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威~連你也Podcast了!》S13E9:小提琴家Eva李易不是只有亮麗外表!帶領不進音樂廳的人開始前往欣賞,帶給台灣拉琴的孩子不一樣的學習火花都是她正在實踐的「跨界」活動

二歲到日本遇到她三歲的表哥有一把小提琴,當時Eva想要玩,表哥說「那是我的!」回台灣後Eva跟媽媽要求要學小提琴,適合二歲用的1/16尺寸小提琴台灣還沒有,要從日本買回來,這樣開啟她學琴之路。
By BeautiMode  |  2024/06/07

《威~連你也Podcast了!》S13E8【我們談情說愛不談未來2】以愛富養的孩子更懂得如何愛人與被愛,情感路上不被錯待也不錯誤期待

以前覺得人生是是非題、選擇題,至少都有一個答案。隨著年紀漸長,發現道德、能力、關係、感情….都是浮動,隨時會變的,沒有答案也不是黑白。灰色,似乎更符合潮流。東方男性因為責任、家庭承擔,大多習慣性把感情放心裡。 小時候不負責任的父親對女兒的感情世界影響是什麼? 小時候爸媽呵護家庭,對女兒的感情世界又帶來什麼災難? 如何被愛與愛人?
By BeautiMode  |  2024/05/31

《威~連你也Podcast了!》S13E7【我們談情說愛不談未來】I人與E人、女和男在情感關係中的表達與互相理解落差程度是難以跨越的鴻溝?!

某次餐會上我認識了快樂小球、快樂小豬、快樂小狗。閒聊中談到我有一個podcast節目;也聊到當前男男女女的困惑。小球提議:「想去你的Podcast聊聊我們的、男男女女的故事。」於是有了這次的女男對談。 是渣男與美女?是恃著擁有權力、業績來源,就以為可以上下其手為所欲為? 人和人、男與女之間,怎麼存在這麼多錯誤的資訊解讀!
By BeautiMode  |  2024/05/24

《威~連你也Podcast了!》S13E5:斥資建造的文化場館如何永續經營而不成為蚊子館?茹國烈以「BEAM文化光譜」提出參考答案

茹國烈老師曾擔任香港藝術發展局行政總裁、香港藝術中心總幹事等職務,擁有多年豐富完整的文化藝術行政工作經驗,在其任內西九文化區首兩個表演藝術設施-戲曲中心、自由空間相繼開幕使用。 這是屬於硬體設備的文化實踐,至於如何注入各類表演等文化呈現的軟力量,讓這些文化場館不淪為蚊子館,茹老師的《城市如何文化》一書當中提到的「BEAM文化光譜」,或許可以從信念與價值觀、日常生活風格、藝術與創造和記憶四個面向切入討論,提供一個趨向完整的參考答案。
By BeautiMode  |  2024/05/10

《威~連你也Podcast了!》S13E4:搜尋張惠妹應該查看原住民音樂?還是流行音樂篇?這兩位老師貢獻領域深究及人脈資源,釐清定義以成就台灣建構自己的音樂歷史脈絡

本週邀請到的是《台灣音樂百科辭書》中負責原住民音樂呂鈺秀教授,與流行音樂熊儒賢總監,跟大家聊他們參與辭書編輯的思考與過程。訪問過程中能感受到他們對完成辭書的驕傲與使命感,事實上如果有機會翻閱就會發現,很多面向的音樂知識都收錄於其中。
By BeautiMode  |  2024/05/03

《威~連你也Podcast了!》S13E3【怪咖系列】紀錄片取向的影像幕後工作者郭于寧對剪輯工作的認定是,「跟導演與編劇不同的觀看角度,幫助他們把故事說得更好。」

本週介紹給大家的是剪輯師郭于寧。他曾經參與齊柏林導演的「看見台灣」,在怪咖系列她剪輯了「多肉女子生存之道」與「尼泊爾不思議」。一起聽于寧分享身為剪輯師,與不同配合導演,不同的工作內容(電影、廣告片、紀錄片)的內心故事。
By BeautiMode  |  202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