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怕顏色變太亮 專家反對羅浮宮修復達文西

油畫保存不易,常因為濕度過高、太陽曝曬、保護清漆變黃,讓畫面逐漸劣化。今年1月,法國羅浮宮(Louvre)決定修復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名畫《施洗者聖約翰》(St. John the Baptist),卻引發人們爭論,部分藝術專家認為清洗畫作後,顏色會過度明亮,失去達文西原有的風格。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6/02/28

舔冰淇淋很色情?臉書移除普普女王作品

今年2月,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為了宣傳新展覽「國際普普藝術」(International Pop),在臉書發佈比利時藝術家依芙琳‧艾塞爾(Evelyne Axell)《冰淇淋》(Ice Cream)當作廣告。但臉書不認為這幅畫是普普藝術的經典作品,反而以「裸露過多肌膚」、「引人遐想」為由移除圖像,此舉引發人們爭論。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6/02/27

交織藤蔓與光影 施彥君「書寫」狂草

寫狂草時,筆勢快速流暢,每個字彼此相連、一氣呵成。但藝術家施彥君捨棄毛筆與水墨等媒材,改用藤蔓編織豪邁奔放的線條,表現狂草律動、淋漓潑灑的意境。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6/02/14

化悲傷為創作 藝術家沒結果的戀情

失戀會令人心碎、不自覺掉淚,甚至對周遭一切感到絕望。法國雕塑家卡蜜兒(Camille Claudel)19歲時愛上老師羅丹,長期擔任他的助手與模特兒,還替他生育兩個孩子,付出了青春與才華,但羅丹(Auguste Rodin)始終有另一位伴侶蘿絲(Rose Beuret),她等待10多年後,憤而選擇分手,卻因無法承受戀情消逝的痛苦,人生最後30年都在精神病院度過。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6/02/14

現代文明的衝擊 原住民用藝術書寫歷史

阿美族居住在太平洋沿岸超過三百年,世代在海邊撿拾海菜與海膽為生,但隨著人們過度開發土地、盜採砂石,海岸線逐年後退,讓阿美族的生活空間被壓縮。阿美族藝術家拉黑子為了避免傳統文化消失,開始透過部落的生活習慣「撿拾」廢棄物,彷彿找回被人們遺棄的事物與文化。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6/02/07

情色的界線? 展裸畫卻禁止裸體

今年1月,盧森堡行為藝術家羅伯狄絲(Deborah de Robertis)在法國奧賽美術館(Musée d'Orsay)全身赤裸,模擬印象派畫家馬奈(Edouard Manet)《奧林匹亞》(Olympia)情景,結果遭到警方拘留。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6/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