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設計

《遇見世界十大教堂:建築師帶你閱讀神聖空間》從基督到阿拉 亙古不變的光

聖蘇菲亞大教堂從十五世紀落入回教徒手中,牆上的基督圖像被塗上灰泥,成為膜拜阿拉的空間,到今日基督鑲嵌壁畫再重新整修,這當中,從基督到阿拉,再從阿拉重回基督的艱辛歷程,其核心價值就是亙古不變的光。
By 時報出版  |  2016/06/23

將美好的設計還給建築-19世紀羅馬尼亞百年大宅成就絕美書店

即使人們已經習慣地在移動裝置上閱讀,但對於手上拿著紙本的感覺總是更實在一些,而逛書店對現代人來說,也成了一種附庸風雅的樂趣。當紙本逐漸凋零時,其實卻也正有著一群人因而越來越重視「書」的存在,書店也自然而然變成一處人們開始珍惜的場所。
By La Vie行動家  |  2016/06/19

比利時超現實主義先驅 恩索爾身價持續看漲

比利時象徵主義畫家恩索爾(James Ensor),筆下的人物身穿華美衣裳,臉孔卻是骷髏頭或面具,營造怪誕荒謬的氛圍,被視為表現主義與超現實主義的先驅。5月31日,恩索爾於1930年完成的作品《受洗的面具》(Baptême de masques),在維也納拍賣公司多羅索姆(Dorotheum)舉辦的「現代藝術拍賣會」上,以102萬歐元(約3737.74萬台幣)成交,是當天拍出價格最高的畫作。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6/06/19

用設計說故事!安特衛普六君子之一Walter Van Beirendonck用雲朵、小精靈打造夏日繽紛家居

陽光充足的夏日是瑞典一年當中最快樂的時光,人們會隨著日照時間拉長,將家裡的佈置、擺設換上明亮外衣。為慶祝夏天的到來,家居品牌IKEA攜手安特衛普六君子之一的時尚設計師華特梵布倫登克(Walter Van Beirendonck),以天馬行空的故事為主軸,推出色彩繽紛、童趣十足的限量GLÖDANDE系列。
By BeautiMode  |  2016/06/18

美國買槍到底有多容易?駐美特派記者范琪斐:可能比買星巴克還容易!

我看很多報導說在網路上買槍多麼容易,我試了一下,哪裡容易?簡直像淘寶網,長長短短各種口徑品牌,密密麻麻,其中一個網站,光半自動霰彈槍就有七百多種,我看了十分鐘之後,便放棄了,我對槍的知識太少,難不成跟我買車一樣,用顏色決定?還是找個有售貨員的地方去買。
By 時報出版  |  2016/06/16

台中新地景《春曉》 一朵微微綻開的花

台中縣市合併、升格為直轄市後,陸續啟用台中新市政大樓、市議會、台中歌劇院等國際名家建築,以及秋紅谷生態公園,替城市地景帶來新樣貌。6月5日,美國藝術家艾德_ 卡本特(Ed Carpenter)為台中量身打造的公共藝術作品《春曉》,也即將在市政公園亮相,可望再替當地增添新亮點。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6/06/15

《吃一場有趣的宋朝飯局》內褲和飯局

中國人的進食方式出現過三大變革。 很早很早以前,聚餐時採取「分餐制」,就像吃西餐或者日本料理一樣各吃各的,後來才改成「共餐制」。 很早很早以前,我們和歐洲人一樣,餐桌上離不開刀叉,後來才改用筷子。 很早很早以前,我們像日本人那樣跪在榻榻米上吃飯,後來才改坐在椅子上進餐。
By 時報出版  |  2016/06/14

卡爾拉格斐與輝柏鉛筆合作 推出應有盡有的素描文具組合「Karlbox」

雖然始終來自於人心的科技,協助解決了生活中的不少難題,卻也同時讓部分傳統物件漸漸走向歷史,例如膠捲底片、錄影帶等等。不過最近時興的手寫字體、塗鴉著色本等等,倒是讓許多人在敲打鍵盤之餘,紛紛著迷於自己動手書寫的樂趣。曾說過自己仍偏愛紙本書籍、喜歡在窗邊素描的時尚設計師卡爾拉格斐Karl Lagerfeld對各式文具更是有所執著,日前他就與鍾愛的文具品牌-輝柏鉛筆Faber-Castell合作,推出一款具備所有素描工具的「Karlbox」。
By BeautiMode  |  2016/06/13

睽違四年倫敦再現!草間彌生於Victoria Miro重現「南瓜鏡屋」!

被英國《泰晤士報》評選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更於今年獲得2016年最具影響力人物,在日本獲獎不斷,是相當重要的當代藝術家,也曾獲頒美國終身成就獎、法國藝術及文學騎士勳章等殊榮,從平面的繪畫創作、雕刻到裝置藝術,她的創作風格獨特、多元,無人所及。這個人就是草間彌生。
By La Vie行動家  |  2016/06/13

楚門的世界真實版?! 荷蘭首創Dementia Village療養村 用最棒的方式照顧父母餘生

生命中的那些意想不到 人生有許多意想不到,那些身不由己在生老病死中也難以避免,當我們眼見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逐漸老去,我們的無能為力最後只好託給毫不相關的護理人員照料,冰冷的老人院、療養院,好像一切都只能這樣悲傷地發生。但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有個與世隔絕的桃花源,用完全不同於我們認知的方式,替我們疼惜最親愛的家人。
By La Vie行動家  |  2016/06/12

挑戰你的強迫症!Zsolt Hlinka 再次拍下布達佩斯極致對稱之美

當你抬頭看向天際時,還能看見湛藍的整片天空嗎?身於都市生活中久了的我們,似乎看見整片藍天都是一種奢侈,當我們哀嘆著自己只能坐井觀天,無法看見自然美景時,攝影師Zsolt Hlinka卻在當中找到了另一種樂趣。
By La Vie行動家  |  2016/06/11

巴黎時尚博物館《Anatomie d'une collection》展覽 訴說人與衣服間的親密關係

所有衣服,背後都有一段未必為人所知的故事,尤其是那些曾被深深珍惜、曾陪伴著某人走過千山萬水的衣服,更是乘載著獨一無二的迷人溫度。來自巴黎的時尚史專家暨策展人,同時也是巴黎時尚博物館(Palais Galliera)館長的Olivier Saillard,就以此為主題,訴說自18世紀開始,那些曾躺在某戶人家的衣櫃中,靜靜汲取著時代洪流的服裝歷史。
By BeautiMode  |  2016/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