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設計

史丹.安克《在空之間》 現地創作演繹虛實辯證

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比利時藝術家史丹.安克《在空之間》(Unvoid),作品以石膏灰泥與顏料為媒材,對所處時空進行演繹詮釋;藉著在空間裡的實體線條,呈現時間與光影的流動。參觀者可以在寬敞而寧靜的展場中感受一場藝術家與作品的主客辯證,展期7月29日到9月10日。這次來到亞洲,安克也將在9月2日於NUNU FINE ART路由藝術展出大型壁畫裝置、壁掛雕塑。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7/08/25

兒時回憶轉個彎!蜻蜓牌橡皮擦改包裝、加倍佳不再只是棒棒糖!

每個人都曾經歷過這樣的兒時回憶:在零用錢僅有10元的年紀,放學後於文具店裡晃盪,對於層架上的文具小物感到憧憬;偶然看見喜歡的卡通人物推出新貼紙、卡片或鉛筆盒,興奮急切地想要擁有,卻瞥見手中握有微乎其微的銅板金額,只好回家幻想著有一天存夠錢將它們帶回家的白日夢;童年期間對於餅乾糖果的想望,也從學校福利社被搶購一空的商品架上可以見得,偶有餘裕時,買個糖果餅乾犒賞自己寫作業的辛勞。簡單的快樂,是大家兒時共享的甜美。
By La Vie行動家  |  2017/08/23

飛越一萬公里的鍾愛!比利時商務客擲198萬台幣典藏tittot琉園《八駿》大作

位於台北仁愛路的tittot space琉璃生活空間,自今年3月開幕以來,以各種主題策展,包括經典回顧、唐詩盛境跨界展、蔣晟佛像等。近期推出的《龍馬躍騰》展覽,共展出16件龍與馬的琉璃作品。
By BeautiMode  |  2017/08/21

夢幻體驗「圈」住商機!日本藝術家大巻伸嗣打造泡泡金字塔 千萬泡泡伴維港

香港大型購物、飲食、娛樂、觀光商場海港城,一直積極欲為市民及旅客帶來嶄新及獨特的體驗,定期舉辦不同的大型節慶活動及藝術展覽。今年暑假舉辦《Bubble Up》公共藝術計劃,邀請到日本當代藝術家大巻伸嗣(Shinji Ohmaki)舉行首次香港個人藝術展。
By BeautiMode  |  2017/08/18

亞洲最大!泰國曼谷材料圖書館 成設計師挖寶天堂

今年五月,泰國創意設計中心在老城區的舊郵政大樓重新開放,內部設置的Material ConneXion曼谷「全方位服務圖書館」,是除了義大利等6個據點外,另一處歷史悠久、極為活躍的材料圖書館。另外,還有2013年成立於清邁的材料圖書館,在泰國創意設計中心擴展版圖中,成為泰國第二個Material ConneXion材料圖書館分支。
By La Vie行動家  |  2017/08/12

頸畔耳際間最美的風景 林曉同藝術珠寶展《身體上的微型雕塑》

林曉同,來自台灣的國際華人珠寶藝術家。1990年開始從事珠寶設計,2000年成立同名品牌,並在2002年得到第二屆義大利國際珠寶The Gold Virtuosi International Jewelry Award設計大獎。林曉同的作品表現傾力於傳遞感動人心的溫度和觸及人心的力量。設計理念不制約於寶石材料本身,而是探尋寶石深度的靈魂魅力。
By BeautiMode  |  2017/08/10

丹麥前衛藝術家私有化遊民 買家可24小時跟監

「私有化遊民,多麼荒謬的事啊!但你仔細看,這世界不就是這副模樣。」一位丹麥前衛藝術家霍恩斯萊特(Danish Kristian von Hornsleth)「買下」10位英國倫敦遊民,並將追蹤器放在他們身上,再以24,989英鎊起跳(約新台幣99.2萬元)的價格出售。買家可藉由指定app對挑選的流浪漢進行24小時跟監。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7/08/10

中法最大規模文化合作計畫 龐畢度2019進駐上海

經10年交涉,法國龐畢度中心(Centre Pompidou)終於和上海西岸集團簽署備忘錄,將在未來的「上海龐畢度中心(西岸)」(Centre Pompidou Shanghai〔West Bund〕)合作推出多檔展演活動,預計2019年開幕。這將會是中法在文化領域規格最大的一次合作計畫。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7/08/09

懷念顧福生 一位想像馳騁、靈思泉湧的藝術家

藝術家顧福生在美國西岸時間8月4日早上9點15分,於加州庫卡蒙格牧場(Rancho Cucamonga)家中因肺癌引起多重器官衰竭辭世,享壽82歲。顧福生1935年4月26日出生於上海;1948年舉家隨父親顧祝同將軍及國民黨軍隊遷台。師大藝術系畢業的他,在26歲離台之前已參與「五月畫會」,並成為台灣現代美術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離開台灣後,曾在巴黎短暫停留一年(1961-1962),隨後到了美國,輾轉於各大城市包括紐約(1963-1974)、舊金山(1974-1990)、波特蘭(1990-2002)、芝加哥(2002-2008)之間旅居,最終在加州鄰近洛杉磯的城市庫卡蒙格牧場(2008-2017)落腳,在此度過人生最後的十年。
By BeautiMode  |  2017/08/07

李明學《好多事量販》 攀上欲望的梯

圖書館擁有古今中外人類知識累積,大型量販店羅列人類日常生活所需。同樣有系統分類概念,不一樣的是,量販店分類系統由人類的慾望所決定。李明學在7月開幕的關渡美術館個展「好多事量販」以量販為主題,像是做科學實驗般,將從量販店選取出來的切片放大拆解重組,提供觀者看到一個新的、不同面向的日常。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7/08/06

不只是吃一頓飯!每場限額四人的《星球製造所:宇宙餐桌計畫》 打造可以吃的藝術體驗!

你是否曾想像過,當藝術作品由畫布變成可食用的餐點,會是什麼模樣?《星球製造所:宇宙餐桌計畫》是由藝術家San Chen陳思安所發起,結合食物及藝術行為的一個極具實驗性的體驗計畫。這裡看到的不是一幅幅掛在牆上或是擺在桌上不可碰觸的藝術作品,而是個可近觀且可褻玩的藝術體驗,更進一步的說,這一幅幅的作品還能夠放進嘴裡感受箇中奧妙。
By BeautiMode  |  2017/08/05

用台南虱目魚鱗做衣服、鳳梨葉變身皮革!循環再生材料顛覆你的材料印象!

隨著環保意識日益高漲,能夠循環再生、永續不竭的生質材料,彷彿成為愛地球的最佳解藥。除了具備低碳足跡、能夠生物分解的材料特性,更能將原先無用的廢料回收加工,化腐朽為黃金!
By La Vie行動家  |  2017/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