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動畫片到音樂劇 一窺全球最賺錢娛樂產品製作幕後 Part2

(本文版權為《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靈感來自亞洲偶戲的創新劇場形式

為了創造《獅子王》的面具及木偶,導演茱莉泰默找來過去曾在電影和歌劇上多次共事的美國木偶專家麥可科利(Michael Curry)攜手合作,麥可科利具有機械工程及木偶的背景,因此能克服角色技術面的設計問題。

茱莉泰默及麥可科利多年來研究不同的劇場形式,如:日本的人形淨瑠璃、印尼的Wayang Kulit皮影戲等,這些經驗也成為他們創造《獅子王》新劇場形式的養分。

以創辦人植村文樂軒(Uemura Bunrakuken)命名的人形淨瑠璃文樂木偶戲(Bunraku),是日本16世紀末期出現的其中一種劇場表演形式,在200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人形淨瑠璃中,觀眾可以看到主要的操作師控制大型人偶,同時有旁白敘述故事。較大的人形淨瑠璃,可能高達5呎,由三人小組來控制,最有經驗的操作師,控制人偶的頭及右手臂,是三人中唯一能夠露出臉的,另外兩位操作師則是全身上下被黑布覆蓋,其中一人以棍棒操縱右手,另一人則是操縱雙腿。

透過動作與姿勢(通常還需要觀眾的想像力),得以呈現豐富的表現力。由於操作師是可以被看見的,因此觀眾能專注在故事內容或是操作師的技巧上,這也就是茱莉泰默所謂的「雙重體驗」。

取材自動畫電影的數百個木偶造型,融入了茱莉泰默的美學風格,她也為每個動物量身規劃最能呈現該角色特性的技術方法,舞者和演員對於操控木偶必須要能樂在其中,「當我們選角時,我們總是把木偶帶到現場,看這些表演者是否能從中找到樂趣,或者是他們會感到不知所措。」

「態度是我選擇演員很重要的一環,我希望演員會享受這個挑戰,而不是將它視為一種負擔,我希望找到能操控自如的創新演員,而不是只希望找到能操控木偶的人。」茱莉泰默表示,「強大的演員能展現特別的表演,因為他能將自己的個性注入到木偶的角色裡,而不是仰賴一般的木偶技術。」

每個演員既是演員,又是動物,必須找到他們在表演中動物和人的二元性,「一個女演員無法戴上娜拉的面具和戲服後,就好像她才在街角碰到辛巴似的跟他說話,身為女獅/年輕人,她必須找到一種站立、走路和擺姿勢的方式,以滿足整個劇情的需要。」

而這些獅子的戲服也有助於創造導演想呈現的二元性。獅子的人格特質透過非洲風珠飾、馬甲、盔甲與布料展現,而絲質戲服卻被用來破壞人體的體型輪廓,藉以打破肩線,強化強而有力的關節及大腿。

面具、木偶暗藏玄機

在非洲,面具是具功能性的藝術品,掛在牆上或是擺在桌上的面具或許看似靜止無趣,但當被用在儀式或講述故事時,它就會開始展露生氣。茱莉泰默說,「相對於動畫片中生動變化的臉部表情,面具能反映單一固定的態度。雕塑家只有一次機會融入角色的憤怒、幽默或熱情,向觀眾訴說角色的整個故事。」

茱莉泰默及麥可科利打造劇場版《獅子王》的第一步,就是打造獅王木法沙及弟弟刀疤的面具。

木法沙面具宛如太陽,強而有力,對稱的設計象徵平衡與秩序,乍看之下有如橡木製成,但實際上,它使用的是與一級方程式賽車車身相同的碳纖維材質,重量僅11盎司(約312克),面具的獅鬣部分為手工雕刻桃花心木、輕木及經焦化及漂白處理的孔雀羽毛組成,一開始打造時,花費了8小時才將獅鬃裝到面具上。

刀疤面具呈現明顯稜角而且不對稱,以凸顯他的敵對性格,同樣運用碳纖維製作的刀疤面具,重量不到20盎司(約567克),獅毛部分由火雞羽毛製成、上面還覆蓋了起士布,切割成羽毛形狀再上色,每個《獅子王》劇團都會準備至少兩個刀疤面具,有些甚至準備了高達六個之多。

木法沙和刀疤的面具都暗藏機械裝置,演員只要按下手中控制器的按鈕,即可控制面具升降,因此在雙方對峙衝突戲時,能營造出雙獅隨時準備撲向彼此、戰鬥一觸即發的戲劇張力,而刀疤的面具甚至還能調整面具的俯仰角度。

從動畫片到音樂劇_一窺全球最賺錢娛樂產品製作幕後_9.jpg
刀疤(左)與獅王木法沙(右)對峙的戲碼,演員透過機械裝置控制面具的升降,創造出衝突一觸即發的戲劇張力。(圖/Disney)

整部音樂劇200多個面具和木偶,從大至需要4名演員操控的大象,到小至iPhone大小的老鼠都有。耗時34小時製作的辛巴面具,重量不到16盎司(約454克),相當於一個足球的重量,面具手繪呈現出有如天然木材質感,獅鬃則是以手工切割的皮革鏈環和馬毛製作而成;詮釋長頸鹿的演員,儘管需要戴上約120公分高的長頸鹿頭套,但重量僅約2磅(約900克),相當輕盈;而多個蹬羚固定在一個演員身上,當他橫越舞台時,便能營造出獸群狂奔的效果。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Ok gazelles now let"s get in formation.

The Lion King - Musical(@thelionking)分享的貼文 於 張貼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HAPPY NEW YEAR.

The Lion King - Musical(@thelionking)分享的貼文 於 張貼

木法沙的管家顧問沙祖是整部音樂劇中形式最傳統的木偶,操作沙祖的演員,身穿象徵藍天的藍色戲服,透過操縱桿控制沙祖嘴部、眼睛和翅膀的動作。沙祖的頭部和身體以碳纖維製成,脖子其實是翻轉彈簧,羽毛則是將降落傘布料經由手工切割、繪製後一一加上。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Pre-show meditation.

The Lion King - Musical(@thelionking)分享的貼文 於 張貼


佈景、燈光強化體驗
茱莉泰默認為,劇場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要讓觀眾填補空白,只要讓觀眾有一點點線索,他們會看到更多,因此儘管場景設計師理察哈德遜(Richard Hudson)所打造的佈景看似簡單,但實則相當巧妙聰明,能夠創造出幾種不同的環境,讓觀眾感受到浩瀚廣闊的非洲叢林和大草原,而不只是一個小小的方形舞台。

舞台上的環形背景打上燈光之後,看起來就像無盡的空間,有斜度的地板與環形背景結合後,更強化了這個無盡空間的意象。

獅群居住的榮耀大地,是音樂劇開場的重要場景,而榮耀之岩也可能是整部音樂劇中最複雜的場景,因為還得使用到電動馬達和渦輪馬達,儘管現在都交由電腦控制,但仍需要精確的時間計算與協調。

榮耀之岩與大象墳場看似完全相反,一個富有生命,另一個極度險惡並代表死亡,但在設計上卻是彼此呼應的。榮耀之岩被設計成旋轉的樓梯,於開場時轉到舞台中央,觀眾可以看到木法沙站在榮耀之岩上,向大家介紹剛出生的小獅子辛巴;在大象墳場的刀疤,同樣與木法沙一樣站上制高點,但他腳下踩著的卻是一連串由骨頭所做成的階梯,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感覺。

而榮耀之岩外觀裝飾著許多有如獅爪的痕跡,這個爪痕元素也在音樂劇的其他橋段中出現,不斷提醒觀眾這是部關於獅子而且是以獅子為主的劇碼。

若要說《獅子王》中最戲劇性的場景,或許就是木法沙在牛羚狂奔踩踏的混亂中身亡的場景。場景設計師運用透過可滾動的畫布及一系列大型捲軸,營造成千上萬動物狂奔的視覺效果,這些牛羚不但衝向辛巴,同時也衝向觀眾。

牛羚被畫在畫布上,每個捲軸都裝上了這些牛羚雕像,捲軸距離觀眾越近,上面的雕像越大,舞者伴隨節奏舞動著巨大的牛羚面具,這樣的設計營造出距離的假象,當捲軸及畫布移動時,觀眾似乎看到成群結隊的牛羚向前狂奔。

燈光能改變情緒體驗,透過燈光色彩和光線閃爍的速度變換,就能影響觀眾的感受。在非洲大草原時,運用大量的橘色燈光,展現非洲場景的壯麗,當場景變換到叢林時,大量偏冷色調的綠色燈光也代表著與大草原截然不同的世界。

「觀眾看到帶有絲布的層板燈升起,薄絲飄動讓它閃閃發亮,所以我們就會驚嘆,『天啊!好像沙漠裡的太陽!』」茱莉泰默說,將沒有生命的物體變得活靈活現,充滿生命,這就是劇場的魅力!


1 2

資料來源:寬宏藝術、Disney、Heart、BluPrint、Scfta、ETOnline、UNESCO

(本文版權為《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廣告、專案等商務合作,請發信至:[email protected]

36年前,從台灣到亞洲...「時尚老人」林經甫的戲偶收藏之路
30年代的魔法褓母更時尚了!《愛.滿人間》讓戲服造型說出角色故事
【電影,原來如此】導演自掏腰包打造俊美水怪?《水底情深》製作揭秘!
《美女與野獸》、《冰與火之歌》戲服都找他們!印度手工紡織業入侵好萊塢
他曾因暴牙自卑!《波希米亞狂想曲》造型設計超用心 這些細節讓你更懂皇后合唱團
【時尚,原來如此】《異色童話集》幕後團隊助陣Gucci大秀 Alessandro Michele驚悚秀場創意揭秘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為宏麗數位創意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最具時尚商業知識的線上媒體,我們從人文角度出發,報導國內外優秀的時尚與娛樂產業工作者及創意人士,推動台灣新銳品牌,探索影視美學…期望透過我們深入淺出的介紹,讓業內人士或產業門外漢都能對相關領域發展和脈動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