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疏略筆刷疊純彩:Salman Khoshroo《白上白》肖像畫

伊朗藝術家Salman Khoshroo最為人熟知的作品,正是面無表情的人像雕塑,就其最新系列《白上白/白底白漆》(White on White)來看,藝術家以調色刀為器,將純白油彩逐漸塑形,使之成為一幀又一幀沉靜的人類肖像。容顏之上沒有悲欣、沒有瞋恚、沒有衿愍,這種創作形式儼如將情緒封藏,困在他們模糊的外觀後。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0/05/12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公佈創館150年《十大最受歡迎特展》排行榜

創立至今150年,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MET)一直是全球最受歡迎的藝文機構之一。曾經策辦過數以千計的展覽,在高水準的展品與嚴格的策展模式之下,留下了許多的經典。根據館方所公佈的觀展人數(截自2020年),可以一窺該館的經營策略與指標。本文列舉了大都會博物館史上最受歡迎的十大展覽,試著從中觀察大眾的對於藝文展覽的品味趨勢。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20/05/12

時尚與藝術的跨界對話!以服裝描寫生命歷程的台灣服裝設計師

2014年,前第一夫人周美青於國慶典禮上身穿吳日云所設計的禮服,使他名聲遠播,而早在2011年他便創立了同名品牌Austin.W,欲透過簡約線條訴說對世界的想像,更於品牌邁入十年之際,推出《十年瞬間|Austin.W吳日云跨界藝術展》,期望以展覽敘寫品牌十年來的脈絡與故事。
By BeautiMode  |  2020/05/11

影像中的美麗與哀愁:紐約MoMA博物館線上推薦

在毫無預警之下,全世界的博物館、畫廊在剎那間都需要先在網站、社群中展出數位典藏品替代實體展覽,以此作為COVID-19疫情下的應變之道。但在面對公共場所暫時關閉的窘境下,要怎麼在線上重新拉近大眾與藝術創作的距離?是這段期間所有博物館、美術館的考驗。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0/05/11

超微距攝影拍出蘑菇與粘菌的花花世界–Alison Pollack

散步對於一般人來說,也許只是日常生活中再平凡不過的行程,但是對於攝影師艾莉森.波拉克(Alison Pollack)而言,散步不只是消遣而已,她尤其喜愛漫步森林,特別是雨後濕潤的林間,因為在下雨過後,也是樹上及地上的各類苔蘚、真菌等生命力最旺盛的時候,整座森林變成了她的露天攝影棚,讓她可以近距離觀察,拍下難得一見的蘑菇和粘菌的世界。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0/05/10

作品雷同時,怎麼看是被抄襲了嗎?還是被挪用了呢?

最近網路熱議的疑似抄襲事件兩起,見到朋友留言問:「我們的藝術教育失敗了嗎?」讓我想寫這篇從藝術創作者與藝術經紀的角度,來說抄襲與挪用的實務理解,從之前的國際事件延伸到台灣當前,並來解釋些藝術界認同的「挪用」與爭議過的實際情況。
By BeautiMode  |  20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