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時裝週的殘酷遊戲:一位台灣設計師在300萬入場費與潛規則下的孤獨賽局

夢想的標價

每年九月,紐約這座城市都會上演一場名為「時裝週」的巨大盛典。它並非一個單一的官方活動,而是一個由美國時裝設計師協會(CFDA)主導的「官方日程」,以及數十個「獨立展演平台」共同構成的龐大生態系。

在這個生態系中,數百場獨立時裝秀同步上演,激烈地爭奪著全球媒體的目光。它們巧妙地運用「紐約時裝週」的巨大光環與媒體能量,試圖在這場注意力競賽中脫穎而出。然而,無論是想擠進官方的窄門,或是在這些知名的獨立平台上佔有一席之地,入場券的本質殊途同歸:這都是一場由品牌財力、資源網絡與商業策略構成的綜合實力展演。

來自台灣的獨立設計師高秀娟,正是選擇在後者——Art Hearts Fashion這個大型獨立平台上——為自己闢出一條道路的挑戰者。2019年9月,她帶著品牌Cross For God踏入這個名利場,而她首先要面對的,就是這場遊戲最直白的規則:為夢想標價。

「要上官方(CFDA)日程的秀,最少要三百萬台幣,這還只是基本消費。」高秀娟在訪談中語氣平靜地揭開了這個產業的真相。她細數著價目表:「官方會跟你收一個場地費,大概就要一百萬。你再給公關公司,基本要兩百萬。」這筆費用,甚至還不包含模特兒、妝髮、以及最重要的,設計師為了這15分鐘所投入的所有服裝製作成本。

面對這道高牆,高秀娟選擇了一個更聰明、風險更可控的策略——參加獨立平台提供的「全包式」服務,以一筆遠低於官方門檻、對獨立設計師極具吸引力的條件,換取了包含場地、模特兒、基礎製作與媒體曝光的入場券。即便如此,這依然是一場信心的豪賭。

更讓她看清產業虛華一面的,是所謂的「名人效應」。許多在社群媒體上風光無限的看秀身影,實際上是一場精心計算的商業演出,為的只是在自己的履歷上,鍍上一層「國際時尚」的金邊。「這所有的一切,檯面上看到的很多都是假象。」她總結道。

從藝人造型到紐約伸展台:資深造型師高秀娟用20年人生淬鍊的信仰戰袍

主場的孤獨賽局

紐約的遊戲規則雖然殘酷,但至少明碼標價。對高秀娟而言,真正讓她感到「深深的孤獨感」的,是回到台灣後,身為一個獨立設計師所必須面對的主場困境。

首先,是產業鏈的斷裂。許多複雜的印花與布料工藝,在台灣遍尋不著能完美執行的工廠。「光是印花處理這塊,就已經有很大的問題了。不是開出很誇張的價碼,就是機器不夠大,根本沒辦法做。」

為此,她只能親自上陣,成為品牌的「首席採購」。「我後來才自己跑去大陸找工廠,我是直接跑去世界級最大的中大布料市場(位於廣州),那裡什麼布料、什麼輔料都應有盡有。對於設計師來講,如果沒有去中大看過,你真的不叫設計師。」這番話語,道盡了台灣設計師在本地供應鏈上所面臨的無奈與侷限。

揭祕時裝週的殘酷遊戲:一位台灣設計師在300萬入場費與潛規則下的孤獨賽局_00002.jpg
最大的戰場不在紐約,而在台灣。高秀娟在這場創新的孤獨賽局中,堅毅是她唯一的鎧甲。(圖/BeautiMode)
其次,是支持系統的匱乏。「韓國、中國都有國家資源培養設計師,有系統地推到國際。我們呢?」她曾收到中國大陸的團隊邀請,只要她願意加入,就能獲得高額補助去參展。「我光聽到就想說不要,我想代表台灣。」

這份堅持,讓她的奮鬥更顯孤獨。當被問及為何不參加台北的時裝協會或設計比賽時,她在社群媒體上給出了最直接、也最沉痛的回答:「老娘我!!!沒!!!空!!!都要去紐約做服裝秀展出了!誰有時間去參加台北的比賽?你們有時間搞這些,怎麼不幫助台灣的品牌走出國際?而不是在自己的國度說自己好棒棒~冠軍30萬到底要幹嘛?」

她曾懷抱熱情,主動與台東的大學洽談產學合作,希望能將學生的作品透過她已打通的好萊塢管道,送上國際舞台。為此,她自掏腰包六萬元,請人花了半年研究撰寫提案,向政府申請130萬的預算。然而,這個立意良善的計畫,卻被打了回票。官方審查委員的理由是:「你沒有任何前車之鑑,我們要怎麼相信你?你要不要再找一個更大的服裝品牌來『輔導』你?」這個建議,讓她感到荒謬又無力:「我就是要帶這些學生的作品去好萊塢,我不知道到底台灣哪一個品牌,可以輔導我來做這件事情?如果已經有人做過了,那我非常樂意被輔導。但是現在,我就是第一個啊!」

更讓她心寒的,是過程中感受到的不屑與輕視。「因為我的品牌信仰,他們非常不屑,所以直接在現場把我臭罵一頓,還告訴我,誰都可以去好萊塢…」她寫道,「我對政府的不滿和失望是很多的。我的重點不在那130萬,而在教育國際化這塊,他們重重的打了我槍。」

最後,是商業模式的崩壞。全球快時尚巨頭ZARA的登台,以及通路普遍採行的「寄賣制」,讓獨立品牌的庫存壓力與經營風險劇增。「錢都壓在貨上面,很多品牌就是這樣被壓垮的。」這並非台灣獨有的困境,而是金融海嘯後,全球零售業為轉嫁風險而生的新常態,但對於缺乏資本縱深的台灣設計師而言,衝擊尤為劇烈。

開路者的覺悟

面對紐約的潛規則與台灣的困境,高秀娟意識到,追隨他人的遊戲規則,永遠沒有勝算。於是,她建立起一套完全屬於自己的生存之道,這套哲學的核心,不是追逐,而是創造護城河。

「你應該要自己建立一套,是讓你的顧客來追你才對,不是你去追市場。」這是她20年實戰經驗得出的結論。她的第一道護城河,是產品的絕對獨特性。她將ZARA視為一個殘酷的「市場指標」,「你今天要去逛一圈,如果你逛得到他們家在賣的東西,你也在賣,那你就不要做了。」為此,她不惜投入高昂的成本,專注於品牌自有的印花布料開發。「我知道印花是最貴的,這塊東西其實有很多設計師不響碰也不敢碰,因為那個成本都非常非常高。」但她明白,這是與快時尚做出區隔的唯一方法。

她的第二道護城河,是顛覆傳統的銷售模式。她厭惡許多品牌為了追趕市場,不斷推出新品,最終讓大量庫存堆積如山的模式,她直言「那整個銷售模式就已經是錯的」。因此,她的品牌反其道而行:不受季節限制,夏天照賣大衣;堅持不外借服飾給名人,以確保顧客買到的都是全新的;實體店採預約制,用極高的門檻,篩選出真正懂得欣賞的客群。

而她最深的護城河,則是與顧客建立起超越買賣的深刻連結。她花大量時間親自回覆粉絲的訊息,從穿搭建議到人生困境,無所不談。「我有時候都會覺得自己很像空中張老師,」她笑著說,「包含他的家庭、他的婚姻...都會寫信給我。」這讓她的品牌不再只是一個服飾品牌,而是一個具有心靈慰藉功能的社群。

然而,選擇做一個開創者,註定是孤獨的。「開創者永遠都是孤獨的,因為我要去做的事情是沒有人做過的。」她說。這份孤獨,來自不被體制理解的無奈,也來自獨自面對國際市場的現實。她坦言,一場成功的秀並不代表訂單會立刻上門,許多國際買家的合作條件極其嚴苛,要求鉅額的投入,這些都是獨立品牌難以承受之重。

那為何還要堅持?答案是「傳承」。

紐約的成功,對她而言最大的意義,是「讓我知道了整套遊戲規則」。她想做的,是將這份得來不易的經驗,變成一張可以參考的地圖。「我現在去打了這場仗回來,可能你們(年輕設計師)未來就知道要怎麼去走。」她深知自己今日能站上國際舞台,是站在許多前輩開創的道路上;而她也期許自己的堅持與闖蕩,能為後來的台灣設計師們,點亮一盞接力的微光。

揭祕時裝週的殘酷遊戲:一位台灣設計師在300萬入場費與潛規則下的孤獨賽局_00003.jpg

採訪攝影:BeautiMode
照片來源:Cross For God


廣告、專案等商務合作,請發信至:ad@beautimode.com

解鎖風格的自由:資深造型師高秀娟給你的3堂衣櫥哲學課
台灣創作者如何在紐約立足?時尚攝影師Silver Chang分享關鍵態度
她掌管了這個法國名牌的北美銷售規畫!台大醫學工程碩士如何在紐約時尚叢林覓得一席之地?
此刻不做,就永遠不會做了!金融新貴轉戰時裝伸展台 台灣旅美服裝設計師闖蕩紐約的超展開人生
「我只想做跟美有關的事!」從鄉下囝仔到頂級彩妝師Pat McGrath團隊,Jonathan Wu的時尚追夢之旅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為宏麗數位創意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最具時尚商業知識的線上媒體,我們從人文角度出發,報導國內外優秀的時尚與娛樂產業工作者及創意人士,推動台灣新銳品牌,探索影視美學…期望透過我們深入淺出的介紹,讓業內人士或產業門外漢都能對相關領域發展和脈動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