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軍國際藝術節得「吃土」?盧佳慧率白鷺鷥基金會亮相全球舞台

我們想與你分享的是...

白鷺鷥基金會董事長的盧佳慧,
藉《神聖花園》展演登上
奧地利電子藝術節的機會,
分享了白鷺鷥過去將藝術
與科技結合的經驗,
以及台灣在向世界推廣本土藝術文化,
所面對的難題。

(本文版權為《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疫情是全球數位化的加速器,在藝術領域也不例外。一直以來致力於將台灣優秀的表演藝術推上國際舞台的白鷺鷥文教基金會,近期即將參加擁有42年歷史的奧地利電子藝術節(Ars Electronica Festival 2021),與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的參展者,在「A New Digital Deal」(數位新合約)的共同主題下,化身文化「播種者」邀請全球觀眾透過網路,進入每個國家獨立無二的數位花園。

「我一直深信,想要傳遞跨越黨派、國界、時代、空間最強大的力量,要依靠的就是藝術和文化。」白鷺鷥基金會董事長盧佳慧說。

讓藝術成為台灣的國際識別

白鷺鷥基金會由盧修一博士與台灣藝術界熱心人士共同創立於1993年,長期致力於被忽略的本土藝術文化之保存與推廣,並且透過藝術將台灣行銷到國際。

身為鋼琴家的現任董事長盧佳慧,近年來參與了不少結合藝術與科技跨界創作,希望運用不同於傳統的呈現方式,讓世界看見台灣之美,而這次參與奧地利電子藝術節的作品《神聖花園》(Sacred Garden),正是以台灣DNA為基石,結合音樂、藝術、舞蹈、表演、科技的多元性表演藝術節目,希望透過與眾不同的呈現,讓藝術成為台灣走向國際新識別之一。


「奧地利電子藝術節認為,活動就是文化的『播種者』,而每個參展單位要呈現的,是一座花園,創作者以花園總管的身份來分享作品。」盧佳慧說,「受到疫情影響,實體展演已經停擺很久了,所以我們希望以線上播出的方式,讓人們與藝術產生連結。」

《神聖花園》-白鷺鷥跨界創作的精華

《神聖台灣》是白鷺鷥基金會近年來跨界創作的精華,所呈現的五個節目分別為《夢鍵愛琴》(Amore)、《追》(Sayion)、《迷》(XR Obsession)、《聲動台灣》(Sound of Taiwan)與《生動台灣》(Beauty of Taiwan)。

《夢鍵愛琴》

盧佳慧表示,雖然藝術的精神彼此相通,但不同領域的創作者在溝通上卻因為缺乏共同語言,因此在合作時遇到了非常多問題。

例如,在製作《夢鍵愛琴》時,在前期規畫階段就因為動畫師不熟悉古典音樂的結構而耗費了許多時間,結果到現場演出時,又因為表演者的演出無法100%與電腦同步,而遇到更大的問題。

「我們在排演的時候,團隊不斷地告訴我,我演出的誤差值不能超過10%。」盧佳慧說,「即使你有再精密的儀器跟計算方式,只要碰到人、即時融合這兩件事,不確定性就增加了。」

《追》

為了克服人的演出與多媒體呈現無法完美同步的問題,在製作《追》時,創作團隊讓舞者穿上動態捕捉裝置,讓多媒體視覺效果,能透過Wifi傳輸,讓系統依據表演者的動作即時呈現視覺效果,結果在首次現場演出時,就發生感應器掉落、Wifi訊號不佳等問題,後來只好藉由預錄聲光效果、請舞者配合演出的方式來因應。

《迷》

有了《追》的經驗之後,在製作劇場《迷》時,白鷺鷥基金會採用了文化部於2019年引進的4DViews動態立體虛擬攝影系統,藉由「容積攝影」(Volumetric Capture)的優勢,捕捉整個空間中的影像,製作結合AR(擴增實境)、VR(虛擬實境)的XR(延展實境)作品。

1630574557758.jpg

「4DViews的特別之處,是它可以一鏡到底,不需剪接。」盧佳慧說,「而缺點就是,它的檔案實在太大,需要靠『超級電腦』才有辦法容納它產生的影片檔,所以我們在拍攝的時候,時間不能太長。」

消費者體驗是核心!AR與VR技術應用到美妝與零售行業的兩個最新案例

《聲動台灣》、《生動台灣》

《聲動台灣》與《生動台灣》兩個節目的目的,是要將台灣的聲音與台灣的美麗,推廣到全世界。《聲動台灣》來自盧佳慧母親,前文建會主委、兩廳院董事長、現任公共電視董事長陳郁秀女士過去的工作成果;陳郁秀女士於2007至2009年在擔任兩廳院董事長期間推動的「樂典計畫」,委託台灣老、中、青三代作品家創作作品、演出、錄製典藏,本次《神聖花園》精選其中金希文譜寫第一號鋼琴協奏曲、錢南章教授的第四號交響曲,期望世界能聽見台灣的聲音。

《生動台灣》則是從自然生態的角度,藉由結合攝影與音樂來呈現台灣之美,盧佳慧表示,台灣的土地面積雖然只佔地表的0.027%,但物種數卻佔全球的3.8%,但可惜的是,多數台灣人都沒有認識到台灣的美麗與獨特性,而且因為台灣不是聯合國成員,所以即使擁有世界級的自然、文化景觀,也無法被登錄為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因此除了讓更多人認識台灣的美之外,《生動台灣》也希望能將台灣世界級的自然、文化遺產的潛力點,推廣給全世界。

生動台灣_主視覺一_Beauty_of_Taiwan_copy.jpg

「吃土」的社區計畫

除了呈現藝術作品外,秉持著「播種深耕」的精神,奧地利電子藝術節還邀請參展單位進行「尋根」與「未來主人翁」兩項社區計畫,深化藝術與在地社會的連結,尋根計畫的目的,是要介紹及品嚐來自參與單位之原生國家的自然資源,第二則是收集原生國家之未來主人翁對未來、國家及地球的看法,兩計畫皆製成短片,連帶選擇品嚐之自然資源,將被收錄於「可以吃的博物館」(Museum of Edible Earth)和「未來實驗室」(Future Lab),供研究和展覽。

為此,白鷺鷥基金會推出兩支影像作品,分別是結合台灣鹽業發展歷史與「水果王國」飲食文化的《品嚐台灣海鹽&水果》(Taste Your Soil- Sea Salt)和邀請台灣孩童分享對未來與地球看法的《台灣囡仔話》(Experts of the Future- Meet Taiwan Gen A & Z)。

「台灣同時擁有海洋文化和陸地文化,而海洋給我們最直接的資產,就是海鹽。」盧佳慧說。

盧佳慧表示,在構思尋根計畫的主題時,她參考了許多過去參展者的作品,發現許多參展者為了表現對故鄉土地的愛,而真的去「吃泥土」,而她因為不想吃土,因此想起了台灣源遠流長的鹽業,最後製作了《品嚐台灣海鹽&水果》影片。

「台灣的鹽業已經發展了300多年,老一輩的人都知道鹽有非常多用法,例如用來消除鳳梨的刮舌刮胃及過敏現象、橘子灑鹽後加熱可以治咳嗽等等。」盧佳慧表示。

好想去旅遊!攝影師發現埃及綠洲「絕美鹽湖」拍炫耀網美照,天然藍綠色太夢幻!

製作《台灣囡仔話》時適逢台灣疫情升溫,因此白鷺鷥基金會無法實際找小朋友來拍片,只能請家長自行用手機錄製影片,結果意外地發現孩子們對於人類的未來處境出奇地有洞見。

「有一位小朋友說,『我們會被機器人取代,很多工作都會沒有了,但是藝術跟人性不能被科技取代!』我覺得他說得真是非常好,因為他點出了未來的危機。」盧佳慧表示。

「還有來自台東的原住民小朋友,他們說『想用歌聲、藝術來傳達台灣的美,讓大家認識台灣!』這代表了他們對自己的認可,也就是用文化深耕的意義。」她說。

「早在史前時代,人類就已經有音樂、藝術,它們是比語言、文字更早就存在的創作。」盧佳慧說,「雖然在今天,音樂藝術早已普及,很多人會忽視它們的影響力,但在這黑暗的疫情時代,音樂和藝術仍然有撫慰、啟發人心力量。」

拍攝戰爭竟然比拍小朋友輕鬆多了?! 義大利攝影師Oliviero Toscani鏡頭底下的班尼頓男女孩

智慧財產權-文化深耕者的難題

不過,身為創作者,盧佳慧也指出,奧地利電子藝術節雖然是優秀的藝術發表平台,但與所有大型藝術節一樣,在幫助藝術家保存創作的同時,也會試圖獲得作品。

「奧地利電子藝術節,會以保存的名義,要求你把作品的智慧財產權交給他們,這非常明顯是想要獲取你的資產。」盧佳慧說。

盧佳慧表示,目前本土的創作者與團隊,對於國際平台的遊戲規則,仍然相對陌生,特別是在創作者智慧財產權的保護上,顯得十分不足。

「我相信,一定會有很多團隊會樂意把自己的作品交給他們,來獲得曝光機會。」盧佳慧說,「但這也讓我們意識到,在要保存自己文化資產、讓人看見的過程中,我們也需要專業的團隊,來保護智慧財產權。」

2021年度的奧地利電子藝術節於9月8日至12日舉行,活動為期5日,由100多個國家跟單位線上全球參與,以一票到底的方式,提供各式節目、直播、展演和研討會共全球眾線上觀賞。

採訪編輯:BeautiMode
資料來源:白鷺鷥文教基金會

(本文版權為《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廣告、專案等商務合作,請發信至:ad@beautimode.com

複製南韓經驗有用?美學紮根與在地元素才是台灣文創通往世界的大道
是傳統,更是心意!台灣紙紮赴巴黎參展 法國人覺得「這件事」最浪漫
窺見本土創意!《印象台灣》公益展Art Taipei登場 跨界新媒體藝術創新感官體驗
《威~連你也Podcast了!》S2E10:想參加這個藝術節得「吃土」? ft. 白鷺鷥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盧佳慧
《威~連你也Podcast了!》EP1:從《通靈少女》到《斯卡羅》,關於台劇的理性與感性 ft. 斜槓藝術家陳郁秀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為宏麗數位創意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最具時尚商業知識的線上媒體,我們從人文角度出發,報導國內外優秀的時尚與娛樂產業工作者及創意人士,推動台灣新銳品牌,探索影視美學…期望透過我們深入淺出的介紹,讓業內人士或產業門外漢都能對相關領域發展和脈動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