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梅爾

林布蘭沒有告訴你的事:揭開巴洛克名畫《夜巡》的構圖、身世和秘密

林布蘭 (Rembrandt Harmeszoon van Rijn,1606–1669)是歐洲巴洛克繪畫代表人物,也是荷蘭黃金時代最多元、多產的藝術家,一生創作了許多素描、版畫和繪畫,產能驚人。然而,在他眾多代表作中,有一件特別與眾不同的作品:《夜巡》。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1/09/25

英國藝術家Penny :紙鈔是種媒材,鞭笞世俗是一種態度

英國藝術家Penny 的個展「破紙」(Broke),即日起至2021年1月30日在舊金山 Hashimoto Contemporary藝廊展出。而啟人疑竇的,在於不若多數展覽期待口碑發酵,觀眾越多越好,「破紙」不僅只接受舊金山灣區居民的預約參觀,整個展期亦是短短一個月...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1/02/15

那種艷麗光采歐洲人做不出來!讓巴黎旅人驚艷的中國袍服

尚普蘭從未踏足蘇必略湖,但尚.尼科萊(Jean Nicollet)卻曾經去過。尚普蘭旗下有好幾名負責深入林區搜集皮貨的皮貨商(coureur de bois),尚.尼科萊就是其中之一。尚普蘭出版一六三二年地圖的一、兩年前,尼科萊碰到一個歐洲人從沒碰過的部族,他或其他人就將那部族稱作皮安人(Puants),意為「發惡臭的人」。在最後一張地圖上,尚普蘭標出那個部族,指出有個「皮安族」,即「臭人族」,住在最終注入甜水海的湖泊邊。法語的「臭人」一詞乃是對阿爾貢昆語「髒水」一詞的訛譯,而阿爾貢昆族用「髒水」形容微鹹的水,也就是嚐起來帶鹹味的水。這個部族不自稱皮安人。他們是威尼皮古人(Ouinipigous),也就是今日所稱的溫尼貝戈人(Winnebago)。但是因為一番曲折複雜的推理,始終堅稱地平線另一頭的下一個水域必定是鹹的,必定是「臭的」——必定是太平洋——的推理,於是,這個名稱就冠在他們頭上。
By 遠流出版  |  2020/12/28

用光作畫!那些「暗盒」教維梅爾的事

暗盒曾是名符其實的「房間」,在十七世紀後縮小,並使用凸透鏡成像清楚,畫家們於是開始利用這個裝置來畫草圖。約翰尼斯.維梅爾就是其中一人。他是否實際描過暗盒的成像,終究還未定論,但我們至少能確定他絕對看過暗盒投影出的世界。這不是因為畫的透視法精準。畢竟他的畫反而經常偏離透視法,像是消失點有好幾個(詳見第2章)、近處的人物(彷彿透鏡成像一般)大得很極端,而這些有時並不符合透視法。不過,以上並非我們推測他用暗盒畫草圖的原因。我們會如此判斷,是因為他在作品中畫出了失焦的部分。這實在令人驚訝。
By 一起來出版  |  2020/12/26

曾在歐洲風靡一時!隱藏在上等毛氈帽背後的海狸悲歌

不知道法國人為何對海狸毛皮的需求永不滿足。法國人需要海狸毛皮,不是像原住民那樣,為了拿牠富光澤的上層毛皮來替衣服襯裡或鑲邊。法國人想要的乃是下層絨毛,這是製作毛氈的原料。海狸毛具獨特的倒鉤特性,放在含有醋酸亞銅和加汞阿拉伯膠的毒湯裡燜煮時,很易於牢牢纏結(製帽匠以易精神錯亂而著稱,因為工作時吸入毒湯的氣體)。如此燜煮過的毛皮,一旦經過捶打、曬乾,就成為製造上等帽子的絕佳毛氈。
By 遠流出版  |  2020/08/13

【名畫的故事】從維梅爾的帽子看見荷蘭社會的男女交往新規矩

維梅爾想必有幾頂帽子。雖然沒有文獻提及,但是維梅爾那一代有他那種身分地位的荷蘭人出現在公開場合,絕不會光著一顆頭的。看看〈台夫特一景〉前景處的人,不管是男是女,人人都戴著帽子或包著頭巾。窮漢湊和著戴的寬邊帽名叫klapmuts,較有錢的男子為了向人炫耀,戴上〈軍官與面帶笑容的女子〉(Officer and Laughing Girl)中的那種帽子。看到那位軍官在屋裡還戴著他那頂時髦的大帽子,根本不必大驚小怪。維梅爾筆下只有正在工作的男子沒戴帽子:音樂老師或科學家。追求女性的男人,絕對戴著帽子上場。男人進屋或向女人致意時要脫帽的習俗(今日已少有人記得的習俗),在當時還沒有。只有在君王面前,溫文有禮的歐洲男子才會脫下帽子,然而荷蘭人自豪毋須向任何君王鞠躬致意,鄙視那些奉行這規矩的人,因此荷蘭人時時戴著帽子。維梅爾在兩幅畫中將自己畫進畫裡,而那兩幅畫裡,他都戴著帽子。在〈老鴇〉(The Procuress)中,他屈居樂師這個小角色,戴著幾乎垂到一邊肩膀的華麗貝雷帽(譯按:扁圓的無簷帽)。十年後,在〈畫藝〉(The Art of Painting)中,他戴了更小得多的黑色貝雷帽,而即使在那時候,那都是這位藝術家有別於他人的獨特標記。
By 遠流出版  |  20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