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年代潮流文化紀錄者!睽違15年《The Face》復刊

(本文版權為《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1999年1月,英國潮流月刊《The Face》刊登了一封17歲同志男孩的投書,這位害羞的男孩表示,雜誌對於同志嘻哈俱樂部的介紹,讓他在備受壓抑的環境下仍然感到一絲希望,信件最後,這位尚未出櫃的男孩沒有簽署本名,只說「因為害怕被發現所以不能告訴你我的名字。」

20年後,這個當時不具名的男孩Stuart Brumfitt,在《The Face》被迫停刊15年之際,成為雜誌復刊主編,「《The Face》雜誌對我的少年時代意義重大。」Stuart Brumfitt說。

出櫃不是終點!Troye Sivan:接受女性化的自己,我得克服社會從小灌輸的愚蠢規範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THE FACE(@thefacemagazine)分享的貼文 張貼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THE FACE(@thefacemagazine)分享的貼文 張貼

《The Face》雜誌在1980年由Nick Logan創立,目標客群為16至25歲的年輕人,最初的定位是音樂雜誌,包括大衛鮑伊(David Bowie)、蘇西與冥妖樂團(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主唱Siouxsie Sioux等人,皆曾登上雜誌封面,隨著讀者群持續增長,雜誌逐漸將主題從音樂,拓展到倫敦夜生活、青年文化、政治、時尚、電影、藝術、設計等領域,只要是年輕人感興趣的主題,均是它涉獵的範圍,不僅打破傳統雜誌的既有模式,大膽挑戰社會常規的態度,更啟發當代的青年創作者,固定發行量一期高達七萬冊,影響力遍及英語世界。

芝加哥DJ Honey Dijon表示,「記得那時,我到賣場去買黑膠唱片,結果在櫃台上看見這本雜誌,當時真的嚇呆了,因為我從沒在雜誌封面上看見男人穿裙子,於是我開始定期閱讀它,這本雜誌徹底改變了我。」

當時令Honey Dijon驚艷不已的1984年11月號《The Face》,封面上穿著蘇格蘭裙的男性影像,是《水牛》(Buffalo)攝影系列的其中一張,在這組照片中,攝影師Jamie Morgan與已故造型師Ray Petri藉由混合搭配印地安羽毛帽、西裝、運動服、蘇格蘭傳統服飾等元素,來挑戰性別與種族的刻板印象,在當時被視為驚人的創舉。

「《The Face》與時尚雜誌不同,它在當時創造了一種全新的模式。」攝影師Jamie Morgan說,「那個時代照片的作用比設計師和服裝更大。」

是男是女?謎樣「雌雄同體」模特兒Rain Dove 打破你所有的性格刻板印象!

Gucci創意總監Alessandro Michele,年輕時同樣也是《The Face》的粉絲,他認為,這本雜誌最大的創舉,是他打破不同創意領域的藩籬,為創作帶來全新的可能。

「《The Face》不只是雜誌界的聖經。」Alessandro Michele 說,「它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我在九〇年代總是離不開它,我推崇這本雜誌,因為它超越了時尚刊物,它有代表當下的視覺呈現與文字,是所有事物的完美組合。」

「我希望新的編輯團隊能和從前一樣,對當代文化有強烈的敏銳度。」Alessandro Michele表示。

法國三部曲最終章!Alessandro Michele打破服裝性別分野 Gucci大秀宛如華麗迪斯可劇場

《The Face》於八〇年代最為人所知的,莫過於它曾趕在其他媒體之前,準確地觀察到,當時倫敦年輕人之間,正在吹起一股名為新浪漫主義的(New Romantic)的風潮,這股潮流運動源自七〇年代末期的夜店,當時出入舞廳的年輕人,受到華麗搖滾(Glam Rock)歌手大衛鮑伊(David Bowie)、皇后合唱團(Queen)、暴龍樂隊(T.Rex)等舞台風格影響,開始喜歡畫著濃妝,搭配豔麗、花枝招展、帶有維多利亞風格的復古服裝,當時許多人都是透過雜誌的報導,才知道有此風潮正在英國流行,有些人甚至因此認為,新浪漫主義是《The Face》一手促成的。

「我不認為《The Face》發明過任何次文化,它只是忠實地記錄它們。」現任主編Stuart Brumfitt表示。

一生都在挑戰禁忌!Leigh Bowery:我就是件活生生的藝術品

雖然《The Face》創辦人Nick Logan因罹癌,於1990年辭去主編一職,但當時雜誌經營狀況仍十分穩定,並在1995年10月迎來的銷量高峰,單期售出十二萬八千冊,1999年,Nick Logan將雜誌賣給Emap出版集團。然而即便擁有強大的影響力,進入二十一世紀,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銷量持續下降,《The Face》在2004年被迫停刊,停刊時單期平均銷量僅有兩萬五千冊。

此後,雖然許多人希望《The Face》能重新發行,但由於網路興起,紙本媒體難以獲利,投資者對此總是興趣缺缺,直到2017年《The Face》商標權被出版集團Wasted Talent買下,復刊才重新燃起希望。

「過去15年來,我一直想把《The Face》的經營權買到手。」Wasted Talent集團執行長Jerry Perkins表示,「我買的第一本《The Face》雜誌,是1980年的11月號,是那本雜誌讓我想進入出版業的。」

復刊之後的《The Face》雜誌,將以社群平台及網站為主體,目前官網及Instagram皆已上線,實體刊物預計在夏季後推出,一季發行一期,主編Stuart Brumfitt表示,之所以採取網站與季刊的形式,是因為他希望《The Face》能不受新聞週期的影響,以穩健的速率提供高品質的內容。

「我希望我們能創造一個讓讀者得以喘息、思考的空間。」Stuart Brumfitt說,「《The Face》最棒的,也是我最珍視的地方,是它總是能觀察到具革命意義的重要轉變。」

品牌如何透過社群媒體成功行銷?Instagram時尚總監Eva Chen透露5項要點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THE FACE(@thefacemagazine)分享的貼文 張貼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THE FACE(@thefacemagazine)分享的貼文 張貼

為了經營Instagram,《The Face》製作團隊特別找來曾獲LVMH時尚大獎的英國新銳設計師Grace Wales Bonner,以及No Vacancy Inn創辦人Tremaine Emory和Acyde Odunlami等人加入創意團隊,如果說這些設計師有什麼共通點,那就是他們的Instagram頁面都經營良好,容易吸引讀者順著帳號進一步瀏覽。

「這些跨領域的創意人士正在逐漸征服世界,他們做的事往往比記者有趣多了。」Stuart Brumfitt表示。

「其實這就和Virgil Abloh這個人一樣。」《The Face》行銷總監Jason Gonsalves表示,「他是個創意總監,一個很好的設計師,但同時也是個優秀的溝通者,在這個時代,這些角色彼此之間是無法區分的。」

傻子才是真正的智者?看Diesel創辦人倫佐.羅素如何顛覆傳統溝通藝術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virgilabloh 分享的貼文 張貼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virgilabloh 分享的貼文 張貼

不過,對於期待雜誌回歸的粉絲來說,真正重要的是《The Face》未來打算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生存,針對這一點,行銷總監Jason Gonsalves認為,《The Face》若想要成功復興,除了提供獨特的內容外,最重要的其實還是品牌形象的塑造。

「現在的出版業總是想盡辦法要追上新聞週期。」Jason Gonsalves表示,「而我們想做的,是為讀者帶來真正有意義的故事,我們認為這是許多讀者想要的,現在的媒體把一般大眾當作注意力失調症患者,但其實很多人渴望的,是有人能真的帶領他們認識文化。」

「所以重點是,我們要如何與人們建立良好的關係?」Jason Gonsalves說,「如何建立一個值得存在的品牌?」

130年的時裝屋要如何復興?專訪Lanvin CEO及創意總監

資料來源:BBC、The New York Times、Campaign

(本文版權為《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這本快時尚出品的雜誌發行量靠什麼超越Vogue?
我不想當女生!紅髮名模Natalie Westling變性後復出
時尚雜誌的噩夢?LVMH旗下首個奢侈品牌廣告片放棄紙媒投放
一路好走!時尚界齊悼《Vogue》雜誌義大利文版總編輯Franca Sozzani離世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為宏麗數位創意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最具時尚商業知識的線上媒體,我們從人文角度出發,報導國內外優秀的時尚與娛樂產業工作者及創意人士,推動台灣新銳品牌,探索影視美學…期望透過我們深入淺出的介紹,讓業內人士或產業門外漢都能對相關領域發展和脈動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