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曾被齊柏林鏡頭下 的台灣之美驚豔, 也為人類造成的破壞而羞愧, 為了將永續的理念, 推廣給更多人, 零廢棄時裝品牌Story Wear, 與看見.齊柏林基金會合作, 推出《為海洋發聲的故事衣》, 將台灣的美麗與隱憂, 化為獨特有型的時裝!
許多人都聽過,時尚與紡織產業是全球僅次於石化產業的第二大汙染源,也是超過20%海洋汙染的源頭,那麼你知道在台灣,服裝帶來的汙染有多嚴重嗎?
根據遠見雜誌2018年1月號的統計,台灣每年丟棄的衣物高達2.3億件,以重量計約為7萬2千噸,相當於每分鐘丟棄438件衣服。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為了進一步推廣零廢棄時尚的理念,一直以來藉由回收丹寧服裝來降低快時尚汙染的台灣品牌Story Wear,近期與「看見.齊柏林基金會」合作推出《為海洋發聲的故事衣》集資計畫,邀請大家一同穿上眼中所看見的台灣,從改變自身開始,將永續的理念推廣給更多人。
「零廢棄,對解決時尚產業的汙染來說,只是非常小的解決管道。」Story Wear創辦人陳冠百說,「但如果沒有生產過剩的這些問題,其實也不需要我們這樣的品牌出現。」
象徵台灣之美的《為海洋發聲的故事衣》
《為海洋發聲的故事衣》起自於齊柏林導演的《逐岸》特展,展覽中所呈現的海岸破壞,令陳冠百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決定藉由品牌的創作為海洋議題發聲。
「齊柏林導演曾說,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透過自己的技術為環境出力,這和Story Wear的信念很相似。」陳冠百說,「所以我們也希望能透過我們的專業,把議題呈現在服裝上,作出好的詮釋。」
秉持著關懷台灣這片土地的精神,《為海洋發聲的故事衣》集資計畫總共推出五款外套、包袋與印花頸掛包等共7件單品,藉由拼接、補丁縫製與破壞抽鬚等方式,將二手丹寧重新改造為與眾不同的服裝。
「海浪圖案、素色連帽外套」上波浪圖案的設計靈感,來自齊柏林導演作品的海洋澎拜之景,象徵著台灣的美麗風景以及不容遺忘的齊柏林導演精神。
「日式拼肩外套」的設計靈感,來自防疫宅居期的穿搭儀式,由回收布料重新拼接設計的日式外罩,讓每一件花色都具有獨特的視覺性,Oversize版型令不同身型的男女都能輕鬆穿著。
「拼接破壞西裝外套」,是Story Wear即將於臺北時裝週亮相的作品,藉由不同顏色丹寧的組合、手工補丁與破壞抽鬚,象徵人類對海洋破壞,每個拼接方塊都代表著消波塊,阻擋了大地大海,也阻擋著人與大自然之間的連結。
「破壞抽鬚剪裁風衣外套」同樣是即將登上臺北時裝週舞台的作品,透過抽鬚與殘破的造型,代表被人類侵襲的土地。
「破壞拼接剪裁Kimono」透過拼接不同種類的丹寧布,搭配手工補丁、破壞抽鬚,從消波塊與海洋,到受侵襲而殘破的土地,進而藉每個生物之口,質問人類為何有資格恣意破壞環境?此設計同樣為臺北時裝週走秀作品。
「台南蚵架托特包」象徵的是人類與自然的共融,蚵可以吸出海中的二氧化碳,蚵架則是生態與人類共存、共生、共融的產物。此設計是將齊柏林導演作品的圖像化,用簡單的手繪蚵架,向養蚵欲得來不易文化產業致敬。
「多功能海洋印花頸掛包」以本次的海浪圖樣作為主角,透過不浪費任何布料的精神,以零碎布料製作而成,另外鍊子部份可以當作眼鏡鍊與防疫用的口罩掛繩,藉由將商品效用極大化,也希望大家能投入多功能設計,減少消費與浪費。
「一件物品被製造出來的過程,如果都沒有傷害到我們的下一代,那麼就可以被視為是永續的。」陳冠百說,「永續時尚的觀念目前正在台灣慢慢起步,大家對它的概念仍然有些模糊,我們能做的是透過自己的力量,讓更多人知道永續的議題。」
Story Wear X 看見.齊柏林基金會共同發起的《為海洋發聲的故事衣》募資計畫將於2021年10月4日終止,每件聯名與設計單品,都留有贊助人專屬洗標簽署區,讓有心為環境貢獻心力的募資參與者,在故事衣上留下自己的痕跡,本次聯名部分所得也將回捐給「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持續推廣環境教育及培育更多環境記錄者,為台灣尋找下一個齊柏林。
採訪編輯:BeautiMode Text、Photo:Story Wear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Beauti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