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設計

全新2019年度代表色?Pantone選出三款「絢麗卻致命」珊瑚色 警示全球暖化下的海洋危機

過去30年裡,曾存在於世上超過50%的珊瑚礁如今已消失死亡,珍貴海洋生態系統,被貪婪、過度開發和嚴重汙染給狠狠剝奪吞噬。為了讓人們正視此問題,色彩權威Pantone近來則釋出三款不同於2019年度代表色「活珊瑚橘」(Living Coral)的色系,有別於活珊瑚橘所象徵的愉悅、充滿有機生命力,作為呼籲人們正視海洋生態的「Glowing,Glowing,Gone」計畫的代表色,則揭示珊瑚死亡前發出的絢爛螢光色調。
By La Vie行動家  |  2019/06/30

收藏足以在博物館辦展!艾爾頓強比毒品更難戒的購物欲

提到英國國寶級歌手「強叔」艾爾頓強(Elton John),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是迪士尼動畫電影《獅子王》(The Lion King)插曲〈今晚你感受到愛了嗎〉(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或是在電影《金牌特務:機密對決》(Kingman:The Golden Circle)裡被綁架的超級巨星,又或是2018年與義大利精品品牌Gucci合作的聯名系列?
By BeautiMode  |  2019/06/24

當有一天,美術不再是做美勞

前幾週曾貼了一張三個圈的作品,有20版,一版要賣2,000英鎊的貼文,在不知道藝術家是誰的情況下,朋友們自然譁然一片~(這位藝術家的作品也曾來2019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擅長以物件材料裝置創作。) 別開生面的藝術作品,簡簡單單的三個圈是否能打動藏家的心? 這在亞洲在台北顯然是不容易成立,在倫敦卻是在頂尖藝廊與泰特美術館(Tate)成立的事實。
By BeautiMode  |  2019/06/22

隱身於電影幕後的職人們——概念設計師、收音師及調色師在做什麼?

導演、製片、攝影師、剪輯師.......這些影視工作者的職業,或許你並不陌生,對他們的工作內容也略知一二。然而,在電影產業中,從無到有完成一部作品,所需的人才絕不僅此而已,還有更多隱身於幕後的從業者,也是成就電影的關鍵。
By DC FILM SCHOOL  |  2019/06/19

全球最美書店+1!中國西安「言几又」書店 蔦屋設計師讓10公尺書牆遇上13萬冊藏書

說起西安,會想到什麼呢?身為中國最古老的城市之一,這裡曾是兵馬俑下葬之處,是七千餘公里長的絲路起點,也是千年來諸多朝代的首都。然而今日的西安已躍為中國科技重鎮,包括阿里巴巴、華為、京東等科技公司,於此都設有技術或營運中心,可謂傳統與現代相互衝擊的地方。
By La Vie行動家  |  2019/06/18

經典場景如何誕生?一窺《一級玩家》、《瘋狂亞洲富豪》的幕後巧思

電影場景不僅是故事發生的背景舞台,同時也是為劇情帶來深度、賦予影像個性的重要視覺元素。本文將分別自《2001太空漫遊》(2001:A Space Odyssey)、《瘋狂亞洲富豪》(Crazy Rich Asians)及《一級玩家》(Ready Player One)三部作品中,選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電影場景,並分享幕後團隊的設計巧思。
By DC FILM SCHOOL  |  2019/06/17

最藝術的巴黎麥當勞!義大利設計教母Paola Navone施展「不完美」讓30年老店變身藝文速食空間

捨去了招牌黃紅色調,Paola Navone讓柔和自然的湖水藍和清新灰白波卡圓點印花包覆整個空間,搭配撞色的繽紛裝飾與桌椅,替空間營造出活潑氛圍,每個轉角區域都是一處獨一無二的新潮空間,像是童趣的海洋城堡,也像是復古藝文沙龍,讓吃薯條漢堡這件事也能變得很時尚。不過若你問Paola Navone最初是以怎樣的概念來實現麥當勞空間全新形象,答案是她多年秉持的「不完美」生活美學。
By La Vie行動家  |  2019/06/15

中西交融!《有界之外:卡地亞・北京故宮工藝與修復特展》喚醒時間的技藝

為呈現東西方藝術交流中的互鑑,睽違10年,卡地亞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再度攜手合作,在午門展廳展出《有界之外:卡地亞・北京故宮工藝與修復特展》,跨越時間和技藝的界限,體現北京故宮與卡地亞對文化的尊重與包容,對激發藝術靈感淵源的不懈探索。
By BeautiMode  |  2019/06/13

巴黎聖母院化身空中無邊際泳池、藍色塑料屋頂?法國參議院要求恢復原貌 拒絕建築師「腦洞大開」提案

法國政府公開向全世界建築好手招攬設計巧思,只不過五花八門的提案,例如空中花園、雷射塔、太空站,甚至無邊際泳池,各式誇張創新方案應有盡有,也惹得不少人直接喊話,希望能夠恢復到原有的樣貌。
By La Vie行動家  |  2019/06/13

【色彩,原來如此】柔弱還是反叛?最具爭議的粉紅色

粉紅(Pink)是一個容易產生聯想的顏色,過去三個世紀以來,它的文化意涵經歷數次轉變,18世紀時,它是男女通用的色彩,但在現代,它似乎成了女性專屬,一個顏色的意義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差異?色彩專家認為,這或許是因為粉紅色不是光學的原色,而是由三原色混合的結果。
By BeautiMode  |  2019/06/12

從A到Z!《A Magazine Curated By》26個字母窺見Kim Jones的小宇宙

作為比利時第一本時尚雜誌,《A Magazine Curated By》憑藉獨特的概念,開發創新的個性化內容,來表達其審美和文化價值。這本每期邀請不同時裝設計師擔任「客座策展人」的雜誌,設計師在與雜誌編輯團隊相互碰撞之下,啟發原創性與個人化的內容,傳達美學與文化價值。
By BeautiMode  |  2019/06/08

纖博館《遇見臺中》時尚產學交流展 編織中臺灣設計能量

作為全國第一間以「纖維工藝」為主題的博物館,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致力結合「纖維、時尚、綠工藝」三項元素,提供臺灣纖維藝術文化產業一個交流與發展的平台。為了扶植臺灣中部時尚產業創新發展,同時提升本土時尚的國際能見度,日前臺中市政府文化局以「百峰相聚、千川匯集」為主題,邀請設計師品牌與大學,參與《遇見臺中-時尚產學交流展》,開啟新舊世代間的對話
By BeautiMode  |  2019/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