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

時尚界呆萌毛小孩來拜年!原來這些設計師都是時尚犬奴

今年農曆春節適逢狗年,幾位知名設計師都派出家中愛犬,為新年限定商品增添萌味,而時尚界更有許多愛犬成痴的設計師,不僅為狗狗設立Instagram帳號,更愛和牠們曬恩愛,如Marc Jacobs、Thom Browne、Phillip Lim等人,在Q萌的毛小孩之前,都成了時尚界犬奴。
By BeautiMode  |  2018/02/16

透過住宿支持在地設計!Home Hotel攜手台灣品牌打造環保客房 「與設計共眠」展現再生創造力

以MIT(Made in Taiwan)為精神主軸的Home Hotel,長期推廣帶有國際觀與獨特性的台灣品牌,自2016年開啟「與設計共眠」專案,攜手台灣設計品牌打造專屬客房,五種房型分別命名為閱讀、工作、後花園、休息與交流,引領國際旅客在住宿期間以最純粹的方式感受在地設計能量。另外,Home Hotel秉持社會企業精神,將房費部分收益持續回饋給設計師,創造正向、永續的合作循環。
By BeautiMode  |  2018/02/15

打造真正有愛的家具!Brut Cake Kids讓孩子在美與獨特的事物中成長

台灣藝術家鄧乃瑄(Nicole)在2012年成立Brut Cake這個品牌,受到女兒啟發的Brut Cake Kids則是延伸出來的孩童生活設計品牌,傳承環保、創意、天馬行空、與眾不同的設計精神
By BeautiMode  |  2018/02/14

伴侶一起做瑜伽,讓感情迅速升溫

如想與朋友或戀人感情更親密,可試試以下4個伴侣瑜伽體式,會令人覺得興奮而有趣。
By Yoga Asia  |  2018/02/14

非池中2017年度影響力藝術人物——數據反應觀察

在當今世界市值前幾大公司,如臉書、騰訊、阿里巴巴、蘋果、亞馬遜、谷歌、微軟等大數據資料戰已經全面進入白熱化的今天,數位媒體與電商的興起,大大弱化了傳統媒體與實體通路。如去年11月21日,時代公司宣佈易主,旗下擁有94年悠久歷史、可說是世界最為知名的『時代雜誌』,也難抵數位資訊大浪。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8/02/14

了解這7件事,你也可以享受幸福的一個人旅行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想要到某一個景點去旅行,卻因為找不到旅伴、彼此湊不出時間,甚至因為旅行目的不同的意見分歧,最後打消了出遊的興致;你曾試著想要一個人旅行,但往往因害怕、踟躕、猶豫,少了踏出那框架的感動。
By 遠見雜誌  |  2018/02/14

每張照片都在說一個故事 莊靈談他的攝影觀點

關渡美術館展出「莊靈.靈視人間攝影展」,展陳資深攝影家莊靈1960年代迄今的精選作品。隨著莊靈的生涯起伏,每一張照片都訴說著獨特的故事。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8/02/14

解決冬天手腳冰冷 這麼做就行啦!

天氣好冷,手腳永遠都是冰冰的,但只要做幾個簡單動作,就能活絡手部末梢神經;現在由旭亞老師來跟我們分享冬天溫暖手腳的練習,也可參考另一部有關腳部的練習,立即就可以改善唷!
By Yoga Asia  |  2018/02/13

推動Hip Hop文化一詞誕生的傳奇攝影記者Martha Cooper:「我所看到Hip Hop都是在街上看到的,而不是在夜店裡或網頁上。」

如果你熱愛街舞、嘻哈、塗鴉等有關街頭文化的一切,那你必須認識這位嘻哈文化推手Martha Cooper。現年已經80歲的她,豐富的人生閱歷和如同電影般的經歷,很難在一兩千字的文章全部透徹介紹完,而此次透過PUMA SUEDE 50週年活動中,JUKSY很榮幸能夠採訪到Martha Cooper本人,如果你也想了解這位女攝影記者,如何見證Hip Hop文化一詞誕生,甚至是參與其中的重要推手,那請繼續看下去。
By Juksy  |  2018/02/12

台灣首次連結現代美術館與傳統古蹟廟宇對話的藝術展《第二屆出彰化城藝術展》

說到台灣在地傳統民俗廟宇文化的藝術展覽,不得不關注已經連續舉辦第二屆的「出彰化城藝術展」。此次第二屆出彰化城藝術展與南瑤宮的合作並不是把其中一件作品展出在傳統古蹟廟宇當中,就可以稱作與古蹟廟宇的連結,而是把南瑤宮的題材以及整座南瑤宮的歷史脈絡、建築美學、傳統文化,以及其背後支持的民眾也一起分享在這個載體文化系統中。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8/02/12

璀璨的華夏文明 大英博物館中國展廳整修18月重現風華(上)

歷經18個月的漫長整修與裝潢,倫敦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的嶄新中國展廳已於2017年12月14日對外開放(圖1)。受到何鴻卿爵士(Sir Joseph Hotung)的慷慨贊助與大力支持,館方不僅重新調整展品陳列方式,也同時升級展櫃與照明等基本設備,更新增書畫、絲綢和現當代工藝,闡明中國藝術的多元傳統與持續創新(圖2)。新展廳的內容共分為16個單元,其中不以物件種類來區別,而是按照時間順序展現不同朝代的作品。策展團隊亦在每個專櫃中央呈現焦點精品,藉此衍生相關的詮釋議題和名作群組,讓觀眾能夠近距離地欣賞文物而產生歷史時代感(圖3)。依著陳設展品如石器、玉件、青銅、陶瓷、雕塑、漆作、繪畫和文玩等,深度探索中華文明的時序演變。
By 典藏藝術網  |  2018/02/11

用羊毛織出台灣豐富森林面貌!阿根廷藝術家Alexandra Kehayoglou的「綠色織品」技藝

保護自然有千百種方式,來自阿根廷的藝術家Alexandra Kehayoglou,用柔軟且溫暖的羊毛線,織就一件件大型的藝術作品,試圖將童年回憶和保護自然的嚮往揉捻至織品中,以此記錄地景並讓人反思自然保護的重要性。
By La Vie行動家  |  2018/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