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專欄

臺北時裝週停看聽及文化部的下一步

臺北時裝週從一開始蹣跚學步、業界質疑的濃濃文化味,文化凌駕時尚之上,形象定位在國際上發生了方向上的錯誤,尤其開幕秀的表演方式,什麼是「時尚文化」,什麼又是「文化時尚」,兩者誰才是主角,搞不清,令眾多資深時裝產業工作者憂心。之後長期在台灣策劃時裝活動且具國際時尚媒體背景的「赫斯特集團」及「樺舍集團」接連接手,負責標案計劃執行,為文化部導入正規的國際時裝週模式及產業該有的時尚氛圍,引進集團的國際及國內人脈資源,並學習國外時裝週以設計師為主,讓他們成為真正主角,臺北時裝週整體專業時尚形象才開始扭轉過來,在眾人不看好、保守勢力不支持情況下,今年正式進入第四年。
By BeautiMode  |  2021/04/29

被回收再製的衣服,接下來呢?關於永續時尚的另類思考

牛頓力學裡面的質量守恆定律,真的不要再騙自己了,時尚圈需要的不是把垃圾變成更垃圾的垃圾。更不能把原本是垃圾的東西重新定義成新的創作。我其實不覺得,好好做一樣高品質價錢較高的產品,跟把寶特瓶重新抽絲再重做成別的東西,不會再造成的碳排放或是對地球的二次傷害嗎?
By BeautiMode  |  2021/03/24

有錢最大?這些白目甲方都是這樣惹怒乙方的

這種基本的禮貌,不知為何在台灣這個圈子裡面普遍性的沒有。vv.自己近期剛好也遇到一樣的事情,發案方先嚷嚷著,東西很趕很趕,明後天就要。vv.朋友當下大笑一聲說出,會說很趕的發案方,多半也都很沒品,然後他們一定不知道什麼叫做急件費,然後我們相視而笑。vv.的朋友則是做出了更有趣的比喻—這就很像男友和你分手,但直接人間蒸發也不說一聲,都成年人了,直白的說出「我們不適合」,不行嗎?當然vv.那個很趕很趕的發案方,也是很急著要報價,要細節,還在思索要怎麼排程的時候,發案方所稱的案件期限也已經過了。那這案子...?當然是沒成,然後也沒下文了啊。相較之下,在vv.和國外的相關工作者合作的時候,和台灣相比,是真的相對好很多,尤其國外的發案方特別了解要尊重並且資訊透明的態度。
By BeautiMode  |  2020/10/31

看見業界百態的接案人生!服裝行內人忠告:不要單打獨鬥!

就拿最近遇到的狀況來說,這是個自由市場,當然貨比三家不吃虧嘛。提出什麼樣的預算,得到什麼樣的服務,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嗎?當然,客人是說有找到其他間想試試看,我們當然心裡有底,在這種時節,大家使用的預算當然是越低越好。如果用不到大砲,就不需用到大砲的預算啊,自然客人會去找機關槍來用。
By BeautiMode  |  2020/10/24

他們肩負服裝的成敗關鍵!打版師與樣品師的微妙雙人舞

服裝一直以來是一個很有趣的產業。但它涵蓋的範圍有多廣,我想我之前的文章有提過。 一件作品從設計發想製版打樣,除了少數獨立工作的設計師之外,多半都還會經過打版師和樣品師的妙手。但問題來了,近期我開始發現一個有趣的拉鋸戰,有可能是前幾個品牌配合的版師與樣師合作的默契和觀點是一致的。
By BeautiMode  |  2020/09/05

關於制服設計,那些學校沒教的事!

其實我一直認為,制服是個艱鉅的任務。無論是社區合唱團的團服、代表品牌的店員制服,大到甚至是航空公司的制服,每次出現這種案子,真的是要小心謹慎。 當客戶的要求很明確清楚的時候,我們無論是在創作和提案的過程,都會比較順利。這種案件多半會是接到制服設計的需求,然後客戶會說大概要什麼色系,想要什麼感覺,例如航空公司就會需要制服能夠不助燃等等(這在國際航空法裡有相關規定),餐廳想要服裝能夠搭配店面的設計與感覺,一個組織或是團隊會有自己的理念以及想要傳達的目標。我們做了背景調查與靈感搜集之後,就會進入到和做品牌一樣的提供Story Board(故事板),然後就是準備類似的服裝款式作為參考資料給客戶。
By BeautiMode  |  2020/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