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雄藝術博覽會閉幕 預告明年擴大舉辦

2020高雄藝術博覽會(Art Kaohsiung)日前圓滿落幕,40家畫廊,吸引近9,000人觀賞,雖然這次受到疫情影響,國外畫廊參與的家數較往年幾乎少掉一半,但整體銷售成績卻向上提升。 這次駁二藝術特區自行車倉庫和城市商旅真愛館雙展場,累計銷售額近新台幣三千萬元,尤其駁二展區半數參展畫廊破200萬元。在東京銀座創立的白石畫廊展出陶德詹姆斯的《磚瓦房子》,在預展第一天就確定留在高雄,而江上越的作品也近乎搶購一空
By BeautiMode  |  2020/12/09

見證權貴人生故事的骨董珠寶 一窺百年珠寶世家的工藝傳承

法國珠寶暨腕錶世家梵克雅寶(Van Cleef & Arpels),自1906年創立以來,推出過無數作品,從高級訂製時裝、大自然、舞蹈到純粹的創意發揮,都可以是創作的靈感來源。
By BeautiMode  |  2020/12/09

「眉心紅點」就是我的標記!印度藝術家用傳統揮灑生命的喜悅

在英國長大,目前定居於父母印度家鄉的藝術家Bharti Kher,總能以動人心弦的作品探索身份認同與文化議題。對她來說,印度女性額頭上的紅點裝飾(bindi)是一種精緻的時尚元素,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因此作為Dior Lady Art # 5的參與藝術家之一,她以印度女性的眉心點為靈感來源,創造出交織過去、現代,進而超越原有社會意義的作品。
By BeautiMode  |  2020/12/09

Gabriela Hearst接任Chloé創意總監 承諾將建立生態平衡品牌

在宣布接掌品牌長達4年的Natacha Ramsay-Levi離職後,Chloé宣布創意總監一職將由2020年獲得CFDA年度最佳女裝設計師的Gabriela Hearst立即接任,品牌執行長Riccardo Bellini表示,之所以決定由Gabriela Hearst擔任創意總監,是因為公司希望借助她多年來在永續時尚領域的成就,讓Chloé能持續前進。
By BeautiMode  |  2020/12/08

文革時期他藉創作逃離現實 中國藝術家用「它」探索人類行為

作為一個成長於中國80年代改革開放時期的人,「窗」的概念對藝術家宋冬(Song Dong)而言,是自由與開放的象徵,也是個能驅動思考的哲學物體,因此在創作原本為向黛安娜王妃(Diana, Princess of Wales)致敬而製作的Lady Dior時,他將Lady Dior視為存在於邊緣的渴望對象,將它置於世俗與精神間「內」、「外」的邊緣,探索使用者與包之間不可分離的「寄生關係」,對宋冬來說,Lady Dior既是橋樑,也是一扇展現人類真實面向的窗。
By BeautiMode  |  2020/12/08

牡蠣殼服裝、寶特瓶紗線、零水泥建材!探索本土永續未來的樣貌……

永續發展,是21世紀人類不可逃避的課題,然而,永續的本質是什麼?落實在生活中會是什麼樣的面貌?為了探討這個不斷變動的課題,《臺灣服飾品牌建築跨界永續環保概念特展》邀請服裝品牌oqLiq、Wisdom、致力於將水庫淤泥再利用的材料開發公司成大昶閎、3D列印設計公司Everplast頡懋實業、LiLinLab、C-Hub成大創意基地,以及紀旻廷、潘守言等各方力量,藉由隨手回收的寶特瓶抽紗制成的服飾,與將工業廢棄
By BeautiMode  |  2020/12/08

為什麼有錢人先吃最喜歡的菜?

請各位想像一下,在自己的眼前有一盤很精緻的料理。 你會先吃自己最喜歡的菜嗎? 還是會把最喜歡吃的菜留到最後吃? 投資家的習慣通常是先吃自己最喜歡的菜。 另外,通常把最喜歡的菜留到最後吃的人,大部分的人都擁有企業家的個性。 基本上,我習慣先吃掉自己最喜歡的菜。(笑) 投資家之所以有這種習慣,那是因為他們比較重視結論。相反地,企業家大多重視順序,按部就班後得到好的結論。 那麼,這跟先吃自己喜歡吃的菜有甚麼關係?
By 時報出版  |  2020/12/08

2020最強怪獸電影出世!《魔物獵人》三大看點一次送上

有多久沒有在大銀幕看到一部好萊塢爽片了?疫情影響下,「到戲院看電影」這個平常許多民眾的休閒娛樂,突然變得奢侈,在好萊塢大片紛紛延檔的狀況下,現在終於等到了怪獸級大片《魔物獵人》(Monster Hunter)上映!先前因為《爆米花看電影》要專訪這部片的關係(對,這個也變得得來不易,哭哭),搶先做功課看了這部片,從片頭音樂一開始,內心的激動和澎湃就一擁而上,天啊,太想念了!
By BeautiMode  |  2020/12/07

向宇宙致敬 感受生命的力量!從《星塵》到《亞馬遜》 藝術家創作獨特創意語言

受生命力量、宇宙能量和天文星系啓發,參與Dior Lady Art # 5設計行列的美國藝術家Gisela Colón,運用獨到的幾何與生物形狀,發展出奇異的藝術語言。 Gisela Colón的作品輪廓宛如矗立的巨石和生物細胞,型態極簡但具未來感,既是科學、也是藝術,這比她採用航太工業的創新材料,作品表面會根據不同光線變化立體投射效果,激發觀者無盡想像。
By BeautiMode  |  2020/12/07

女性為女性設計!Chanel工坊系列向建造《女士城堡》歷史人物領袖致敬!

「在被稱為女士城堡(Château des Dames)的香儂頌城堡(Château de Chenonceau)發表《女士城堡》系列是很明確的選擇,這座城堡由女性設計、居住,包括黛安德波迪耶(Diane de Poitiers)與凱薩琳德美第奇(Catherine de’ Médicis)。這是一座充滿人文藝術的城堡。凱薩琳德美第奇的徽章是雙C字母的縮寫,與香奈兒女士的標誌一樣。」維吉妮維婭說。
By BeautiMode  |  2020/12/07

【時尚產業一週要事】美國禁止進口新疆棉、英國時尚獎揭曉、Zappos台裔創辦人火災過世、Chloé創意總監離職、PVH第三季優於預期

美國宣布即日起禁止任何新疆棉進口;PVH表現優於預期、Guess三季首獲利、Topshop於美國聲請破產;Zappos台裔創辦人謝家華因火災過世,享年46歲;法國品牌Longchamp總裁Philippe Cassegrain因新冠肺炎辭世;Chloé創意總監Natacha Ramsay-Levi將離職;英國時尚獎得獎名單揭曉……
By BeautiMode  |  2020/12/06

女人的貢獻不該被遺忘!她用鮮豔性感的色彩為Lady Dior重新定義女性力量!

1995年為向黛安娜王妃(Diana, Princess of Wales)致敬而推出的「黛妃包」自2016年起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揮灑創意,美國藝術家Judy Chicago,是極具代表性的女權主義藝術家,她以自身的創作與研究,對抗父權體系,彰顯被社會遺忘的女性貢獻。對比當代所推崇的簡潔、線條與稜角分明的風格,她更喜歡豐富、性感、鮮豔、富有暗示意味的曲線,以螺旋和貝殼形態象徵女性力量!
By BeautiMode  |  2020/12/06

《No Time to Die》飛車畫面的特技車手 Jessica Hawkins,向世界展現女性力量

因為疫情的關係,007系列最新電影《No Time to Die(007:生死交戰)》上映時間多次延檔,而年初所釋出的幕後花絮,飛車追逐片段可說是先讓影迷大飽眼福。但不說你可能不會知道,在電影中負責駕駛車輛,呈現出奔馳於沼澤、河川間等驚險畫面的特技車手,竟是出自於一名女性
By Women In Work  |  2020/12/06

領我走到愛情盡頭吧!馬達加斯加藝術家藉Lady Dior詠歎生命中「甜蜜的惆悵」

作為向黛安娜王妃(Diana, Princess of Wales)致敬的包款,Lady Dior自1995年推出至今,受到廣大女性的喜愛,而自2016年開始與世界各地藝術家合作所推出Dior Lady Art 藝術家限量系列,至今已邁入第5年,2020年Dior Lady Art # 5邀集全球 10 名藝術家,以其獨到眼光和藝術精神刻畫心中的Lady Dior。
By BeautiMode  |  2020/12/05

經典愛情電影: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可以多深?

如果把許光漢到目前為止的人生拉成一條長長的時間線,他在其中學到最重要的一課,或許可以說是擅長等待。直到遇見下個心跳加快的瞬間,創造演員生涯淋漓盡致的可能。
By BeautiMode  |  2020/12/05

古今才女的藝術對話!到故宮藝術節感受《女子時光》

與文物的對話能有多少方式?繼《故事宮寓》原創迷你劇後,故宮這次攜手三位女性當代藝術家與知名表演團體優人神鼓,以故宮文物為核心,激盪出不同藝術形式的古今對話,讓室內珍寶與戶外表演相互輝映,為民眾帶來更充實的博物館之旅。
By BeautiMode  |  2020/12/05

就是這麼貼心!劉德華提攜後輩噓寒問暖 這些舉動把他們逼哭!

香港天王劉德華(華仔)擔任監製和主演的電影《熱血合唱團》和《拆彈專家2》,近期相繼在台上映,而從電影公司陸續公佈的拍攝幕後花絮,也讓大家見識到天王超貼心的一面。
By BeautiMode  |  2020/12/04

是什麼契機,讓大衛鮑伊變身《搖滾變色龍》?傳記電影一窺巨星私密內在

大衛鮑伊(David Bowie)是誰?為什麼這個世界需要你這位搖滾明星?這個看似簡單,但卻難以一言道盡的問題,對於成名前的大衛鮑伊前而言,是個答案呼之欲出,但卻又難以坦然面對的問題。 由蓋布瑞蘭吉(Gabriel Range)執導,強尼福林(Johnny Flynn)飾演大衛鮑伊的電影《搖滾變色龍:大衛鮑伊》(Stardust),講述的正是這位巨星在1971年成名前,首次踏上美國土地,與馬克馬龍(Marc Maron)飾演的水星唱片(Mercury Records)的發行公關共同迎戰這個尚未準備與他相遇世界的故事,導演蓋布瑞蘭吉透過刻畫這段時間大衛鮑伊的個人經歷,探索這位一代巨星從未曾被人看過的一面。
By BeautiMode  |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