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Art Formosa福爾摩沙國際藝術博覽會於7月24日在台北圓山花博爭艷館登場,今年以「三維空間」為策展主軸,將焦點從過去以平面繪畫為主的呈現方式,擴展至雕塑、裝置與新媒體創作。這不僅是展會歷年定位的一次轉向,也回應當代藝術在媒材與形式上的跨域流動。
來自台灣、日本、韓國、法國、緬甸、泰國、馬來西亞與香港等地的56家畫廊,共同構築一場跨國連線的藝術現場。300多位藝術家的作品穿梭於各種尺度與材質之間,反映出亞洲藝術場域中持續變動的語言與關係結構。雖然立體作品在其他藝博會早有出現,本屆展覽仍展現出Art Formosa自身策展邏輯的轉變。
相較過往偏重繪畫與攝影的展出內容,今年首度將雕塑與裝置藝術規模化納入,成為較明顯的調整。由北藝大教授王福瑞與南藝大副教授羅禾淋聯合策展,規劃包括「雕塑大陣」在內的多項展區,並邀集劉柏村、黎志文與董明龍三位雕塑藝術家帶領策劃,呈現台灣立體創作在材質與形式上的延展性。此外,也有黃冠勛《Unwilt》、李勇志《過期霓虹—視角》等裝置作品,探討動能、光影與空間感知之間的關係,帶出新媒體藝術的在地實踐。
國際藝廊方面,馬來西亞Core Design Gallery聚焦記憶與身體感知的造型語言,日本銀座Gallery G2展出色彩濃烈的肖像畫作;韓國bb_4rt_official與緬甸Summit Arts Collection等單位,則分別從不同文化視角切入,帶來東南亞創作能量的片段拼圖。整體展覽雖無意宣示某種亞洲藝術主流趨勢,但透過展品選件與藝廊互動,提供觀眾多層次的觀察座標。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展會首度結合音樂展演與公益行動。尚畫廊以「藝術聯合國」為概念,與法國藝術家Paule Riché合作展出五米高作品《Brush & Bow》,並於開幕當日舉辦「五把大提琴公益音樂會」,由Franck Bernède博士與多位國內外音樂家聯合演出,在視覺與聽覺之間打造跨領域對話的現場。同時,觀眾可自由捐款支持台南菁寮天主堂修復工程,藉由藝術行動延伸至文化保存議題。
另外,展會期間亦舉辦論壇活動,主題為「後疫情時代藝術品市場變動趨勢:華人與東亞社會」,由中山大學藝術管理與創業研究所主辦,邀請學者胡懿勳、張正霖與陳宏星進行對談,從文化產業、收藏市場與藝術經濟角度切入,為藏家與業者提供市場走向的觀察依據。
2025 Art Formosa福爾摩沙國際藝術博覽會 公眾展期:7月25日(五)- 7月27日(日) 11:00 - 19:00 展覽地點:台北圓山花博爭艷館(10491台北市中山區玉門街1號) 售票資訊:https://bit.ly/artformosaticket
Text、Photo:Art Formosa
不只是逛街!在COS遇見藝術:一場融合時尚與策展的沉浸式體驗 告別黑暗,擁抱希望:《超人》美術團隊如何建構一個光明的DC新宇宙 再創世界紀錄的火焰跳傘不是冒險,是準備的藝術——湯姆克魯斯的極限哲學 打破平面框架,走進「三維空間」的藝術宇宙!2025 Art Formosa打開立體創作的大門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Beauti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