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辭職後終獲自由?英國版《Vogue》前總編輯:人們總是試圖讓我感到內疚

2017年初,英國版《Vogue》總編輯Alexandra Shulman辭職,離開服務長達25年的職位,半年後,她清點了自己的衣櫃,整理出一共549件單品,每一件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近期她所出版的回憶錄《服裝…以及其他重要事物》(Clothes... and Other Things That Matter)的故事,也就從此展開。
By BeautiMode  |  2020/06/09

「我努力畫出她們的堅強和自信」這一年,她和世界最有影響力的100位女性獨處!一覽著名插畫家Gayle Kabaker的創作筆記

Gayle Kabaker 從事插圖創作已有 35 年以上的資歷,曾多次與《The New Yorker》合作,她喜歡探索各種形式的美,作品則是傾向於女性化的風格。去年,Vital Voices Global Partnership 向她提出邀請,計畫於一年內畫出全球百位在社會、經濟、文化和政治上有成就的女性領導者肖像,Gayle Kabaker 毫不猶豫就答應了。
By Women In Work  |  2020/06/08

那些年,由王公貴族引領的潮流—西歐貴族熱愛的針織長襪

那一年,花草已然滋生綻放的六月中旬,向來多雨多霧的倫敦終於迎來怡人夏日,童貞女王伊莉莎白一世(Elizabeth I, 1533-1603)穿著鑲繡珍珠寶石的白色禮服,一如平日於臣民面前的華麗氣勢,前往布萊克法爾(Blackfriars,又稱黑修士)參加婚禮。這幅《伊莉莎白一世於1600年6月16日造訪布萊克法爾》(Visit of Queen Elizabeth to Blackfriars, June 16, 1600)就是描繪如此場景。
By BeautiMode  |  2020/06/08

電影首映有他在,才安心!近半世紀守護電影人心血結晶的「江先生」

一九七〇年代入行,至今累積了近五十年的放映經驗,人稱「江先生」的江泰暾,是「台灣電影放映」的代名詞,他為許多場館量身打造放映設備,完成許多困難的戶外放映活動,不但深受導演信賴,也為觀眾帶來高水準的觀影品質。台北電影節期許藉由獎項的頒發,鼓勵電影產業中默默努力但難以被注意的幕後推手。
By BeautiMode  |  2020/05/21

寫回憶錄被Anna Wintour絕交?André Leon Talley:這其實是封給她的情書

時尚界人士出版回憶錄並不稀奇,但在上架前幾個月就掀起熱議,甚至讓出版社因此決定讓書提前亮相,似乎就沒有那麼常見了。這本由《Vogue》前特約編輯André Leon Talley所撰寫的自傳《雪紡風衣:一部回憶錄》(The Chiffon Trenches: A Memoir),因為書中分享了許多對已故「時尚大帝」卡爾拉格斐(Karl Lagerfeld)以及「時尚女魔頭」安娜溫圖(Anna Wintour)的第一手回憶及批評,在部份書稿外流後,於媒體上引起軒然大波,但André Leon Talley在接受許多不同家媒體訪問時,數次表示這本回憶錄絕非是為了報復而寫,相反地,它其實是一封給Anna Wintour的情書。
By BeautiMode  |  2020/05/20

以寫實繪畫探索身分認同 盧昉跨越時空的藝術旅程

在當代藝術百家爭鳴、求新求變的大環境之中,繪畫很自然地走向了新的可能性。對於當代寫實藝術的創作者盧昉(1977-)而言,精緻細膩的形式與反應生活的內容該如何銜接,也永遠都是有趣而重要的課題。盧昉的創作奠基於寫實油畫,並以個人經驗與社會觀察,創作讓人目不暇給的作品,廣受各界的肯定認同。而其之所以能有如此的成就,除了本身藝術深度及原創性的表現亮眼以外,更是來自於幕後的重要推手-多納藝術(台北)長期的經紀與代理。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20/05/15

這個世界怎麼了?讓《一分鐘雕塑》帶你玩味荒謬的藝術

《一分鐘雕塑》(One Minute Sculptures)是奧地利藝術家歐文沃姆(Erwin Wurm)在1988年發想的藝術計畫,通常包含一個人和一件日常物品,在短時間內(不限定一分鐘)擺出怪異、有趣的動作呈現極致的「不合理」,像是鉛筆拿來當耳塞、椅子掛在頭上等。跟持久型的傳統雕塑不同,他的作品時效短,常以攝影紀錄,因此讓雕塑魅力能更直接的傳遍全球。
By BeautiMode  |  2020/05/14

集結各式潮流的1960年代,這些法國設計師你認識幾位?

如果說1950年代的時尚特色是端莊、樸素、合宜,那麼1960年代則集結了各式潮流。這些法國設計師中,有人帶領香奈兒成衣線重躍時尚潮流,有人引領未來主義風潮,也有人打造雌雄同體的中性風,並首度將丹寧布用於高級訂製服......
By 原點出版  |  2020/05/14

網路逼走解構鬼才?親自解密退出時尚始末 Martin Margiela對「這件事」感到遺憾

2009年底,席捲全球的金融風暴令經濟持續低迷,不久前才慶祝創立20週年的Maison Martin Margiela,也因品牌創辦人Martin Margiela決定退出時尚界,迎來了難忘的轉捩點,這項決定不僅震驚了時尚界,也令這位原本就相當低調的設計師,幾乎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此後甚少有媒體有機會捕捉到他的身影,但近期在德國導演Reiner Holzemer所執導的紀錄片《Martin Margiela:親自講述》(Martin Margiela: In His Own Words)中,Martin Margiela親自帶領拍攝團隊分享自己的時尚生涯,讓外界終於有機會透過他的雙眼,回顧過去的輝煌。
By BeautiMode  |  2020/05/13

時尚與藝術的跨界對話!以服裝描寫生命歷程的台灣服裝設計師

2014年,前第一夫人周美青於國慶典禮上身穿吳日云所設計的禮服,使他名聲遠播,而早在2011年他便創立了同名品牌Austin.W,欲透過簡約線條訴說對世界的想像,更於品牌邁入十年之際,推出《十年瞬間|Austin.W吳日云跨界藝術展》,期望以展覽敘寫品牌十年來的脈絡與故事。
By BeautiMode  |  2020/05/11

《好萊塢》背後的真實悲劇 被歧視埋沒的華裔女星-黃柳霜的故事

華裔演員登上好萊塢大銀幕,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然而,對於生活在上個世紀初期的女星黃柳霜(Anna May Wong)而言,連想獲得試鏡機會,都難如登天,因為在當時,好萊塢幾乎沒有任何亞裔演員;近期Netflix製作的迷你影集《好萊塢》(Hollywood),藉由講述二次大戰之後,一群年輕非白人演員及電影幕後工作者,如何在白人主宰的好萊塢生存,最後功成名就的故事,在影集的虛構故事中,由台裔女星楊雅慧(Michelle Krusiec)飾演的黃柳霜,最後終於得到她應得的成就與地位,但在真實世界中,直到過世前,這位為無數亞裔演員開啟好萊塢明星之路的女演員,才華始終都沒有得到應有的認可。
By BeautiMode  |  2020/05/08

無懼外在眼光堅持少女心!風格宛如玩瘋小孩的美國設計師Betsey Johnson

你是否有想打扮得花俏,卻又擔心招來異樣眼光的煩惱呢?如果有,不妨學習年過七旬的美國設計師Betsey Johnson,自1978年起,她前衛、潑辣、戲劇化中帶點孩子氣的有趣設計,擄獲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女心,搭配招牌的淘氣笑容,成為許多美國女性的共同記憶,這為曾於2015年獲得美國時尚設計師協會(Council of Fashion Designers of America)終身成就獎的設計師,近期與作家Mark Vitulano合作撰寫了自傳《Betsey:一部回憶錄》(Betsey: A Memoir),從自己的視角出發,回顧她過去從無到有開創事業的歷程、失敗的婚姻、吸毒成癮的伴侶,以及後來公司聲請破產又努力重啟站穩腳步的歷程。
By BeautiMode  |  20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