年,幾乎就是一直在做一樣的東西。

「藝術收藏的使徒」——認識收藏家周隆亨_(4).jpg

「藝術收藏的使徒」——認識收藏家周隆亨_(6).jpg
展場現場。(圖/周隆亨)

可能不少收藏家都偏愛所謂有「辨識度」的作品,但這方面我就比較沒那麼認同。當然多數藝術家都不太可能像畢卡索一樣,一生的作品都一直在變化。大師中我也欣賞孟克和梵谷,他們終其一生的作品,都有各階段很強烈想要表達的一種當時的情緒,不是那種一成不變的東西。因此我會希望藝術家可以有更多的變化,一直不斷地創造新的東西出來。

「藝術收藏的使徒」——認識收藏家周隆亨_(9).jpg
畢卡索《休憩》,繪製於1932年 © 2018 Estate of Pablo Picasso /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圖/非池中藝術網)
「藝術收藏的使徒」——認識收藏家周隆亨_(1).jpg
孟克,《吶喊》©Munchmuseet。(圖/非池中藝術網)
「藝術收藏的使徒」——認識收藏家周隆亨_(2).jpg
梵谷,《星夜》。(圖/wikimedia)

藝術品的獨佔性

非:您對於「擁有」藝術品這件事有什麼看法?

周:我覺得在多數人的心理層面上,因為比較從經濟學或唯物論上的觀點去想,「藝術分享」和「擁有藝術品」有種「對立性」。但在我的觀念中,人出生後逐漸學到的最恐怖的概念就是:「『擁有』甚至『佔有』!」

在收藏上,人們最常談到「擁有」藝術品,但也會有人卻喜歡說「分享」藝術。但你仔細去想想,其實「到底是我們擁有藝術品,還是藝術品佔有我們?」我會去質疑:「我們真的是因為『擁有藝術品』而熱愛藝術的嗎?」「隱藏在藝術品背後的東西真的是藝術嗎?還是跟藝術一點關係都沒有?」

「藝術收藏的使徒」——認識收藏家周隆亨_(5).jpg
周隆亨收藏作品。Yuka Otani,《Anicca (Neon and Yellow 輪迴)》,14 x 14 x 14 cm,愛素糖、塑膠玻璃、鏡子、木材、燈、壓克力樹脂,2016-17。(圖/周隆亨)
「藝術收藏的使徒」——認識收藏家周隆亨_(7).jpg
周隆亨收藏作品。簡志剛,《Mr. boom》,單一件,免燒陶,30 X 25 x 25 cm,2017。(圖/周隆亨)

再談到藝術品的唯一性、排他性和獨佔性,是不是只有當我們賣掉它,它才能帶給人下一位擁有者快樂呢?是不是藝術給人類產生的喜悅與感受,一定非得要跟金錢扯上關係呢?我時常會有這樣的困惑,但卻堅決反對這樣的想法。在我看來,我希望透過各式各樣不同的途徑,去真正以藝術品作為「介質」,來分享人類互通間的「快樂」和「喜悅」!因為如果無法達到分享藝術上的喜悅,再高價的藝術品,它的本質是不是就變成「一點都不是藝術了」呢?

「藝術收藏的使徒」——認識收藏家周隆亨_(10).jpg
周隆亨收藏作品。草間彌生,《帽子》,絲網版畫,45 x 52.5cm,1983。(圖/詔藝)

對於台灣年輕藝術家的建議

非:您多數所購藏的都是台灣年輕藝術家的作品,收藏這些作品主要是用什麼樣的標準?

周:如果要我給本地藝術家一些建議,我會告訴他們要「做自己」。所謂的「做自己」,大概會包括以下的幾個要素:勿從眾、勿媚俗、獨特性、個性化、多想像、多看、多聽、多學、多感受、保持高度好奇心,然後要「有自己的觀點」。

「藝術收藏的使徒」——認識收藏家周隆亨_(11).jpg
周隆亨收藏作品。林葆靈,《少遊島繪社2015倒數創作計畫─距離2016倒數24天》,複合媒材水彩紙,13 X 18 cm,2015。(圖/詔藝)
「藝術收藏的使徒」——認識收藏家周隆亨_(8).jpg
周隆亨收藏作品。尤瑋毅,《「游」戲人間-29》,油彩、畫布 60.5 x 72.5 cm,2015。(圖/周隆亨)

很多年輕藝術家在尚未被挖掘、受歡迎之前,長期都處在一種苦瓜臉的狀態。但這些狀態往往都是因為他們過於在乎別人的觀點、受到市場是否受歡迎或藏家的喜好的制約,長久下來,沒法突破心魔,衝破自己創意或能力的門檻。

我覺得那些都不必要。往往藝術家最初的動機和觀點都是最新鮮有趣的,且饒富深意,不會有太市俗化或給人太市儈的感覺。我想那些才是真心喜愛藝術的人所欣賞的重點。

最後,我想分享的一個深植我心的想法:多思考「盒子外的東西」(Think out of the Box,即「跳出思考框架」),無論對於收藏者或創作者,終究都會是最令人享受的心靈旅程。

(本文經《非池中藝術網》網站授權,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收藏,是一種創作的延續 非典型藏家李錦明
來趟古物的尋寶之旅!宛如秘密社團收藏品交換會的瑞典古董市集
描繪芸芸眾生 倪瑞宏仙閨收藏故事多
上班族當代藝術收藏之道 日本收藏家宮津大輔:作品是否有原創力很重要
你也曾夢想走入名畫之中嗎?八個真實存在的畫中秘境,朝聖著名畫家曾經的謬思之地!
第13屆達喀爾非洲當代藝術雙年展—成為不容忽視的非洲
人文藝術匯集之地!斐瑟髮藝插旗高美館生活圈
台灣的身體藝術史 高美館《靈魂的墓穴、神廟、機器與自我》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為宏麗數位創意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最具時尚商業知識的線上媒體,我們從人文角度出發,報導國內外優秀的時尚與娛樂產業工作者及創意人士,推動台灣新銳品牌,探索影視美學…期望透過我們深入淺出的介紹,讓業內人士或產業門外漢都能對相關領域發展和脈動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