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

倫敦亞洲藝術週20週年,盛會現場直擊

20年前當倫敦亞洲藝術週(Asian Art in London)成立時,參與團體和古董店家只是單純地想打造一個專屬平台,希望藉此聚集更多觀眾前來共襄盛舉。殊不知20年後,這項活動不但持續擴增,成為全球藝文界的年度重要盛事;更吸引身處紐約、香港、布魯塞爾和巴黎等地的業界同僚,視之為模範榜樣而效法跟從。在歷年倫敦亞洲藝術週中,參加的從業人士總是秉持高度的專業素養與靈活手腕,來面對一波波快速變化的社會趨勢和市場動向,締造當前優異的成果與名望。
By 典藏藝術網  |  2017/12/19

不讓文化在戰火中消逝 《明月幾時有》周迅、霍建華撇兒女情 帶頭搶救作家

選材總是帶有時代感的香港導演許鞍華,這次以《明月幾時有》帶領觀眾回到1941年的香港,跟著周迅和霍建華在舊時的香港街道奔波,搶救文化界人士。在上海電影節映畢後,更是激起觀眾給予多達四次的掌聲!
By BeautiMode  |  2017/06/19

藝文黑名單侵害言論自由 461人告朴槿惠索賠100萬韓元

南韓數百名藝文界人士對遭國會彈劾的南韓總統朴槿惠、青瓦台前幕僚長金淇春及前文化部長趙允旋提出控告。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7/02/28

挑戰你的強迫症!Zsolt Hlinka 再次拍下布達佩斯極致對稱之美

當你抬頭看向天際時,還能看見湛藍的整片天空嗎?身於都市生活中久了的我們,似乎看見整片藍天都是一種奢侈,當我們哀嘆著自己只能坐井觀天,無法看見自然美景時,攝影師Zsolt Hlinka卻在當中找到了另一種樂趣。
By La Vie行動家  |  2016/06/11

在紐約看《吶喊》 感受孟克的憂鬱與絕望

一個人臉部扭曲,摀住雙耳,張開嘴用力嘶吼,在血紅色的天空、暗潮洶湧的河流旁,顯得更加狂亂與苦悶,這是挪威藝術家孟克(Edvard Munch)的代表作《吶喊》(The Scream)。今年,紐約新藝廊(Neue Galerie)也展出這幅名畫,讓人們感受孟克的憂鬱與孤獨。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6/04/16

無懼恐攻 布魯塞爾國立藝術中心重新開放

3月22日,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發生恐怖攻擊事件,當地機場與地鐵站遭到炸毀,隨後政府下令暫時關閉美術館、圖書館、學校等機構,目前已造成35人死亡、超過300人受傷。但23日,布魯塞爾國立藝術中心(Centre for Fine Arts Brussels)率先宣布開放,希望人們能盡早回到日常生活,從恐懼與悲傷中復原。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6/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