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設計

修圖是虛榮還是真實人性的展現?從土著實驗看現代人的「美顏」困境

一九六九年,人類學家艾德蒙.卡本特(Edmund Carpenter)與攝影師阿德雷德.德.曼尼爾(Adelaide de Menil)跑了一趟新幾內亞,為的是研究住在巴布亞高原上的比亞米(Biami)族人。日後結為連理的卡本特與德.曼尼爾跑這一趟,心中有個非常明確的任務:與比亞米族共處的時間,將讓他們有「一個空前的機會可以穿越前後長達一萬年的媒體史」,卡本特後來寫道。「我想要觀察人—第一次—看到鏡子裡、照片裡、螢幕上的自己,聽到自己的聲音,看見自己的姓名,究竟會有什麼反應。」
By 東美出版  |  2020/02/12

那些年,Alexander McQueen在紀梵希的日子

一九九六年夏天,有關於紀梵希可能發生變化的謠言四起。七月,吉安法藍科‧費雷(Gianfranco Ferré)宣布離開迪奧,此舉開啟了一系列誘人的可能。 麥昆對於接不接這個職位感到矛盾,於是尋求他人的建議,這對他來說很不尋常。
By 時報出版  |  2020/02/12

周裕穎創意過頭入境被耽誤?Just In XX 2020秋冬系列大玩拼接 混血秀鞋獲美國海關大讚!

曾與藝術家董陽孜、故宮博物院、歷史博物館收藏的常玉畫作合作的跨界鬼才周裕穎,再度登上2020秋冬紐約時裝週官方日程大放異彩!經常與藝術家跨界合作的他,這次與甫獲國家文藝獎的當代藝術家莊普(Tsong Pu)攜手合作,從莊普的畫冊《雙重痕跡》(Double Imprint)中尋找創作靈感打造同名的Just In XX 2020秋冬系列,將藝術家在一公分見方蓋印上萬次的「方寸印畫」系列作品,重新演繹為新穎的時裝。
By BeautiMode  |  2020/02/11

逾四萬顆Swarovski水晶打造奧斯卡貝殼形舞台!設計師Jason Sherwood:它們蘊藏著無限可能的魔力

2020年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在驚豔與讚嘆中圓滿落幕,第13度打造奧斯卡頒獎典禮舞台的奧地利水晶品牌施華洛世奇(Swarovski),這次邀來曾獲艾美獎的舞台設計師Jason Sherwood,首次操刀這個為全球觀眾帶來美好回憶的頒獎典禮舞台。
By BeautiMode  |  2020/02/11

塗鴉在印度 街頭藝術改變了古老城市

在以前,街頭塗鴉往往被視為破壞市容的負面行為,但是在印度,情況可能有點不一樣。印度德里就如同其他有著古老歷史的城市一樣,有著陳舊的屋舍、斑駁的牆面,當這一切逐漸成為德里老城的標籤時,街頭藝術卻開始逐漸改變這座城市,讓人們對於這座老城有了不同的認識。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0/02/10

「一億元的天真」─ 喬治亞畫家尼科皮羅斯馬尼 Niko Pirosmani

尼科皮羅斯馬尼(Niko Pirosmani, 1862-1918),出生俄羅斯帝國所統治下、喬治亞中一個村落米爾扎尼(Mirzaani)的農民家庭,他年幼時父母就去世了,由他兩位姊姊扶養他長大。1870年,他與她們一起搬到喬治亞首都提比里斯(Tbilisi),由於經濟因素,他找了一份幫傭僕人的工作,為當地富裕家庭提供勞務,期間學會了讀寫俄文和喬治亞文。1876年,他返回家鄉成為一位牧民。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20/02/09

Benjamin Everett的超現實風景攝影 帶你重新認識奇幻大自然

來自美國的攝影師班傑明埃弗里特(Benjamin Everett),在開始他的攝影師生涯之前,原本是平面設計師跟風景畫家,然而他結合了繪畫跟攝影概念,讓他的攝影作品變成令人驚嘆的超現實風景,透過照相機,Benjamin帶領你進入心中嚮往的美好平靜世界。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0/02/09

鑽石哪裡來?最大鑽石出產國其實不是南非?

過去的傳說,認為天上打雷、地下會長鑽石;也有人說只有沙漠才產鑽石。事實上,根據地質學家的研究,鑽石是在地底深處高溫高壓下形成,後來經過火山活動,將含鑽的岩漿帶至地面,熔融狀態的岩漿冷卻後變成管狀礦脈。
By 時報出版  |  2020/02/08

網美照拍好拍滿!日本花藝大師打造絕美空間 這些花花世界超夢幻

若談到日本花道,不少人會直覺聯想到傳統的插花,但這位80後的日本花道藝術家,卻以獨特的藝術觸覺,將花藝創新詮釋,為日本花道寫下新的篇章,除了作品受到各大品牌的青睞,包括愛馬仕(Hermès)、優衣庫(Uniqlo)、Hello Kitty、資生堂(Shiseido)、Mikimoto、酩悅香檳(Moët et Chandon)、星巴克(Starbucks)等品牌都曾與他合作,他也積極參加世界各地的花藝比賽與活動,像是目前在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展出的《幻•彩•影 萬花筒特展》,就是他帶領團隊首度在台展出的作品。
By BeautiMode  |  2020/02/07

作品入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佳士得總裁:Cindy Chao已成世界級珠寶品牌

2013年因其2009年作品《皇家蝴蝶胸針》,被美國史密森尼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Smithsonian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收藏,而備受矚目的台灣珠寶設計師趙心綺(Cindy Chao),近期再度獲得權威博物館青睞,2008年作品《紅寶側飛蝴蝶胸針》,被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Musée des Arts Décoratifs)典藏,成為第二件走進國際頂尖博物館的藝術珠寶作品,更加奠定其品牌的尊榮地位。
By BeautiMode  |  2020/02/06

力爭褲權!30年代女性穿褲裝有違傳統 走在慕尼黑街頭竟需護衛陪同

受到社會習俗與傳統文化束縛使然,女性穿著長褲這件事花費更長的時間才逐漸為眾人所接受。美國女子亞美莉亞‧堅克思‧布魯莫(Amelia Jenks Bloomer)是積極推動女性長褲的革新者之一。具叛逆性格的她不僅努力爭取 婦女投票權,也為捍衛女權而四處奔走。她在一八五○年代設計出燈籠褲(bloomers)這種寬鬆的褲子,可穿在及膝長度的裙子底下。她和她的跟隨者飽受調侃與騷擾,顯然這世界尚未準備好迎接女性穿長褲這件事。
By 商周出版  |  2020/02/06

愛馬仕柏金包、凱莉包何以成為經典?這些企業透過限制手段讓貴族階級再現

創造想要的生活需要「願景」,這不僅是想像我們想要的現實願景,還要發現正在我們周遭發生的潛在機會,這有助於我們未來能走上康莊大道。只要你開始尋找,就會發現這樣的例子無處不在:有些演藝圈的名人重新塑造自己,重新設定了他們的身分—例如貝克漢夫婦、麥莉、馬克華伯格、安潔莉娜裘莉、蕾哈娜、金卡戴珊、賈斯丁或阿諾史瓦辛格;也有些名人最終成為改變世界的偉人,包括林肯、曼德拉、甘地、居里夫人、德蕾莎修女、馬丁路德.金恩,以及協助英國女性贏得投票權的艾美琳.潘克赫斯特(Emmeline Pankhurst)。
By 時報出版  |  2020/02/05