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後院來的白菊系貓頭鷹!井上羅来以對自然的執著與好奇,施展花葉魔法

小時候,我們會把花串成花冠、集結花瓣灑一場浪漫花雨,或者排出圖形,但,要像井上羅来(Raku Inoue)那樣,將花草植物拼貼成栩栩如生的昆蟲動物,恐怕是件需要足夠耐心與天份的事。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0/08/26

沉浸式裝置DecodeTheCode:以三維的線繩藝術 摹想宇宙輪廓

來自波蘭第二大城克拉科夫(Krakow)的線繩裝置藝術團隊,由核心人物Przemysław Podolski與Marta Basandowska所組成,其主要創作在於用線繩藝術擘劃一系列和空間整合、磅礡巨構的沉浸式裝置。事實上作品的意念,冀盼重現一個壯麗、灝博無垠的宇宙奇觀,使觀者踏進當中,便能攫捕其心頭曾浮現的宇宙輪廓。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0/08/23

穿著正式表演服的假掰音樂家演出、看電視的佛陀…這些作品徹底挑戰你藝術品味

十八世紀以後,我們對藝術與非藝術的區分,並非那麼的理所當然。這也就是為什麼當法國藝術家杜象在一九一七年購買一個小便斗,簽上“R. Mutt 1917”,並取名〈噴泉〉(Fountain, 1917),送去美術館展覽後,會引起軒然大波的原因。
By 三民書局  |  2020/08/18

海底的溫室、海底的花,澳洲海底博物館帶你見識海底的溫度與繁華

瑰麗絢爛、生機蓬勃的澳洲大堡礁是舉世聞名的觀光景點,在你今生必訪的旅遊清單中是否也有它的一席之地呢?為了永續留存這美麗而夢幻的水底世界,藝術家Jason deCaires Taylor與海底博物館(MOUA)合作,藉科學之力鍛造出有溫度的裝置藝術。目前已完成的兩項作品分別是位於湯斯維爾(Townsville)沿海的發光雕塑「海洋警報」(Ocean Siren)以及水面下的大型藝術品「珊瑚溫室」(Coral Greenhouse)。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0/08/16

文青網美打卡新熱點!7萬枝色筆打造漸層色彩牆 鉛筆工廠變身想像力製造所

孩童時期的我們拿著畫筆塗鴉、放飛想像,也許長大後的我們鮮少使用文具,但每當拿起紙筆紀錄時,書寫的溫度仍存在一筆一畫中。 廣告裡那隻喊著「想像力就是你的超能力」的奶油獅可愛模樣,相信這是很多人對雄獅文具的印象。至今不斷創新求變,是這個1956年以鉛筆製造起家的台灣文具品牌,能深耕在地60多年的秘訣,從當時一推出便風靡的畫材組合「黑白派」,到學生時期美術課必備的蠟筆與王樣水彩,再到彩色筆筆蓋與奇異筆的發明,陪伴著許多人的成長時光。
By BeautiMode  |  2020/08/15

藝術家的戀物誌:Jazz Keillor把物攢積成畫

新銳藝術家Jazz Keillor目前居住在英屬哥倫比亞省溫哥華,她近期的藝術實踐探索21世紀人類在各層面的累積、持有使用和儀式化物品,並且檢視這些行動如何對應到更廣泛的集體經驗。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0/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