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

打造私人專屬太空艙 李承亮的移動生活況味

假如您參觀過去年的「臺北美術獎」,也許會對李承亮的作品《路上的萬年站》留下深刻印象。以水塔製作的個人音樂包廂,和兼具休憩與工作功能的移動式房間,矗立在當代館二樓的開放區域,彷彿太空漂移般自由不羈,啟發觀眾對於生活、旅行和漂流的多重想像。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8/05/20

千呼萬喚始出來.王攀元 過盡千帆的繪畫藝術

台灣國寶級藝術家王攀元個展終於在各界千呼萬喚的期待下隆重登場,由國立歷史博物館主辦的「過盡千帆—王攀元繪畫藝術」開幕記者會在震懾人心的前衛舞風,與俄羅斯音樂家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春之祭》的樂聲中,為這場重磅級的展覽,注入了撼動人心的開場。
By 典藏藝術網  |  2018/05/18

為台灣工藝師按讚!故宮參展文博會 揭露聯名服裝設計師周裕穎幕後故事

文博會堪稱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年度盛事,受到在地民眾及海外遊客的喜愛,也吸引許多國內外的設計工藝品牌參與,希望透過這個平台,來呈現新世代的設計思維與創意能量!已經連續四年共襄盛舉的故宮,今年結合時尚與台灣在地工藝,邀請跨界創作的台灣傳統工藝家現身說法,並播映「故宮 × Just In XX周裕穎紐約時裝週」創作紀實影片,以嶄新風貌告訴大家,故宮也可以很時尚!
By BeautiMode  |  2018/04/19

【藝術產業生態:非營利藝文空間篇】TCAC-台灣當代藝術的標誌性據點

我們將從TCAC的自我角色定位、營運模式、國際跨度、與政府的關係去看,一個強調公共性、獨立性及實驗性價值的獨立藝術空間,是如何在藝術環境、文化基礎建設尚未成熟的台灣,頻繁地向國際當代藝術圈靠攏、互動,並堅持他們理想中的台北當代藝術中心?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8/03/27

巴黎:羅浮宮永久陳列被納粹掠奪的藝術品

巴黎羅浮宮把被納粹掠奪的畫作永久陳列,鼓勵合法所有者的繼承人挺身而出。這些作品被安裝在兩個展廳。這些空間裡展出了33件油畫作品,還有另外76件油畫被安排在館內其他地方,並標明了其出處。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8/02/18

一幅畫看透畢卡索的情感糾葛 《戴貝雷帽、穿格子裙的女子》首度登上拍場

西班牙畫家巴布羅畢卡索(Pablo Picasso)於1937年創作的《戴貝雷帽、穿格子裙的女子(瑪莉德雷莎沃特)》(Femme au béret et à la robe quadrillée (Marie-Thérèse Walter)),深刻描繪藝術家的內心情感,把他創作豐富澎湃的一年推向巔峰。 畢加索在1937年完成曠世鉅作《格爾尼卡》(Guernica),在如此重要精彩的這一年,他最終在年底以「金髮繆思」瑪莉德雷莎沃特(Marie Thérèse Walter)為靈感,創作出這幅生動強烈、情感濃烈的肖像畫。
By BeautiMode  |  2018/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