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草間彌生(Yayoi Kusama)的代表作《自戀庭園》(Narcissus Garden)將迎來其首次展出的60週年。回望1966年,她並非威尼斯雙年展的受邀藝術家,卻在展場外草地上擺滿1,500顆鏡面球,以每顆2美元的價格向路人兜售。在那個由西方男性主導的藝術世界,一位亞洲女性藝術家以如此游擊、顛覆的形式,直接挑戰了藝術的殿堂權威與市場規則。這場行動不僅是她藝術生涯的關鍵轉捩點,也預示了她一生不循主流、不附流派,始終忠於自我的創作道路。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yayoi kusama (@yayoikusama_)
A post shared by yayoi kusama (@yayoikusama_)
60年過去,《自戀庭園》仍在世界各地展出,而草間彌生的魅力絲毫不減。許多人說,她的作品帶有一種難以言說的「療癒感」。這不只來自鮮豔的色彩與奇幻的造型,更是因為其作品深處蘊藏的痛苦與希望、恐懼與勇氣,觸碰了觀者內心最真實、最柔軟的部分。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YAYOI KUSAMA MUSEUM (@yayoikusamamuseum)
A post shared by YAYOI KUSAMA MUSEUM (@yayoikusamamuseum)
創作是生存,也是一場孤獨的革命
「草間彌生的創作,是她的生存本能。」——藝術史學者林曼麗教授一語道破了核心。她指出,草間彌生的藝術並非追隨潮流,而是一種內在精神狀態的自我解救。這並非浪漫修辭,而是貫穿其一生的真實寫照。從早年在紐約身無分文、精神壓力巨大,到1977年自願長居精神療養院至今,創作始終是她抵抗內心崩潰、維持生命運轉的唯一方式。林教授更直言:「她如果沒有創作,可能早就自殺幾十次了。」
這也解釋了為何她的藝術從不依附任何流派。當1960年代的紐約藝壇被普普藝術的冷靜與極簡主義的理性所主導時,草間彌生完全反其道而行。她以極度個人、充滿手工感、情緒飽滿且源於內心幻覺的創作,走上了一條孤獨卻前衛的道路。她不追隨歷史,而是如林曼麗所說,成為「一個創造美術史的人」。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yayoi kusama(@yayoikusama_)分享的貼文
yayoi kusama(@yayoikusama_)分享的貼文
當藝術成為療癒他人的途徑
正因創作源自如此真實的生命搏鬥,草間彌生的作品才能讓人「感覺被理解」。她將腦中的幻覺化為無限延伸的圓點,這種重複的圖像對她而言是一種「消融」(Obliteration)——既是被吞噬的恐懼,也是將自我融入宇宙的渴望。她將對性的焦慮與厭惡,轉化為充滿陽具符號的軟雕塑,這種創作過程,近似一種自我施行的「暴露療法」。她透過主動創造、大量複製她所恐懼之物,將被動的恐懼轉化為主動的掌控,從而在這個過程中獲得「解脫」。
這些看似抽象的視覺語彙,是她將內心無法言說的焦慮具象化的成果。她將最混沌的幻覺,轉化為具有視覺節奏與秩序的圖像,這個過程本身就帶有強大的安撫力量。當觀者沉浸在她的鏡屋或圓點世界時,那些深藏在我們潛意識中的不安與矛盾,彷彿也被她一同表達、一同安放了。正如林曼麗所說:「她的救贖,其實就是大家的救贖。她幫你感受了,她幫你表達了,所以你有時候會從她的作品中得到一種療癒的狀態。」
勇氣,是來自痛苦之後的亮光
療癒,從非刻意營造;光亮,也非與生俱來。這種在無盡黑暗與對光的極致渴望之間的拉扯,構成了她創作的核心敘事。林教授在策劃2024年於北師美術館舉辦的《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特展時,特別選錄草間於1988年創作的詩作《我要打開21世紀光輝的門》,詩中蘊含的渴望與決心,正是因為她曾被黑暗吞噬,才如此真誠動人。「有多痛苦,她就有多希望這個光跟亮。」林曼麗如此詮釋。
草間彌生從不是一位販賣「可愛療癒」風格的藝術家。她的圓點,是苦難與癒合的雙重印記。她將痛苦轉化為圖像,把恐懼織成節奏,用最誠實的創作,與自己和解,也意外地療癒了整個世界。療癒,從來不是她刻意營造的,而是她與自己搏鬥後自然產生的光與力量。
2026年,《自戀庭園》將滿60年。我們所紀念的,不僅是一件作品,更是這位藝術家數十年如一日的戰鬥姿態。如今已90多歲的她,從未停止創作。那畫布前的身影,既是她不變的生存節奏,也是一封永不止息、獻給所有掙扎靈魂的長情信。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YAYOI KUSAMA MUSEUM(@yayoikusamamuseum)分享的貼文
YAYOI KUSAMA MUSEUM(@yayoikusamamuseum)分享的貼文
自戀庭園、裸體乍現與時裝事業... 草間彌生挑戰權威的藝術人生 成為圓點女王前,她曾是個害怕的小女孩 走進草間彌生內心世界 赴美圓夢超坎坷!洋裝、鞋尖藏美元 草間彌生自述紐約宛如「活地獄」 圓點女王經典作相隔50年重返紐約!草間彌生代表作「自戀庭園」1,500顆銀球閃耀紐約洛克威海灘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Beauti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