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自行腦補 探索生活與藝術的想像

用LINE聊天時,常用可愛、搞笑的貼圖傳遞自己的心情,看到熊大發火,就會「自行腦補」對方是否不開心、正在發怒。今年3月,台北數位藝術中心以「將至的腦補」為題,展示9位藝術家的作品,探索影像所產生的想像空間,展覽展至4月24日。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6/03/20

日本義大利建交150週年 展出藝術浪子卡拉瓦喬

今年,日本為了紀念與義大利建交150週年,展出義大利藝術巨匠卡拉瓦喬(Caravaggio)的作品,讓人們一睹卡拉瓦喬明暗對比強烈、人物表情戲劇化的畫風。其中,卡拉瓦喬描繪聖經人物的畫作《陶醉的抹大拉馬利亞》(Mary Magdalen in Ecstasy),是四百年來首次公開亮相。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6/03/19

被納粹搶的畢沙羅 美國歸還法國原藏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曾被迫害的猶太後裔不只要求德國政府道歉,也持續尋找當年被納粹掠奪、下落不明的藝術品。2月,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University of Oklahoma)宣佈,今年夏天將歸還印象派畫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牧羊女圈羊》(Shepherdess Bringing in Sheep),給原藏家的繼承人莉昂‧梅耶(Leone Meyer)。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6/03/13

不一樣的旅行 藝術家凝視日常風景

「真正的發現之旅,不是尋找新的風景,而是擁有新的雙眼。」─普魯斯特 到遠方旅行,常被時間與金錢限制,只遊覽重要的名勝景點就離開,但到異地駐村的藝術家,能長時間待在同一個地方,感受當地特有的文化與生活。今年2月,台北國際藝術村以「常日.行旅」為題,展示8位在台北駐村的藝術家作品,探索他們如何用自己的觀點凝視台北,展覽展至3月20日。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6/03/12

從紙上躍然而出 真實版的竇加舞者

無論芭蕾舞者上台演出或在休息室排練,印象派畫家竇加(Edgar Degas)都能精確捕捉她們的動作,為她們畫下美麗的瞬間。今年2月,時尚雜誌《哈潑時尚》(Harper's BAZAAR)邀請美國芭蕾舞團(ABT)首席舞者柯普蘭(Misty Copeland),裝扮成竇加畫筆下美麗舞者,拍攝一系列照片,打造真實版的竇加畫作。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6/03/10

到藝術英國網當偵探 找出畫作的創作者

想欣賞透納(J.M.W Turner)、盧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等英國藝術家的作品,現在不必遠赴英國,只要到「藝術英國」(Art UK)網站,就能瀏覽這些大師名作!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6/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