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快工也能出細活」-法國畫家保羅.席涅克 Paul Signac

保羅.席涅克(Paul Signac, 1863 - 1935)出生於法國巴黎一個富裕的家庭,家裡從事馬鞍銷售,於少年時期,母親原本想培養他接受建築相關專業訓練,但在他16歲(1879)那年,他去參觀了印象派的第四次展覽,在那裡看到了卡耶伯特(Gustave Caillebotte, 1848 - 1894)、竇加( Edgar Degas, 1834 - 1917)、莫內(Claude Monet, 1840 - 1926)和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 1830 - 1903)等人的作品,甚受啟發。1880年席涅克的父親去世,他也在同一年高中畢業,決定成為一名職業畫家,他母親支持他的決定。1884年,他遇到了喬治•秀拉(Georges Seurat, 1859 - 1891),從此大大改變了他的繪畫方向和藝術生涯。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20/09/15

在威尼斯,哪個迎面而來的旅人,身上不帶一點殘缺?

人們在世界上走了一趟又一趟的旅程,在各項經歷中有個別的探索與思考,無論對人對己,越是深入了解,越難清楚以某種概略方式描述清楚。然而藝術,或許就是在這種描述的無能下,做出的嘗試與回應。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0/09/09

彩繪你的teamLab花朵!絕美花海在家綻放 你家就是美術館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世界各國興起一股線上新浪潮,舉凡服裝秀、商展、藝術展和博物館都紛紛以線上展的形式呈現,而日本沈浸體驗天團teamLab近期除了在東京展覽中專屬場館推出兩款大作,還另外特別企劃了一檔線上互動作品,讓全球網友都能參與創作,而且在家就能欣賞。
By BeautiMode  |  2020/08/31

基隆時空漫遊指南:八種藝術景觀,品讀港都古今故事

每當憶起基隆,除了鼎盛廟口文化以及港口霪雨霏霏的如畫風情,今日,藝術景觀更是品讀這座古城意蘊的新角度。在基隆市政府積極籌備下,以裝置藝術結合史地脈絡的「基隆時空漫遊指南」已於2020年8月19日正式對外開放。該文化主題奠基在歷史場景下,再結合8處藝術裝置形成一趟風雅的城市散步路線,讓各地旅人得以居身此地,以閒暇心境漫遊、飲食,也體驗當代藝文與之結合的活力。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0/08/29

後院來的白菊系貓頭鷹!井上羅来以對自然的執著與好奇,施展花葉魔法

小時候,我們會把花串成花冠、集結花瓣灑一場浪漫花雨,或者排出圖形,但,要像井上羅来(Raku Inoue)那樣,將花草植物拼貼成栩栩如生的昆蟲動物,恐怕是件需要足夠耐心與天份的事。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0/08/26

沉浸式裝置DecodeTheCode:以三維的線繩藝術 摹想宇宙輪廓

來自波蘭第二大城克拉科夫(Krakow)的線繩裝置藝術團隊,由核心人物Przemysław Podolski與Marta Basandowska所組成,其主要創作在於用線繩藝術擘劃一系列和空間整合、磅礡巨構的沉浸式裝置。事實上作品的意念,冀盼重現一個壯麗、灝博無垠的宇宙奇觀,使觀者踏進當中,便能攫捕其心頭曾浮現的宇宙輪廓。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0/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