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Dior經典包款Lady Dior為靈感而舉辦的《Lady Dior As Seen By》展覽,經歷6年的巡迴終於來到台北,總計55件藝術作品全數免費開放參觀,來自台灣的藝術家劉致宏與邵亭魁也受邀在這次的展覽中首度發表自己對Lady Dior的詮釋。
Lady Dior包在視覺上的特點,包括經典的Cannage籐格紋、連結長方形袋身與拱形手挽的金屬環、向Christian Dior先生對幸運吊飾的喜愛致敬的金屬字母掛飾,這些元素也讓Lady Dior成為時尚界最具代表性的配件之一。
黛妃婚紗的秘密!設計師大衛伊曼紐爾揭密傳奇婚紗幕後
由於Christian Dior先生十分愛好藝術,在成為高級訂製服設計師之前,他曾是藝廊經營者,因此,Dior經常舉辦與藝術相關的展覽活動,以紀念Christian Dior先生的這段過往。
2011年時,Dior決定以Lady Dior包款為發想主軸,找來一群才華出眾的藝術家,賦予Lady Dior新的藝術性,包括南戈丁(Nan Goldin)、劉建華、彼得林白(Peter Lindbergh)與馬丁帕爾(Martin Parr)等當代藝術家,皆受邀共襄盛舉。
高級訂製的美好年代!時尚繪本小說《Dior:穿迪奧的女孩》 見證迪奧先生10年創作生涯
已在上海、北京、東京、米蘭、香港、巴西、首爾巡迴展出過的《Lady Dior As Seen By》藝術特展,這次在品牌70週年紀念之際巡迴到台北,所展出的30件攝影及25件雕塑作品,都是來自於全球知名的藝術創作者。
來自中國江西的劉建華,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以陶瓷作為創作的主要媒材,但後來尋求自我突破,開始使用鋼材、玻璃強化塑膠及帆布等材料,與Dior的首次合作是在2008年在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llens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 , UCAA)舉行的《Christian Dior與中國藝術家》(Christian Dior & China Artist)展覽。
劉建華這次帶來的雕塑作品《Lady Dior Handbag》,以陶瓷為底,外層抹上金漆,展現出閃耀的奢華感。劉建華表示,Dior是閃耀、光彩、永恆與奢華的代名詞,但許多人對Dior的認識卻只流於粗淺的表面,沒有認識到Dior深層的藝術內涵,但這些背後的深度,才是Dior能夠一直受到歡迎的關鍵因素。
合作上癮!Dior再邀七位藝術家 為經典黛妃包Lady Dior帶來藝術新貌
而來自英國的攝影師馬丁帕爾Martin Parr,他的攝影作品多以英國平民的生活方式為主題,尤其是1980年代柴契爾夫人(The Baroness Thatcher)執政期間,他捕捉了許多工人階級在生活中掙扎的畫面。他處理社會文獻攝影的迂迴手法及其創新的意象,為他贏得國際性的聲譽,對他來說,日常生活中種種荒唐的場面,意味著我們只能透過接受某種幽默感,才能得到救贖。
而他這次帶來的作品《Untitled》,徹底展現出善於捕捉社會一隅的性格,畫面呈現相當單純,就是一位露出半張臉、穿著西裝的男服務生,手裡拿著Lady Dior的包包,如此而已。馬丁帕爾表示,他真的很喜歡這個包包,想要找一個男人故意用一種擺姿態的方式拿看看,「當我看到這個男服務生時,我就知道就是他了,非他莫屬,他和這個包包超搭的。」
New Look震撼時尚70週年!Dior時尚插畫與攝影集 為永恆優雅定格
而這個展覽每巡迴到一個城市,Dior都會與巡迴當地的藝術家合作,持續為展覽注入新的藝術能量。這次在台北的展覽,邀請了台灣藝術家劉致宏與邵亭魁在展覽中展現自己對Lady Dior的個人詮釋。
出生於新竹的藝術家劉致宏,創作多半是關注自己的生命經驗及記憶,這次在Lady Dior展出的作品《夏夜行》,便是以台灣的捕蚊燈及鐵件元素為出發點,以Lady Dior包款的輪廓,展現出台灣獨有的樸實真切。
被GUCCI相中合作!台灣新銳藝術家JOHN YUYI在臉上大玩「社群文化」刺青
這次展覽將從7月22日一路展至8月18日,全部55件藝術作品都是免費開放參訪的,不管你是Lady Dior包款的愛好者、Christian Dior的忠實粉絲、還是單純熱愛藝術的過路人,這都是一場你不可錯過的展覽。
網路與時尚是藝術新出路?加拿大攝影師Petra Collins成新世代藝術家最新典範
資料來源:Dior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Beauti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