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工也能出細活」-法國畫家保羅.席涅克 Paul Signac

(本文經《非池中藝術網》網站授權,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Some say they see poetry in my paintings; I see only science.” - Georges Seurat

「有人說他們在我的畫中看見了詩意,但我只看到科學。」
─ 喬治.秀拉

「快工也能出細活」-法國畫家保羅.席涅克_Paul_Signac-01.jpg
秀拉所繪之席涅克肖像,《Portrait of Paul Signac》,石墨(孔戴)筆與蠟筆於紙上,1890。(圖/WIKIMEDIACOMMONS)
「快工也能出細活」-法國畫家保羅.席涅克_Paul_Signac-02.jpg
席涅克,《Capo di Noli》,油彩畫布,1898。(圖/WIKIMEDIACOMMONS)

保羅.席涅克(Paul Signac, 1863-1935)出生於法國巴黎一個富裕的家庭,家裡從事馬鞍銷售,於少年時期,母親原本想培養他接受建築相關專業訓練,但在他16歲(1879)那年,他去參觀了印象派的第四次展覽,在那裡看到了卡耶伯特(Gustave Caillebotte, 1848-1894)、竇加( Edgar Degas, 1834-1917)、莫內(Claude Monet, 1840-1926)和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 1830-1903)等人的作品,甚受啟發。1880年席涅克的父親去世,他也在同一年高中畢業,決定成為一名職業畫家,他母親支持他的決定。1884年,他遇到了喬治.秀拉(Georges Seurat, 1859-1891),從此大大改變了他的繪畫方向和藝術生涯。

「快工也能出細活」-法國畫家保羅.席涅克_Paul_Signac-03.jpg
卡耶伯特,《刨地板的工人》Les raboteurs de parquet,油彩畫布,1875。(圖/WIKIMEDIACOMMONS)
「快工也能出細活」-法國畫家保羅.席涅克_Paul_Signac-04.jpg
竇加,《Drei Tänzerinnen in einem Übungssaal》,油彩畫布,1873。(圖/WIKIMEDIACOMMONS)
「快工也能出細活」-法國畫家保羅.席涅克_Paul_Signac-05.jpg
畢沙羅,《La Récolte des Foins, Éragny》,油彩畫布,1887。(圖/WIKIMEDIACOMMONS)

秀拉是位對繪畫非常有天賦的畫家,且對「點描主義」(Pointillism,亦有稱「點彩主義」)的推動和發展有重大貢獻。雖然他的素描能力受到許多藝術史學者和繪畫愛好者認為是炭筆和鉛筆等紙上作品中的神作,但受到色彩理論的吸引,他後來採用了極為理性的系統分析方法來繪製作品。由於點描主義的出現稍晚於印象主義,後世學者也將這種帶有高度科學理論基礎「點描法」的藝術創作方式,稱為「新印象主義」(neo-impressionism)。

Philip Barlow 以散景為畫,勾繪失焦鏡頭下的斑斕瞬間

「快工也能出細活」-法國畫家保羅.席涅克_Paul_Signac-06.jpg
秀拉,《Une baignade à Asnières》,油彩畫布,1884製作,1887年修改過。(圖/WIKIMEDIACOMMONS)

「點描主義」開始於1886年,起初「點描」一詞是藝評家用來嘲諷那些依照點描法所繪製作品的用詞,認為以該法所繪製出的作品,以點來堆積鋪陳在畫布上,呆滯而缺乏繪畫應有的手感和筆觸,但如今已成為美術史上重要的派別,且深獲後世喜愛。該法以色彩理論為基礎,創作出所謂的「視覺混色」。據相關文獻稱,點描法的畫家不在畫板上調色,他們只用「類似」當今的「四原色」(CMYK,「概略」分為青Cyan、紅Magenta、黃Yellow與黑black等四色)來作畫。然此說法有爭議,畢竟當時顏料製作技術沒有那麼先進,油彩原料來源有所不同,各品牌色彩就會有些偏差,即使至今都多少還是如此。因此,比較籠統來說,可以理解為他們直接從買來的油彩作為「純色」(pure colour),不經任何混色或調色即上色。然若仔細觀看,似乎並非所有點描法畫家的作品都嚴格遵循此原則,這些畫家們運用色點堆砌畫面,將各別原色的單色小點系統排列成形後,再利用人類眼角膜中分辨色彩能力的限制,當人們從一定距離觀看畫作時,各別色點在眼中便會混合在一起,達到色彩上的調和,使人感覺出一個整體形象。大部分論述稱秀拉和席涅克兩人為點描派的創始人,但有說法認為是席涅克首先介紹這套科學理論給秀拉,而秀拉的作品《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名氣太大,讓很多人誤認點描法係秀拉所獨創,實屬誤會。

「快工也能出細活」-法國畫家保羅.席涅克_Paul_Signac-07.jpg
秀拉,《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Un dimanche après-midi à l"Île de la Grande Jatte,油彩畫布,1884-1886。(圖/WIKIMEDIACOMMONS)

席涅克於秀拉在世時,和他一起研究並創作點描法作品,他們兩人和著名象徵主義畫家奧迪隆.荷東(Odilon Redon, 1840-1916)等,於1884年共同創辦了「獨立藝術家協會」(Société des Artistes Indépendants),集結許多不滿意官方沙龍的藝術家們,提供他們一個與眾不同的舞台。這個協會規劃每年舉辦一次展覽,並於協會創立後是年(1884)在巴黎舉行首次大型展覽,該協會的座右銘是「沒有評審,也不授予獎項」(Neither jury nor awards /Sans jury ni récompense),以維護藝術家們能夠完全自由地創作,至於結果如何交公眾自行判斷。該協會後來年年舉辦展覽,對於二十世紀初期各種藝術潮流的建立貢獻卓著。

「快工也能出細活」-法國畫家保羅.席涅克_Paul_Signac-08.jpg
荷東,《Muse auf Pegasus》,油彩畫布,約1900。(圖/WIKIMEDIACOMMONS)

1886年,席涅克在巴黎遇見了梵谷(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次年間,他們經常一起去塞納河畔找題材畫畫。梵谷也曾受到席涅克影響,以點描法繪製過一些作品,其中有件梵谷的自畫像,便是以點描法的技巧完成。1891年秀拉去世後,席涅克成為「新印象主義」的主要實踐者,得到了評論家費利克斯.費南(Félix Fénéon, 1861-1944)和科學家查爾斯.亨利(Charles Henry, 1859-1926)的支持,後者透過科學方法論,為席涅克的色彩理論奠定了理論基礎。

梵谷愛用的黃色竟讓他精神失常?那些你不知道的色彩故事

「快工也能出細活」-法國畫家保羅.席涅克_Paul_Signac-09.jpg
梵谷,《自畫像》Self-Portrait,油彩畫布,約1900。(圖/WIKIMEDIACOMMONS)

席涅克於1899年親自撰寫了一本藝術理論著作《新印象派:從尤金.德拉克瓦到新印象派》(Neo-Impressionism: D"Eugène Delacroix au Néo-Impressionnisme /From Eugène Delacroix to Neo-Impressionism),將此理論推到那個時代的頂峰。自1908年起席涅克一直是「獨立藝術家沙龍」(Salon des Indépendants)的主席,直到1935年因敗血症在巴黎去世為止。他不畏官方壓力和當時藝評人的訕笑,一直鼓勵著年輕藝術家挑戰叛逆的創作,其中包括爭議性高的野獸派和立體派的展覽。據說,席涅克是第一位「勇於」購買馬諦斯作品的收藏家,他所購得的是野獸派代表人物馬諦斯的名作《Luxe, Calme et Volupté》,這件作品至今依舊被認為是馬諦斯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快工也能出細活」-法國畫家保羅.席涅克_Paul_Signac-10.jpg
馬諦斯,《Luxe, Calme et Volupté》,油彩畫布,1904。(圖/WIKIMEDIACOMMONS)

「快工也能出細活」-法國畫家保羅.席涅克_Paul_Signac-11.jpg
席涅克,《Le petit déjeuner》,油彩畫布,1886-1887。(圖/WIKIMEDIACOMMONS)

藝術特色與風格

席涅克的作品在點描法畫家中,主題獨樹一格,雖然偶有傑出的人物繪畫,但為數不多。席涅克熱愛航行、偏好大自然,特別是港口與大自然的景觀,所以大部分的作品主題以他生活中所見的自然景緻為主。他於秀拉去世後隔年(1829)開始旅行,他乘帆船到法國、荷蘭和地中海的各個港口,甚至遠至君士坦丁堡,在旅程中將眼裡美麗的風景留在畫布上。席涅克個性也明顯和秀拉不同,他在繪畫方法上和秀拉極為嚴謹的創作過程相比,則較為單純,沒有記錄顯示他也得先準備一堆草稿後才真正下筆。他的構圖和畫作內容上,也較為自由鬆散,畫作中多了休閒浪漫的氛圍。其作品色彩豐富,充滿動感與活力,這樣的風格也讓他成為當時廣受歡迎的藝術家。他所採用的筆觸較為寬鬆,筆刷偏方正,畫面由堆疊的類似馬賽克狀正方形所組成,其色彩的選擇和編排結果,也使得他的作品看起來更為閃亮輕快,和秀拉使用的細小、偏暗的色點所造成的效果有所不同。

「快工也能出細活」-法國畫家保羅.席涅克_Paul_Signac-12.jpg
席涅克,《Portrait de M. Félix Fénéon》,油彩畫布,1890。(圖/WIKIMEDIACOMMONS)

「快工也能出細活」-法國畫家保羅.席涅克_Paul_Signac-13.jpg
席涅克,《Femme à l"ombrelle》,油彩畫布,1893。(圖/WIKIMEDIACOMMONS)

席涅克放棄了印象派帶有強烈手感的中長筆觸,不斷嘗試以色彩學理論為基礎,畫布上充滿純色小點,使人看起來總覺得實驗性十足,這些由綿密彩色小點鋪墊而成的作品,最終在觀者眼中成為一幅幅美麗精緻的畫作。他所發展出以點描法為基礎的「新印象主義」,開啟了「純色」美學的一扇大窗,奇妙的是,點描法在藝術史上僅曇花一現,但它使用純色的觀念大大啟發了至今依舊影響深遠的「野獸派」(Fauvism)繪畫。野獸派領軍人物馬諦斯(Henri Matisse, 1869-1954)在看了席涅克那本《新印象派:從尤金.德拉克瓦到新印象派》後深獲啟發,和另一位野獸派大將安德烈.德漢(André Derain, 1880-1954),從此建立起野獸派日後在藝術史上無以倫比的影響力。

「快工也能出細活」-法國畫家保羅.席涅克_Paul_Signac-14.jpg
席涅克,《Place des Lices, St.Tropez》,油彩畫布,1893。(圖/WIKIMEDIACOMMONS)




Booking.com


藝術市場

雖然秀拉的名作《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在對一般人的調查中,總名列世界百大名畫之中,一般人或許知道有這麼一件美麗優雅的作品,但秀拉的名字與其他印象派大師,如莫內和雷諾瓦,或後印象派的梵谷、高更和塞尚等,則並非一般人所熟悉的名字,而席涅克的知名度遠低於秀拉,更令人陌生,即使是代表作,可能也還排不進主流美術史課本中,那他在當今藝術市場的表現又如何呢?

出人意料地,2019年2月倫敦佳士得春季〈印象派與現代藝術〉夜間拍賣中,尺寸僅65 x 81.3公分的席涅克作品《Le Port au soleil couchant, Opus 236(Saint-Tropez)》,以高達19,501,250英鎊(約合當時新台幣近8億元)售出,若再用單位尺寸計,竟遠高於當今華人現代藝術中天王趙無極與常玉的市場價格;另一件《La corne d"or(Constantinople)》,也於同年度11月的紐約蘇富比秋季〈印象派與現代藝術〉夜間拍賣中,以16,210,000美元(約合新台幣4億8千萬元)售出,其他頗為一般的作品,也多以數百萬美元的價格穩定在市場中流通。

大師經典在疫情下會掉價?亞洲拍賣出現新進展?2020三大春拍的職人觀察

「快工也能出細活」-法國畫家保羅.席涅克_Paul_Signac-15.jpg
席涅克,《Le Port au soleil couchant, Opus 236(Saint-Tropez)》,油彩畫布,1892。(圖/Courtesy Christie’s)

「快工也能出細活」-法國畫家保羅.席涅克_Paul_Signac-16.jpg
席涅克,《La corne d"or(Constantinople)》,油彩畫布,1907。(圖/Courtesy Sotheby’s)

美國藝術史學者威廉.伊內斯.荷馬(William Innes Homer, 1929-2012)曾對席涅克的創作態度提出質疑,他似乎認為席涅克的創作過程沒有達到秀拉在點描法作品上所下的功夫,雖然這應該是個事實,但這或許也反應出這位藝術家人格和創作上的特色:在席涅克的作品中,他回歸到藝術的原點,雖然基本上還是點描法的原始創作架構,但席涅克將科學理論的重要性降到最低,以避免落入過於教條主義,他堅信科學應該只是為藝術家服務的工具,不應限制了藝術本身的創造力,或許他從作品中想表達的是,技術是相對容易的,但他還是想回歸創作的初衷和繪畫的樂趣。

即使點描主義在藝術史中被定位在印象主義和野獸派這兩大藝術潮流的過渡時期,但就長期的科學發展角度來說,點描法也間接啟發了後世電視和液晶螢幕的發明。席涅克的創作讓我們深刻了解到,藝術和科學可以共存於人文生活之中,兩者皆難以偏廢。

「快工也能出細活」-法國畫家保羅.席涅克_Paul_Signac-17.jpg
席涅克,《The Port of Rotterdam》,油彩畫布,1907。(圖/WIKIMEDIACOMMONS)

(本文經《非池中藝術網》網站授權,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廣告、專案等商務合作,請發信至:[email protected]

當藝術成為配件 名畫襪子讓大師作品化作你的個人風格!
巴黎畫派代表人物 藤田嗣治:從名流到軍畫家的波瀾人生
捕捉光影變幻的瞬間──印象主義之父克勞德‧莫內(Claude Monet)
你也曾夢想走入名畫之中嗎?八個真實存在的畫中秘境,朝聖著名畫家曾經的謬思之地!
晚餐與印象派大師作品為伍!全球首間梵谷主題餐廳Van Gogh SENSES就在香港百年古蹟1881 Heritage!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為宏麗數位創意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最具時尚商業知識的線上媒體,我們從人文角度出發,報導國內外優秀的時尚與娛樂產業工作者及創意人士,推動台灣新銳品牌,探索影視美學…期望透過我們深入淺出的介紹,讓業內人士或產業門外漢都能對相關領域發展和脈動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